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春獵出行,再臨軒轅
二月一日,劉宏詔令太子劉辯代帝春獵,地點定在豫州穎川,即刻出發。
太子春獵,護衛就有千人之多,盡數為西園之新軍。
就在一月,劉宏忽然宣布組建新軍,獨立於南北二軍之外,名為西軍,由劉宏親自掌控。
統軍者名為西園八校尉,每人統領一千到三千人不等,組成了多達兩萬的西軍部隊,拱衛京師。
西園軍高層分別為:
無上將軍,漢中平帝——劉宏。
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
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
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
典軍校尉,步兵校尉——狄青。
助軍左校尉,趙融。
助軍右校尉,馮芳。
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瓊。
只有項明知道,西園軍的出現提前了三年的時間,八校尉的組成倒是沒有多大變化,只是狄青替換了在黃巾之亂中得封豫州刺史的曹操。
劉宏設立西軍,為的便是分散大將軍外戚何進的勢力,但為了不引起何進的不快,將與何進交好的袁紹和何進麾下的淳于瓊選入西園八校,讓何進表面上也能伸進手來。
實際上,劉宏掌控著整個西軍的行動,蹇碩為八校尉之首,其身份便決定了唯劉宏馬首是瞻,沒有劉宏的調令,就算是大將軍何進也不能調動西軍。
此次跟隨太子春獵的,乃是右校尉淳于瓊,他作為何進在西軍中的耳目,直接帶著他麾下的千名新兵,被劉宏支出了雒陽。
但何進無法表達任何不滿,因為劉宏借口實在不容反駁,劉辯乃是他外甥,此次春獵也是太子增長政績的機會,由不得他不關心。
在臨行前,他也暗示過淳于瓊,第一,無論如何護得劉辯周全,第二,隱隱宣揚太子威勢,為太子增添政治籌碼。
劉宏此前不喜劉辯,雖然現在將對方立為太子,但帝王之心反覆無常,在太子沒有坐上帝位之前,任何功績都是必要的。
聽得何進命令,淳于瓊再度加強了本就十分嚴密的護衛,甚至到了寸步不離的程度。
就連一向嗜酒的他,都暫時壓制了對酒的衝動。
故而,一路上項明也沒有得到接近劉辯的機會,也就沒有辦法試探對方。
直到五天之後,太子儀仗來到了軒轅關前,並打算在關中休憩一晚。
軒轅關守將僅僅是一個武力平平的無名之輩,見到太子來此,當夜大排宴宴,迎接太子的到來。
春獵雖然重視儀式,但終究還是玩樂為主要目的,見眾將興緻盎然,劉辯也就沒有拒絕,欣然赴宴。
項明也帶著周瑜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他對此地頗為熟悉,當初曹操在軒轅關中為擊潰黃巾舉辦慶功宴,便是在此地。
聽聞跟隨太子前來的就是數月前在軒轅關下力挽狂瀾的大漢第一武將,這名守將頓時肅然起敬,連連敬酒。
項明來者不拒,但這酒度數太低,喝得肚子發漲,也沒有半分醉意。
再看向他敬酒的眾人,一個個喝得東倒西歪,酒鬼淳于瓊更是放飛自我,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席上便睡了過去。
淳于瓊鼾聲如雷,極大地影響了眾人的興緻,於是,酒足飯飽之後他們便回去休息,準備明日早起趕路。
項明安排周瑜睡下,自己卻披著一件大氅,緩步走到了城頭之上。
此時並無戰事,相對太平。城頭上冷冷清清,只有數名士兵聚在一起談天侃地,項明沒費什麼勁,便來到了一處不易發現的暗處,眺望著沉睡在夜色之中的嵩山。
春寒料峭,冷風吹來讓他不由得打一激靈,數月之前他還在這裡浴血奮戰,關外的地上滿是鮮血與殘肢,喊殺聲徹夜不息,城牆破損嚴重。
而如今,關外敵屍已成皚皚白骨,被築成了京觀,以示造反的下場。
好在軒轅關只是一座軍用雄關,裡面沒有百姓,否則,必定會有人被這慘白的骨骸山塔嚇到。
摸著這明顯經過修補的寬厚城牆,他不禁感嘆此關之雄偉,地勢之險要。
正是仗著城堅地險,曹操才能在數十萬黃巾的不斷攻擊之下堅持下來。
若有一日他來攻佔此關,當如何破局?
項明暫時想不出答案。
他又想到即將見面的曹操,數月之前,他只是臨危受命,暫代車騎將軍之名,自己也是一介白丁,與朝堂毫無關聯。
數月過後,他們兩個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項明如願進入頌風閣了解大漢社會性質,曹操被正式封為左車騎將軍,領豫州刺史,在年僅三十歲的時候,已然成為了大漢九卿級別的官員,前途無量。
「這次晉陞,讓曹操獲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間,也提高了他的起點,當天下大亂之時,他便能夠更快崛起。」
項明沉思。
「可以說,他比歷史上要更加可怕。假以時日,恐怕不會遜於那位始皇轉世。」
「不過,這樣才有趣一點。」
項明心中想著,不禁熱血沸騰,就想在城頭之上大展拳腳。
這幾日舟車勞頓,全身都有一些血脈不通的疲乏,此時正好活動一下。
正當項明擺開架勢,準備練習一套拳腳之時,固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項將軍好雅興!」
項明的感覺雖然極為靈敏,但此刻並非在戰場之上,晚風獵獵,加之來人腳步極輕,竟然沒有發覺身後人的到來。
不過,這也是因為身後之人不懷惡意,倘若對方流露出對項明不利的意圖,項明怕是也可以察覺。
正是因為如此,項明才沒有採取什麼反制的行動,而是緩緩轉過身來。
當他看到劉辯的笑臉之時,不禁一愣,隨即笑道:
「太子殿下說笑了,某此時只是頌風閣中一名執筆郎中而已,承蒙太子抬愛,叫我一聲易山便是。」
「見過易山居士。」
劉辯笑著行了一個標準的儒禮,頌風閣執筆郎中雖然在朝堂上沒有話語權,卻得到天下讀書人的尊敬,劉辯主動行禮也不算失儀。
「能否給孤講講,當初你們如何擊破敵軍的?」
一禮過後,劉宏仰著小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