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攻敵必救,戰鬥開啟
項明表面上平靜,實際上一顆心砰砰跳動,全身血液都加快了流速,興奮到了極致。
作為頂級武將,相比於被動防守面對千軍萬馬,他更喜歡肆意進攻,那策馬揚戟縱橫沙場的快意,是尋常人無法理解的。
這是這個級別武將的通病。
敵人乃是有史以來草原上最為偉大的雄主,儘管此刻還不成熟,但加上號稱騎射無雙的匈奴騎兵,依然是他前生今世遇見過的戰鬥力最強的騎兵部隊。
這是他第一次帶領騎兵面對異族,雖此前從未有過經驗,但他卻並不慌張,反倒有些興奮過度。
前世身為千古第一騎將,項羽的能力不僅僅體現在無雙的力量,還有對於騎兵的統御能力,可以說,在全史範圍內,能在統領騎兵這方面比肩霸王的,也許只有那個英年早逝的大漢冠軍侯。
項明此時武藝雖然略不及項羽,但今生又經歷了數場大戰,對於騎兵的把控能力怕是還要勝過後者一絲,他與鐵木真的交鋒不僅僅是漢軍與匈奴的對決,更是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兩個民族之間最強騎兵的比拼。
這樣的對手,這樣的歷史意義,怎能讓他不戰血沸騰?
儘可能地在這一戰中削弱鐵木真的實力,待得有朝一日,他會親自帶兵征服這個糾纏中原千年的匈奴民族,到了那時,也算在青史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項明打定了這番主意。
當然,想要儘可能殺敵是必然的,但不代表項明會直接帶兵衝擊,此刻,在他腦海之中,正在飛速計算著如何取勝。
匈奴騎兵縱橫南北數百年,騎射早就登峰造極,倘若不管不顧一擁而上,對方完全可以避己鋒芒,採用風箏騎射的戰術,給己方增添傷亡,項明再怎麼想要同鐵木真對決,也不會採用這種被動的戰術。
他腦海中不禁想起曾經在東觀記載中看到的,霍去病與竇憲對於匈奴的戰術。
匈奴騎射無雙的同時,全軍機動性極強,雖然當時漢軍亦為騎兵,但速度相同的情況下,極大程度地增加了大破匈奴的難度。
畢竟,對方不敵就可以安然撤退,己方追擊時,還可能遭到箭雨洗禮。
因此,他們兩人都不是一上來就將主要目標放在同匈奴主力正面硬戰,而是先採用迂迴包抄,襲擊庭部等方式對匈奴進行打擊,緩緩削弱匈奴的實力,最後再一舉發起總攻,才有了封狼居胥,勒功燕然的不朽成就。
總而言之,他們都利用了匈奴的弱點。騎射的優勢是拉開距離,劣勢也是拉開的距離,只要找到匈奴的軟肋,就可以迫使匈奴放棄騎射,不得不正面應戰。
只要匈奴不採用近乎無賴的風箏戰術,項明就有與之對敵的信心。
由於兵力原因,還有此刻雙方對峙的狀態,迂迴包抄的戰術基本上不可能實現,但是,匈奴現在有一個必救的致命軟肋!
那就是他們押運掠奪資源的部隊。
孫子有云:攻敵之必救。既然找到了敵軍的弱點,就要毫不留情地採取手段。
想到這裡,項明低聲囑咐了王檢王犇幾句,隨即勒住戰馬,等待匈奴一方的反應。
若是中原戰爭,兩軍對峙總少不了對話與斗將,但此刻雙方都沒有這個心情,之前稍顯默契地對峙,也只是雙方主將在思考戰術罷了。
項明等了一會,見匈奴遲遲沒有發動進攻,也就明白了鐵木真的戰術同自己此前猜測的基本一致,不由得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若是自己沒有想到這點還則罷了,但既然想到對方的戰術,那麼鐵木真此前的布置便毫無意義。
估摸著自己的命令大概傳達到了多數士兵的耳中,項明也就不再等待,巨戟一揮,口中發出一聲高喝:「殺!」
「殺!」
雖然這支隊伍的組成成員大部分是西域人,但經過蒙殄等人的訓練,也養成了中原的習慣,此刻殺聲喊起,讓項明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初的黃巾戰場。
白馬當先飛馳而出,直奔匈奴而去。
鐵木真此刻也在陣列的最前排,一看敵方主將主動發起了衝鋒,心中也是冷笑不已,他不否認項明武力的強大與算計的無解,但真正說到騎兵對戰,他絕對不相信盡數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匈奴騎兵能輸。
但為了穩妥,他還是選擇了項明意料之中的風箏戰術。面對敵方的衝擊,他並沒有選擇讓全軍正面對敵,而是轉而後撤,一直將敵軍保持在一百五十步以外的距離。
同時,手中張弓搭箭,蓄勢待發。
項明與鐵木真的距離只有一百二三十步,倘若不是戰馬正在高速移動,項明完全可以向著對方擲矛,當然鐵木真也可以輕鬆朝項明射箭。
緊盯著手持射鵰大弓的鐵木真,他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突然策馬追上對方,一舉將鐵木真斬殺,這樣匈奴自會不戰而退,徒留下巨大的損失,就像當初雒陽城外的張角一樣。
但經過理智思考,項明還是果斷地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打算。
一來,儘管自己胯下戰馬乃是漢帝賜下的寶駒,腳力不俗。但鐵木真作為匈奴單于,自然也不會騎乘普通戰馬,項明雖不會相馬,但目測對方的戰馬無論在速度還是力量上都要超過自己胯下這匹。
就算自己的戰馬稍快一籌,也是快得有限,但不要忘了,鐵木真並不是相對於他來說如同孩童的張角,對方可是草原上第一射手,雖然在自己的全身防備之下傷不到自己,卻也可以拖慢自己的速度。
抓都抓不到鐵木真,何談擒王?於是,項明出於理性,還是放棄了這個可以在瞬間決定戰局的想法。
鐵木真雖然箭箭對準項明,但並沒有將全部精力投在項明身上,他知道就算自己全神貫注,也無法傷到有所準備的項明分毫,於是索性心分二用,在身後大軍中尋找楊機的蹤跡。
他不擔心追不上自己的項明,他唯獨警惕的,就是那名和自己射術相當的射手,倘若在亂軍之中向自己出手,自己都沒有把握能夠避開那些箭矢。
只不過,他的尋找註定了徒然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