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步入揚州,孫周成長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步入揚州,孫周成長

  項明坐在顛簸的馬車之上,是不是同身旁的蔡琰調笑,以緩解對方一路之上的疲乏。

  如今,已是五月十日,一路向東南而行,已經接近揚州地界。

  事實上,倘若他一路向南,如今已經跨過淮水,進入了廬江郡。

  不過,揚州治歷陽,而歷陽又在九江郡與丹陽郡相交之地,項明走馬上任,未來的辦公地點也在此處。

  所以,他並沒有著急進入揚州,而是沿穎水一路東進,當行至穎水與淮水交匯之處,跨過淮水,便到了九江郡內。

  當初他對許邵兄弟提出要從農家求一人才的要求,雖得到了兩兄弟的贊同,但兩人也明言,承認他們在農事一學之上知之不多,無法跟隨項明前往揚州編修《農典》。

  當然,他們也承諾召集農家弟子進行商討,最終挑選出最善農桑之人前往揚州幫助項明,不過,這就需要不短的時間。

  農家弟子分佈整個大漢十三州,想要召集至少要花費半年時間,等到善農之人來到揚州,恐怕也是來年。

  好事多磨,項明也並不焦急,雖然大漢百姓依舊需要挨餓,但「增社均攤制」足以為《農典》的編著爭取數年時間,農桑是關乎天下之大事,急不得。

  於是,他僅僅在汝南停留兩日,讓許邵兄弟摘取《農典》部分篇幅進行摘錄,以便在農家集會之上提出,隨即繼續啟程南下,爭取在六月之前走馬上任。

  這一路無話,等到跨越淮水,踏入九江郡之時,項明突然心血來潮般叫過孫策與周瑜二人。

  在項明的刻意隱瞞之下,周瑜與孫策並不知道他此次在汝南停留的目的,只道是行途疲乏,在汝南進行修整。

  項明也沒有什麼別的心思,雖然在他的預想之中,這兩名十二三歲的少年在未來會成為他的左膀右臂,但此時還是太過年幼,對於這樣的事還是不知道為好。

  就算他們成長起來,這種事情也是不在他們能力範疇之中的,孫策最多是負責征戰與管理軍隊,而周瑜雖然肩上的擔子會重一些,但還沒有重到需要承擔農務的程度。

  說到底,這件事情同兩人並沒有關係,項明也就沒有透露。

  雖然以周瑜的聰慧,可以看出項明在隱瞞一些事情,但對於他來說,項明自然有他的理由,也就沒有多問。

  但項明此次叫兩人前來,卻並不是為了此事。

  「此次某前往歷陽,沿途並不經過廬江,你倘若想要歸家,可以在此處同我等分離,待得過些時日再到歷陽尋某,亦或是直接到吳郡去尋淮陰侯韓言。」

  項明先對韓言道。

  早在周瑜從蔡邕府上出師之時,項明便在私下裡說過對他的打算。

  項明自己政事繁忙不說,戰鬥風格明顯同周瑜不符。而韓言則不同,無論是運籌帷幄還是排兵布陣都冠絕當世。倘若讓周瑜跟隨韓言學習,就算只學到八成,也不遜歷史中的周郎。

  更不要說,周瑜的潛能不止如此,倘若給他足夠的空間成長,他很可能不會弱於領會兵者猛進的韓言,這對於項明來說也是在未來爭霸路上的籌碼。

  所以,對於周瑜的成長,項明也是費盡了心思。

  首先,從蔡邕門下學習治經之道,奠定基礎,因此學成之後,可以說再學習任何東西都不會存在瓶頸。

  再在韓言坐下學習兩年兵法,等到天下大亂之時再跟隨韓言經歷幾次戰爭,便可以培育出足以獨立領兵征戰一方的帥才。

  弱冠之年的帥才!

  雖然看似有些拔苗助長,實則經過了項明的悉心考量,是培養周瑜的最佳方案。

  對於項明的培養,周瑜也看在眼中,拜入蔡邕門下不僅讓他從學習能力上得到了提升,還獲得了蔡邕弟子這樣的身份,再跟隨兵仙後人學習兵法,必定有助於自己的成長。

  他現在就恨不得直奔吳郡尋找韓言,怎會回家?況且自己父親就在雒陽,回到家中面對的也是周家那些叔祖輩,沒有這個必要。

  於是周瑜並沒有說話,而是搖了搖頭,用眼神否定了項明的提議。

  知道周瑜迫切地想學習兵法,項明也就不在追問,同時將眼神轉向孫策。

  孫策雖不到十三歲,但卻已經有七尺身高,不算魁梧的身材之下,卻是虎熊般的力量。

  兩年來,他就在頌風閣那小小的庭院之中提升力量,打磨技藝,當基礎打得無比牢固之時,項明傳授給他的招式也都是手到擒來。

  此時的他,已經有頂尖二流武將的實力,只差臨門一腳,便可踏入一流武將的行列。

  這一腳可能是一次對於武藝的頓悟,可能是一次酣暢淋漓的戰鬥,還有可能是身體的繼續成長。

  總之,在孫策十五歲之前,是必定能夠踏足一流武將行列的。

  對於孫策,項明倒是沒有立刻將其收為麾下的念頭,其中原由複雜,最主要的,還是孫堅態度不定的緣故。

  但這也無妨,在教導孫策的過程中,他可以明顯感受到孫策對他教導的感激與力量的敬畏,孫策的性格他也大致了解,如果說真的有人能夠讓孫策心悅誠服地效忠,那必然是自己這樣的強者。

  除非孫堅真的能夠生出野心,否則孫策必將投於自己麾下。

  只是,孫堅可不是歷史上那個長沙太守,此刻在自己治下的丹陽,也鬧不出什麼風雨。

  於是,項明拍拍孫策肩膀,輕聲道:

  「策兒,你雖某學武也有兩年有餘,某之技藝你已學得七成之上,有些技藝並非某有所藏私,只因你力量不夠,難以施展。」

  「事實上,你已經可以出師了。」

  項明所言大大出乎了孫策預料,他沒有想到一向對他實力不屑一顧的老師會說出這樣一旦話,當時便臉色漲紅,連忙跪倒在地,口中連道:

  「老師乃天下第一,弟子所學不過九牛一毛,距離老師還差得遠,何言出師?」

  「莫非,老師是要將我趕出師門不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