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二百七十章 朝堂暗戰,勾心鬥角

第二百七十章 朝堂暗戰,勾心鬥角

  可以想象,倘若這封奏摺提前送到了劉宏手中,那麼劉宏很有可能會直接忽視這封奏摺,繼續在這個問題上刁難項明。

  「呈上案來。」

  劉宏沒想到項明口若懸河,為自己辯解了五條理由,句句在理不說,還有一封秦正所寫的奏摺。

  事實上,只要有秦正將這個責任擔下,他就無法繼續刁難,可項明偏偏將這封奏摺放在最後一點,在那之前說了大段理由,闡述自己這樣做的種種原由。

  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在反駁劉宏。

  天子金口玉言,口含天憲,而項明出言反駁,這就是在以一種隱晦的方式讓劉宏停止針對。

  委婉,但不失強硬。

  當劉宏看到那封在落款處蓋上了西域都護大印的奏摺之後,心中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項明的態度讓他感覺有些憤怒。

  其實,項明這幾年所做也並非無用之功。在劉宏的心中,對項明雖有忌憚,但並不像幾年前那麼忌諱,這次無奈之下啟用項明便是一個徵兆。

  但項明在此戰之前,便提出了「增社均攤制」這樣的傳世國策,自己賞賜還略輕,此番更是立下不世戰功,一時間風頭無量。

  帝皇之道,亦在於平衡,如今項明橫空出世,無疑打破了自己一直在維持著的朝堂平衡,所以,對於項明,他的態度是極為複雜的。

  一方面,他期待著項明能夠成為韓信周亞夫霍去病這樣的帝國重將,同自己一起譜寫一段屬於他劉宏的輝煌傳奇,所以,對於項明寄予了厚望。

  而另一方面,且不說項明的身份如何,自己也必須為了朝堂平衡儘可能壓制對方的功勞,長此以往,很可能讓對方心生不滿。

  不滿倒也好說,大不了棄用便是,只是劉宏依舊心有不甘。

  這無異於在打仗之時,放著一口絕世寶刀不用,卻用制式兵器對敵,是對人才的極度浪費。

  因此,為了將項明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劉宏決定先褒后貶,打壓項明鋒芒,畢竟要掌握這把帝國利刃,需要對方將刀柄上的尖刺收回。

  以項明的才智,想要看出自己的意圖並不困難,其實只需要乖乖認錯,他也不會加以責罰,無非是在心態上打壓一番罷了。

  只是項明可能低估了自己在劉宏心中的地位,他以為劉宏會趁此機會自己進行刁難打壓,迫不得已出言反駁。

  如此做法,實際上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劉宏卻不會考慮項明的感受,在他看來,自己一番苦心對方不但沒有領悟,反倒心生不滿,這一點使得他產生了憤怒的感覺。

  他雖然隱隱覺得自己此次打壓有些過分,可天子怎會出錯?說到底,還是因為項明不識抬舉,才造成這種尷尬的場面。

  但劉宏身為天子,心中雖然憤怒,表面上還是要保持一副淡然的表情,長舒一口氣,平靜道:

  「項卿一言,讓朕同樣意識到戰事危急,而秦卿的奏摺更是說明,項卿在那個情況下的決定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因此,朕不會追究你的責任,反倒要為你再記上一筆。」

  聽聞劉宏此言,項明心中並未放鬆,而是更加警惕。

  對於天子來說,加官晉爵只是遊戲而已,倘若劉宏真想壓制,就算是何進,乃至袁家,覆滅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劉宏完全有這個能力做到,畢竟,竇武血淋淋的例子還擺在眼前。

  所以,一時的封賞並不代表什麼,反倒是改變劉宏心中的忌憚才是關鍵。

  而自己方才的行為,肯定會讓劉宏心生惱怒,當務之急,便是讓劉宏改變對自己的態度。

  「一切就看此前的布置能否成功了……」

  項明心道。

  自古以來,臣子讓天子放心的最好辦法便是給予對方把柄,有了牽制在手,帝皇會更加安心地將權力交給臣子,因為手中握有把柄,臣子也不可能謀反。

  劉宏初登基之時,在這當年做得不好,這才導致竇武叛亂,掀起黨錮之禍。而現在,滿朝大臣的把柄全都在他手上,威德並施,才可以管轄整個大漢。

  項明此前只有一個掣肘,便是他的身份,這一點只能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把柄,項明要做的,是主動將自己的把柄送到劉宏手中。

  正巧,有兩件事情剛好適合作為把柄,第一件便是同蔡琰的婚事,第二件則是同衛寧的矛盾。

  就算自己能夠得償所願離開雒陽,蔡邕也不會離開,這算是一個掣肘,蔡邕也會變相地成為一個質子,讓劉宏安心。

  雖然有利用蔡邕之嫌,但項明打算今後補償,倒也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至於與衛寧的矛盾就更為簡單,臣子不和是帝皇最喜之事,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夠互相牽制,無暇他顧。

  衛寧身後代表的,乃是傳承數百年的河東衛家,雖然現在漸漸沒落,但漫長時間積累下來的龐大人脈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倘若在他晉陞中途暗下絆子,就算是他也會不勝其煩,卻又無可奈何。

  所以,劉宏手中又多了一個自己的把柄,有了衛家的牽制,自己想要走到能夠威脅劉宏的位置,便會更加艱難。

  可以說,這兩個把柄劉宏若是能夠握住,至少心中的忌憚能夠下降不少。

  項明離開雒陽的要求也會更容易被同意。

  正當項明思考將來的打算之時,劉宏再次開口:

  「項卿此番立下不世軍功,朕也會不吝封賞,只是此時天下戰局未定,不宜大肆封賞,依朕看便暫且擱置,等到四方戰事結束,朕再一併封賞不遲。」

  「不知項卿意下如何?」

  竟然要拖延封賞!

  劉宏這一步讓項明有些難以理解,但天子既然提出,必定有自己的道理,此前已經佔據大義反駁過對方一回,此時卻再無理由拒絕,只得高聲道:

  「臣,謹遵陛下之命。」

  「那麼,今日朝會就到此為止。」

  劉宏揮揮衣袖,宣告此次朝會的結束,隨即轉身離去,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另外,項卿,不要忘了將西域供奉歸入國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