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三百八十五章 盡收兵權,李曠受命

第三百八十五章 盡收兵權,李曠受命

  按照道理來說,天子是沒有說出這種討論的理由的。

  儘管在名義上天下兵權盡歸天子,但無緣無故就一言奪權,這很容易在臣子心中埋下芥蒂。

  就算是劉邦,也要找尋諸多理由削弱封臣,而未來的趙匡胤更是需要通過暗示的手段,來讓臣子主動放權。

  就當前而論,劉辯這種主動要求兵權的行為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十常侍初聽此言第一反應並不是同意或是反駁,而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結合方才劉辯的言行,他能夠說出這番話似乎也是理所應當。

  這本就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天子,或許能夠讓他們絕處逢生,亦或許會讓他們萬劫不復。

  但他們沒得選,儘管有諸多不舍,但他們的存在只能依託帝王,倘若違背劉辯的意思,惹得天子不快,那麼十常侍必死無疑。

  即便在當下這個混亂的局勢之中,他們沒有再度起過重立新君的打算。一方面是因為劉協當下還太過年幼,根本不足以執掌大權;而另一方面,雖然雒陽局勢因為不可控的原因發展到這種地步,但劉辯的應對之法也能算得上是井井有條,天子之能可見一斑。

  解決當下混亂的方法,終究還是要輪到天子頭上,倘若他們亂來,也必將反受其害。

  張讓等人這才意識到,原來他們此前的紛爭毫無意義,十常侍的宗旨便是遵從天子的心意,既然天子想要親自解決這場動蕩,那當然是再好不過。

  張讓同蹇碩偷偷交換了一下眼色,既然劉辯之命不可違,那麼他們也沒有必要針鋒相對。在眼神流轉之間,十常侍再度恢復了此前的關係與運作形態。

  可他們也不能盲目地就交出兵權,他們對劉辯的了解也很是有限,知道對方可能解決事端,也可能會弄巧成拙。

  出於這個心思,張讓試探性地詢問道:

  「陛下可有良策?」

  張讓的詢問幾乎就是在明言,倘若劉辯能夠拿出一個合情合理的方案,十常侍便會將兵權交予天子。

  劉辯自然聽出了張讓話語中的猶豫,但這是人之常情,他也不願對此批判,於是淡然答道:

  「朕無良策,但何進殘黨雖猖獗,卻也不敢在京城妄動刀兵,此前那些,最多只是表面功夫罷了。」

  「但是,他們不敢,朕敢!」

  「他們畏懼悠悠眾口,而朕卻不會在乎天下人非議,若你們手中兵權盡歸於朕,朕便可以主動出擊,剿滅逆黨。」

  「如此,可否?」

  劉辯的最後一句話顯然帶上了一點對十常侍不信任自己的慍怒。

  而十常侍並未注意那些細節,相反地,他們的眼睛都亮了起來,因為他們心中清楚,劉辯所言,雖然有些激進,但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在此番事件之中,無論是誰,包括何進與董卓在內,行動都是束手束腳的,這不僅僅是軍隊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基於輿論的壓力。

  不管天下人如何看待,但他們每一步的行動,都需要找一個足夠充分的理由,從而在行為上達到基於這個理由下的「肆無忌憚」。

  這是身在朝堂,必須遵守的規則。

  除非他們大舉反旗,為了推翻天子而進攻雒陽,否則,他們在行動之時,始終會受到些許束縛。

  他們需要向世人展現自己所為,但天子不需要。

  由於自身的帝王身份,劉辯是獨一無二的,帝王所為,不需要任何理由,這也是為什麼劉辯會參與到誅殺何進的行動中來。

  他的行為或許會被史書所記載,繼而遭到後人的指責,但在當下,至少天下絕大部分百姓不會去計較此事。

  天子既然擁有了獨一無二的身份,所對應的除了關乎天下社稷的職責以外,還有遠超於眾人的權力。

  雖然當下儒家當政,民為貴的思想也屢屢提出,但絕對不會有人接上後面的那句「君為輕」,皇權的權勢體現在方方面面,皆被世人所承認。

  當初劉宏還較為在乎這點,於是在輿論的壓迫之下,才使得項家後裔與嬴秦後裔盡數入朝為官。

  但劉辯絕對不會在乎區區幾人的非議,換作是他,項明與秦正最多許以封賞,卻絕對不會以官錄用。

  總之,何進殘黨畏手畏腳,但天子不需要在乎這些壓力,只需主動出擊,以雷霆攻勢剿滅逆黨。

  在雙方實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一方畏手畏腳,而另一方則毫無顧慮,加上突然襲擊,孰勝孰負無須言表。

  至少十常侍都從中看到了劉辯謀划的可行性。

  並且很高。

  「若真如此,臣願交付兵權,任陛下驅使。」

  無需張讓提醒,蹇碩便主動遞上了手中虎符,表示聽從天子調遣。

  儘管虎符只是一種意義上的象徵,但既然存在,也未嘗沒有其道理。

  至少,在蹇碩不明言反對的情況下,擁有了虎符,就等於擁有了蹇碩麾下西園軍的指揮權。

  「如此甚好。」

  劉辯嘴角不禁微微上揚,他今日召集十常侍便是為了解決此事,雖然用了一些手段。但終究結果是成功的。

  「朕便將這塊虎符交付與你,希望你能夠儘快解決雒陽城中混亂,若情勢緊急,朕許你先斬後奏之權。」

  劉辯順勢將虎符交予李曠,同時出言道。

  儘管李曠當前僅僅是他的身邊護衛,但劉辯不可能將對方真的當做一介護衛來培養,除了武藝之外,他還通過各種途徑增強了李曠的軍略能力。

  可以說,雖然李曠當前僅僅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但若是真的讓他領兵作戰,想來他也不會讓劉辯失望。

  畢竟李曠前世也算功名赫赫,雖由於種種原由始終未能封侯,但劉辯也不得不承認,對方便是那個時代的第一戰將。

  或許李廣在謀略上有所紕漏,但這一點劉辯並未在李曠身上看出,在他看來,除了經驗不足之外,李曠兼備了李廣的優點,同時改變了許多不足。

  他相信李曠能夠完成這件事情。

  「諾。」

  李曠領命離去,平穩的步伐難掩他內心的感動,他能夠明顯感覺到劉辯毫無理由的信任,於是,他擅自在心中為劉辯補上了一句叮囑:

  「不要讓朕失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