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告一段落,百家動向
項明先是修書陸紆,讓對方在三大世家範圍內選取兩名五歲以下的聰慧兒童,送至會稽,屆時,董決會在會稽等待。
接著,他又安排人去打聽董決家眷,既然董決以死為志,自己也不可能真的讓他獨自承擔,至少在農事之餘,常人應有的天倫之樂也要為對方安排到位。
他沒有告知董決此事,就是想要表達自己的誠意,儘管董決不可能在這件事情上偷工減料,更不會因此怨恨自己,但項明還是覺得不應讓董決承擔孤寂之苦。
對方肩上,擔負著尋常人無法承受的重任,天下人的未來命運都繫於董決一身,他也不忍心這位當時聖人落得伶仃的下場。
而最後一件,便是藉由自己的身份,為農家眾人安排適合耕種實驗的田地,這一點,沒有哪裡比他的封地陽羨更為適宜。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他這個《農典》的原作者不能及時跟進《農典》的編修進度,這就讓他感到極為不便。
儘管他信任農家眾人,但此書之中的內容畢竟是超出對方認知太多的,項明只怕沒有了他的監管,有些事情會朝著一個較為惡劣的角度發展,這就是他所擔心的問題。
不過,他在歷陽與陽羨之間糾結了好久,最終還是決定將實驗的地點放在陽羨,雖說不能時時監察,但陽羨距離歷陽總共也就三四日路程,算上來回,項明認為每十天了解一下《農典》的印證進度還是較為合適的。
而且《農典》的編修少則五年,多則十年,他也無暇時時兼顧,只能在最初的兩年對農家眾人進行磨礪,以使得對方最後能夠獨立完成編修《農典》的任務。
一切安排就緒,已經是入夜時分,接近二更,歷陽城內萬家燈火已經盡數熄滅,四周寂靜得只需冬日寒風之聲。
寒風刺骨,但對於經歷過塞外嚴寒的項明來說,並不覺得有多麼寒冷,於是趁著夜色回到家中。作為一州刺史,宵禁之令自然管不到他的頭上。
次日,項明便開始著手按照昨夜的規劃安排眾人去處,同時對帶領他們進行試驗的尹成百般叮囑,務必要做到萬無一失的程度。
而董決雖然未曾起身離去,卻沒有露面,任憑尹成帶領眾人前往陽羨,後者也需要按照土地的具體情況提前做出安排,不宜在歷陽久留。
又過了數日,董決悄然離開了歷陽,動身前往會稽,倘若不是項明派人跟隨,甚至都不知道對方已經離開。
而項明派人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監視,更多意義上是為了保護董決平安到達,倘若一路無事,董決甚至都不可能知道身後竟然有人跟隨。
而等到董決到達會稽,項明便回召回跟隨之人,任憑董決自己謀划,因為在這一方面,該說的已經說過。
甚至項明自己,都不知道有什麼應該再度提醒對方,只能期盼著,董決能夠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
隨著董決的離去,這一件註定改寫歷史的農家南下事件便告一段落,後世之人在記載這件事情之時,都以「農之再始」這樣顛覆性的詞句來形容。
不過,雖然此事已了,但其帶來的深遠影響,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天下的局勢。
自從農家骨幹齊聚汝南開始,各方勢力都驚疑不已,都以為農家會借那個「增社均攤制」大搞動作。
不止農家,其他百家也被朝廷罷黜已久,實力大不如前,但也都期盼著起複自家的學派,對於農家此次動作,他們又是嫉妒,又是期盼。
嫉妒是因為農家適逢其會,尋覓到了一絲可能起複的良機,而期盼也是由於被儒家打壓太過厲害,希望農家能夠站出對抗,自己則可以在兩者交鋒之時得到一絲喘息。
另外,既然農家可以起複,那麼想必他們也有機會,相反,倘若農家藉此事都起不了勢,那麼他們再想起複的難度就太過巨大,甚至會令人絕望。
因而,其他勢力的大多數人,對於農家的集會是持觀望態度。
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置身事外,最起碼,他們迫切地想要知道農家此次集會的起因與結果,從而便於對此做出合理的判斷。
但許家召集的眾人都經過精挑細選,是純粹而熱忱的農家子弟,各個守口如瓶,想要從他們口中得到情報非常困難。
他們想盡辦法,也沒有得知農家在這次集會上具體討論了什麼,最終,只是得知此事同那位因「增社均攤制」而被封為吳侯之人有關。
於是,這些勢力都將部分注意力從農家轉移到了這位吳侯的身上。
而得知項明生平之後,那些勢力久久不能平靜,心中震撼甚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單是霸王後裔,自不周山腳歸來一事,便足以算得上是傳奇。
這裡就不得不提項明此前的那套說辭,在數年之後確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結合上古神話與實際地理情況捏造出的天柱「不周」確實存在,高聳入雲的同時,也確實並未完全與天相接,在晴朗之時甚至能夠看到山頂。
這些場景完全可以和那些流傳出的神話接軌,在這個信仰尚且蒙昧的時代,無疑是最令人驚嘆,且置信的。
以上的一切,皆由天子兩三年前派出的探子查證不假,他們花費漫長的時間抵達了不周山下,期間損失慘重,數十人的隊伍僅有三人歸來,但還是為天子打聽出了真實情況。
百家雖然落魄,但也不是在朝堂上毫無根基,即便此事被天子下令保密,但還是被他們打聽出相應的消息。
這恐怕也是朝堂之大的弊端所在,勢力太過繁雜,期中有了什麼消息,都難以掩蓋,他們打探此事,甚至比起探聽農家計劃還要簡單。
只要天子不殺那三名探子,他們總有辦法從對方口中得到情報。
有了如此傳奇且真實的身世,天子會不計四百年的前嫌,重用對方,恐怕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