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口如刃,脫墨創工

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口如刃,脫墨創工

  「墨子之理古今罕見,然現在上不及朝堂,下不達百姓,只能算作勉強維繫,這一點,你們可承認?」

  項明口舌如簧,莫說名家與墨家的話術,他自己的語言藝術也在三世為人的全部經歷之中磨礪純屬,雖不說能夠達到什麼蠱惑人心的效果,但可以達到凡有言,就可以獲得認同的地步。

  在座墨家門徒就算表面不說,內心也點頭承認項明說得確實在理,他們也時常有此反思,但始終找不到原因何在。

  「歸根結底,是你們找錯了發展的道路。」

  項明彷彿察覺他們心中所想,一語中的,直擊人心:

  「你們可曾想過,除了傳揚墨家道理,你們可曾真正做出過些許改變,哪怕這改變對墨家來說有所損害?」

  眾人皆陷入沉默,面色嚴肅,不消回答,項明也知道了答案。

  「怕是沒有。」

  「原因為何你們也大概清楚,就是害怕變革會導致墨家傳承徹底斷絕。」

  「但你們還有什麼可怕的呢?就算你們不主動尋求變革,墨家傳承還能堅持多久?」

  「十年,百年?」

  「墨家雖有落魄,但其根還在,至少傳承數百年沒有任何問題。」

  項明犀利的話語彷彿刺激到了渚昭,後者忍不住開口道。

  「數百年?笑話!」

  項明哈哈大笑,絲毫不理會在座眾人已經變了的臉色:

  「倘若真的成為大漢獨尊儒術之下的依附,苟延殘喘,確實可以維持百年。但你們確實不明當下局勢,天下大亂在即,墨家雖隱蔽,因為道理和傳承的緣故,必定會牽連其中。」

  「但此時的墨家,又能做些什麼?沒有用處,還在亂世浮沉,最先覆滅的,便是你們。」

  項明的話如刀般鋒利,割在墨家眾人心中,他們有心暴起發怒,但自己是主動找上對方,再行鬧事怕折損墨家名聲。

  另外對方可是朝堂承認的天下第一,墨家遊俠再怎麼狂放,也不能保證敵得過對方,只能按耐下火氣,仔細斟酌對方言語。

  很快,他們發展除了話語不甚中聽之外,項明還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

  「亂世?」

  金煌與渚昭同時低聲開口,言語之中頗有詢問之意。

  項明就將當初對公孫常所說的話語再度講了一遍。

  聽完之後,眾人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項明說得有理有據,倘若事態真的按照最正常的進程發展,亂世確實有很大可能再度出現,到那時……

  「墨家好歹也有著萬餘子弟,也不算毫無力量,何來無用之談?」

  金煌旁邊的一名墨家辯客此時插話道。

  「萬人?」

  項明輕蔑一笑,不屑道:

  「當初黃巾之亂,參戰之人三四百萬,亦不能顛覆大漢,倘若大亂一起,天下兩萬萬百姓皆處身其中,你們這萬人,又算得了什麼?」

  「但墨家還有工匠辯客,還有遊俠,皆不是普通之人。」

  金煌開口反駁。

  「某且問你,天下工匠幾何,墨家占其中多少?辯客有名家,何須墨家?遊俠可以一敵十,但能否以千敵千?」

  項明完完全全的嘲諷讓金煌啞口無言。

  確實墨家從未丟失過工匠技術,但比起整個天下數以十萬計的工匠而言,墨家不過佔據其中一小部分,雖不如滄海一粟,卻也堪比九牛一毛。

  辯客不消多說,而遊俠現狀也確實如項明所言。

  項明說的對比可不是尋常百姓,一名遊俠可以依靠個人勇武對戰十名士兵,但人數過多只能各自為戰,會被結成戰陣的士兵逐步瓦解,倘若以死相搏,全軍覆沒的必將是遊俠一方。

  如此說來,墨家好像真的只有覆滅著一種可能。

  「吳侯有何指教?」

  金煌彷彿失去全身力量一般癱坐,對方說出的場景讓他不寒而慄,他根本無法想象墨家斷絕在自己手中的情景,只能詢問項明有什麼解決辦法。

  「某的建議,就是將你們兩派徹底分開,工辯派專門整合天下工匠,創立所謂的『工家』,既然當初公輸盤沒能創立工家,便由你們墨家代勞。」

  項明語氣平淡,他完全不需要說這樣對墨家有什麼好處,因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這麼做能夠給墨家帶來什麼。

  只是如何去做。

  「這不可能。」

  金煌幾乎下意識地道,他想起了方才對方的問題,自己也言明了這麼做的阻力之大,幾乎不可能完成。

  倘若吳侯說了半天,最後只能提出這條建議,他只能表示失望,因為這一點墨家曾經有過,只是走不通罷了。

  「這就要看你們是否可以擺脫墨家之名。」

  項明依舊是那副古井無波的模樣,彷彿對方如何與他毫無關係。

  「擺脫……」

  金煌斟酌著項明這句話,他現在才算明白對方的意思。

  是讓墨家這一派完全脫離墨家的名頭,以他們這些人為根基,整合天下工匠,創立工家!

  而不是創工家作為墨家附庸。

  這其實已經等同於讓他們離經叛道了。

  倘若站在一個絕對客觀的立場,項明這條建議真的可行,擺脫墨家名頭之後,必定會引起一些工匠的認同。

  甚至說,倘若新創立的工家能夠同尊墨子與公輸子二人,至少可以獲得大部分工匠的好感。

  但問題是,即便如此,公輸子並未著書立說,而墨子所著並不足以支撐整個工家的理論體系,就算整合工匠,也算不得「工家」之名。

  「金兄不妨一看。」

  金煌的想法項明多少也能了解,於是再度伸手入懷,取出尚未完成的《工典》手稿,遞了過去。

  此時的金煌已經算得上是心亂如麻,對於項明遞出的手稿未經思考,便翻看開來。

  此處項明也花了一點心思,手稿並未按照他思想的順序排列,而是將《工典》之中與墨家道理相互吻合的一些內容放在前面,以吸引對方。

  當然,這些理論比起墨家典籍之中,要精細準確不少。

  項明此法稱得上是巧妙,如他所料,金煌逐漸被其中內容吸引,一時間沉浸其中,還頻頻點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