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史亂國志> 第二百六十三章 佳人投懷,衛寧心意

第二百六十三章 佳人投懷,衛寧心意

  一抹肉眼可見的紅色爬上蔡琰俏臉,方才只是臉頰微紅,但現在她的面色更加羞赧。

  她這次沒有問詢是什麼承諾,既然憶起了當初自己的所言,那麼當初他們兩人之間的談話便猶在耳畔。

  當時,在她說出讓項明活命的要求之後,對方大笑數聲,隨即言道:倘若此次可以平安歸來,便會來迎娶自己。

  自從當年在天子宴會之上初見對方,被此人絕世的文采和熱情的性格所深深吸引,到往來書信,因對方的真誠怦然心動,再到如今對方站在自己面前,親口說出即將迎娶自己,已經過去整整兩年時光。

  兩年的時光,讓她從情竇初開,含苞待放的少女成長到了婚配之齡,讓她從那個天子隨性封賞的小爵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漢文君,筆下無數詩詞文章錄入頌風閣中,唯一不變的,便是對眼前這個男人的感情。

  在他出征涼州之時,她也曾擔憂得夜不能寐,每每在夜深人靜輾轉反側之際,她都在問詢自己,是否真的請願將自己的半生託付給這個連父親都猜不透看不明的男人。

  她曾與父親暗示過這個問題,但蔡邕的意思是由她自己做出決定,她雖然性格自立,但對於這等終身大事,卻還是猶豫不決。

  直到此刻,對方就站在自己眼前,再次提到當初那個承諾,她便下定了決心。

  無論未來如何,至少此刻做出的選擇,不負當初內心的悸動。

  她,已經決定成為對方的終身伴侶。

  當他閑賦在家之時,她願同他琴瑟和鳴,漫談文華;當他征戰天下之時,她願為他求神告祖,祝願他平安歸來。

  若命途多舛,她不悔,若白首不離,她不怨。

  蔡琰如同玉燕投懷一般,撲到了項明懷中,雖然臉頰通紅,但她卻沒有離開,而是緊緊地抱著項明冰冷的甲胄。

  她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項明看著懷中佳人,心中亦是決然。

  儘管蔡琰實際上只有十六歲,但他已經不願等待,在他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便會著手操辦兩人成婚事宜。

  他雖為後世之人,卻絕不迂腐,在這個時代,十六歲完全是婚嫁年齡,甚至十四歲便婚配的例子屢見不鮮。

  不要用後世的道德標準來約束今人,在這個人均年齡不超過四十歲的時代,倘若真像後世那樣等到二三十歲再進行婚配,如何維持種族延續?

  存在即為合理,在這個食不果腹的年代,能夠娶妻生子延續血脈才是重中之重。

  項明在後世便見不得有些人站在道德的高點以當下的準則來批判先祖,他們為了延續整個種族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卻被世人以齷齪的眼光所批判,這種事情是項明接受不了的。

  如今,他自己就變成了後世人的先祖,也不會在意後人的眼光。

  他已經等待了兩年,而再等下去天下將亂,他也無暇顧及此事,所以,這件事情要儘快處理妥當。

  他要為蔡琰構造一個夢想之中的婚禮,自然不可能在兵荒馬亂的歲月之時舉辦,如今天下稍定,便是最好的時機。

  他的手,也抱緊了蔡琰。

  這樣無聲的承諾,兩人心照不宣,就在這一刻,便對對方許諾了終生。

  蔡邕嘴角掛著笑意,在一旁一言不發。在他看來,項明就是自家女兒最好的歸宿,與其裝模作樣呵斥,倒不如祝他們幸福。

  然而,這樣和諧的場面註定會被其他人打破,這個人,便是同樣對蔡琰心心念念的衛寧。

  他身為河東衛家次子,自幼便得衛家寵愛,凡所欲者皆可得,便養成了一些紈絝跋扈的性格。

  在蔡邕門下,雖然這些性格因學識的提升變得收斂許多,但那種在骨子裡的張揚是掩藏不住的。

  初拜入蔡邕門下之時,他也戰戰兢兢,唯恐做錯什麼遭到老師責罰,於是徹夜苦讀,伴隨他的,除了星光月光燈光,便是前半夜隱約聽到的琴音。

  老師是聞名天下的音律大師,他也知曉,只當是老師深夜奏琴,未曾在意。

  但又一次心血來潮,他放下手中書卷,尋聲找去,卻看到了一襲白袍,一臉恬淡的蔡琰。

  當時蔡琰雖年幼,卻也初露風華,美人胚子顯而易見,那份出塵的氣質,也初露頭角。

  正是這樣的蔡琰,迷住了同為少年的衛寧,自那之後,他便暗中將蔡琰視做自己所愛,每每旁敲側擊,向蔡邕問詢蔡琰的情況。

  同時,為了吸引蔡邕的注意,他也更為刻苦地讀書學習,表現出的聰慧,倒是超過了大部分的門生。

  同時,也對時而共他們一同聽課的蔡琰表現出了細微的關懷。

  但少年的心思,怎能瞞過經歷萬千世事的蔡邕?衛寧自以為的暗戀,其實早就被蔡邕看在眼中。

  原本衛寧以為,就這樣日復一日同蔡邕學習下去,吸引蔡邕的注意,等到自己出師那天再讓家中派人求親,憑藉自己同蔡邕的關係和衛家的能量,迎娶蔡琰並不成問題。

  誰知道,項明橫空出世,奪走了他所珍視的蔡琰。

  雖不說完全奪走,卻也相去不遠,敏感的他發現了蔡琰同往日的不同,談及項明的神態更是異樣。

  而明顯地,她對自己和其他門生都是循規蹈矩,以禮相待。

  更不要說,自從項明出征之後,蔡琰明顯茶飯不思,甚至連如同呼吸般的奏琴,也開始出現了錯誤。

  一切的一切,都象徵著蔡琰已經歸心於項明。

  衛寧暗戀蔡琰數年,早就將她視為自己的禁臠,如今項明想要染指,令他怒火萬丈。

  特別是當初項明揚言要迎娶蔡琰之時,他氣得就要當眾出言呵斥,卻想到對方即將參加一場九死一生的戰鬥,也便不在考慮,卻完全沒有想到對方能夠平安歸來。

  他承認項明的才華,也認同對方的武力,但他不認為項明能夠配得上蔡琰。

  像對方這樣的人,總會不甘寂寞征戰沙場,可戰場上刀劍無眼,即便對方天下無雙,又能保證得了什麼?

  萬一項明英年早逝,那蔡琰將如何?

  就算不死,不也是讓蔡琰擔驚受怕?

  他則不同,最起碼能做到常伴蔡琰左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