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二百八十二章 離京奔揚,月旦春秋

第二百八十二章 離京奔揚,月旦春秋

  最終,項明還是沒能賦出一首詩詞,見蔡琰才思泉涌,只得悻悻認輸。

  說到底,他的積累始終是不如蔡琰渾厚,偶得數篇驚艷之作已是不易,要是讓他就這麼直接按題賦詩,倒真沒什麼靈感。

  不過,他還是沒有丟掉在蔡琰心中的形象,因為靈光乍現之間,他作出了兩句文采斐然的對仗。

  夜雨成華,俯首處,蕭欄乍目。

  江東殘雪,抬眼去,人道滄桑。

  寥寥數句,道盡千古愁思,讓了解項明經歷的蔡琰為之動容。

  兩人就這樣在詞閣之上談風頌雅,直到酉時方歸。

  第二日,依舊是大雨滂沱,彷彿上天都不願他在此時離開雒陽。

  直到第三日,天色終於放晴,項明這才辭別一眾文士,特意至蔡邕府上將足以出師的周瑜接上,帶著所有隨從,起身揚州。

  春意盎然,項明也沒有急於趕路,而是同蔡琰走走停停,同時探尋民情,從司隸到豫州,便走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等到他終於來到汝南之時,天氣也開始變得炎熱起來。

  「去打聽一下,許子將是居住在城中還是城外。」

  項明在汝南郡城外,看著進進出出的百姓,低聲對顧平吩咐道。

  此前他也來過一次汝南,不過那時是黃巾風頭正盛之時,他需要馬不停蹄馳援前線,也就沒有在意,如今來到了汝南,也想好好看看這座連通南北的郡城。

  這座在戰時被嚴重摧毀的大郡城,經過曹操兩年時間的修復和建築,比之戰前還要堅固繁華,南來北往的商隊絡繹不絕,城外百姓也進進出出,此番場景,除了雒陽長安,項明還是第一次見到。

  他也不禁在心中稱讚曹操管理地方的能力,雖然有些大材小用,但能夠治國之人必定能將一州治理得井井有條。豫州這個黃巾之亂中的重災區,經過曹操數年的經營,已經逐漸恢復了應有的繁華之景。

  「此處,便是汝南嗎?」

  察覺到車隊停止,蔡琰也在車中撩起車簾,向外探頭探腦。

  她此前的十數年時間都處身雒陽,就算出城次數都屈指可數,怎會見過天下之景?對於她來說,此次南下,便是開拓視野的機會。

  於是,她也一掃往日端莊形象,變得有些活潑,當然,這份活潑只表現在項明面前。

  「不錯,這便是汝南,倘若來得巧,也許車騎將軍也在城中。」

  聽到蔡琰之問,項明回身坐在車前,用手指點,為蔡琰介紹。

  「咴咴——」

  正當兩人談得興高采烈,車簾一動,從另一面又探出一顆小腦袋,卻是秦正贈予項明的那匹小馬。

  如今,它也只有三個月大,一身暗紫色的毛髮如同錦緞一般柔滑,在毛髮之下的肌肉也日益健壯,雖然年幼,卻已經表現出了絕世名馬的可能。

  畢竟,它可是生而能立的異胎。

  不過,此時的它還是相當可愛,高度不過兩尺,一雙大眼宛如明珠一般爍爍放光。更為出眾的,是在它額頭之上一撮淡黃色的月牙形毛髮,更是為它增色三分。

  由於這個顯著標志,項明為它起名「追月」,意為追逐額頭月光。

  蔡琰對於這種馬駒更是愛不釋手,將其當做寵物,就連行進途中都要將它帶到車中把玩。

  只是,對於追月來說,車中顛簸,卻並不是那麼愉快,因此,察覺到顛簸感消失,它也探出頭來,想要竄下車去。

  它的行動被項明察覺,輕撫馬頭,將它按了回去。

  感受到手上傳來的不俗力道,項明也不禁點了點頭,只要勤加訓練,追月將來必定能夠像烏騅那樣,成為自己馳騁沙場的忠實夥伴。

  不多時,顧平返回,言許邵正在城中,準備發布本月的月旦評。

  項明這才恍然,原來已經進入五月,今日正是初一,怪不得許邵在汝南城內。

  「舌唇才動,也成月旦春秋。如此有趣的評論,何不一睹為快?」

  項明笑道。

  「正當如此。」

  蔡琰也是只聞月旦評,還未親眼見過,此時也來了興緻,忙不迭催項明進城一觀。

  眾人入城,一路詢問,終於得知許邵發表月旦評的地點,匆匆趕到,卻發現月旦評已經開始。

  月旦評在汝南名氣頗大,待得項明一行人來到月旦評場所,就發現四周圍滿了人,看著裝打扮,更是五花八門。

  儒生自然有不少人,不過人群之中,同樣有人一副商人模樣,遊俠做派也不在少數,但最多的,還是農民模樣的如同百姓。

  在高台之上,許邵許靖兄弟二人正在談天說地,言辭之間充滿了智慧與幽默,講至興奮處,眾人同時發出喝彩聲與掌聲,同台上互動。

  項明仔細一聽,卻忍俊不禁。

  原本只聞其名,未聽其實,現在一聽,卻又一種熟悉韻味。

  月旦評,便是許邵兄弟登高台評價英雄人物,訴說當今實事,在這個時代是一種全新的風格,但在項明聽來,卻有著多種熟悉的元素。

  內容上,月旦評就像是這個時代的新聞播報;形式上,兩人一唱一和,趣味橫生,反倒像是相聲;而在表達方式上,他們抑揚頓挫,說得天花亂墜,就如同評書。

  似表演而非表演,似講演而非講演,似傳播文化而非傳播文化,如此創新的方式,雅俗共賞的風格,加之兩人本身具有的文化素養,怎能不讓眾人趨之若鶩?

  要知道,在這個極度缺乏娛樂形式的時代,天子都只能以吟詩作賦為樂,如今卻出現了一種甚至引申到後世都不會過時的娛樂方式,吸引大量的百姓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一月一次的設定,又迎合了這個時代信息閉塞的特徵,可以看出,這個體系的運行方式已經趨於完美。

  所有一切,組成了一個就連項明都大開眼界的月旦評。

  他甚至產生了一種念頭,倘若後世那些職業聽聞月旦評的名號,是否會尊許邵為祖師?

  就當項明想入非非之時,一個時辰的月旦評就慢慢結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