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秦弩之威,盾槍方陣
被五千弩兵齊齊瞄準,不單單是黃巾士兵,就算是宋江花榮也感到後背發涼,脖頸後面已經滲出冷汗。
秦正的弩兵部隊所用弓弩也是以好鐵打造,射程極限可達二百五十步之遠,弩力極大,除了射速相較於弓箭手慢一些以外,沒有任何缺點。
一流武將大多可以輕鬆抵擋弓箭手帶來的箭雨,卻沒有把握在弩手部隊的攢射中全身而退,更不要說是五千精銳弩手。
別說一流武將,就算是當今唯一穩穩踏足超一流境界的項明,由於招式特點,也不敢保證在五千弩兵的攻擊下不被射成篩子。
「有話……」
宋江一句有話好說還沒有出口,便被王犇冷厲的眼神逼了回去,卡在喉嚨之中,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不僅牛犇,秦正也冷冷地看著眼前道貌岸然的宋江,待得蒙殄回歸本陣,他便將右手張開,高高舉在空中。
「不好,哥哥快退!」
花榮見勢不妙,輕舒猿臂將宋江從馬背上抓起,放在自己的戰馬上,腳跟輕磕馬臀,一扯韁繩。
戰馬頓時會意,后蹄發力,前蹄抬起,直接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轉身,繞開列陣完畢的黃巾軍,朝著後方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秦正張開的右手握拳,狠狠地落了下來!
「哧哧哧——」
一陣破空之聲響起,五千弩手排成五十列,每列百人,分成五波進行攢射。
王犇治軍能力當真堪稱嚴謹,每波千人攢射時間固定,待得五波射擊完成,第一波弩兵已經裝填好了弩箭,如此,使得攻擊源源不斷。
而且每列人的射擊角度都有所不同,這便使得全部箭矢在射出的同時互相不會發生碰撞,而且空間上會呈現一種極為嚴密的排布方式,以求最大程度給予敵軍傷亡。
而效果,也是頗為顯著,五輪攻擊過後,前排黃巾軍再次減員一萬餘人,剩下的後排黃巾士兵也是面有戚然之色,有些喪失了與秦正軍對抗的勇氣,變得人人自危。
弩箭不似弓箭,弩力極大,無論是穿透力還是殺傷力都遠勝弓箭,落在身上便是一道貫穿傷,有些弩箭甚至還會連穿數人,這便給了對面黃巾士兵很大壓力。
前幾排士兵直接被射成篩子。
花榮的戰馬是在第一波攻擊落下的最後時刻才逃離射程範圍的,當他回過頭來觀看身後情況時,看到的便是宛如人間地獄的一幕。
宋江也不禁一陣后怕,若不是花榮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他現在也是倒在地上的一攤血肉。
他來不及惋惜平日十分喜愛的戰馬,在驚魂甫定之後,他便連忙組織黃巾軍進行衝鋒。
現在不衝鋒都不行,若是一味據守,也擋不住敵軍勁弩,只要一擁而上,比拼近戰,便有很大勝算。
前排士兵儘管不想衝鋒,但頂不住後排士兵的擁擠推搡,如果不順勢向前,必定會被後邊的士兵推倒踩踏。
他們眼含淚水,沖著秦正軍衝殺而來,口中甚至發出絕望的怒吼。
秦正看到弩兵神威,不禁微微點了點頭。
幾個月的時間還是太短了,軍隊訓練到這個地步已然堪稱不錯,儘管距離當年大秦精銳還有很大差距。
遙想當年,大秦戰將上千,甲士百萬,黑色洪流橫掃六國,除李信伐楚失利以外,幾乎沒有大敗的戰績。
至於秦軍之中最為精銳的大秦銳士,更是攻守兼備,以一敵三的超級部隊。
這裡的以一敵三,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以一敵三,因為,對付各國士卒甚至是各國精銳都用不上大秦銳士的出馬。
他們的敵人都是什麼人?齊之擊技,魏之武卒,趙之胡服,這些兵種,也是精銳中的精銳。
面對張角的百萬黃巾,秦正有足夠的自信,若是給他十萬當年的大秦銳士,在配以王檢三將,可以在不超過半數傷亡的情況下全殲這些土雞瓦犬。
可銳士又豈是那麼容易練出的?當年每一名大秦銳士都要至少進行長達五年的高強度訓練,所消耗的資源更是天文數字,縱是大秦當年經過商鞅變法,變得極為富強,大秦銳士的巔峰數量也不超過八萬之數。
「哼,烏合之眾。」
即便麾下沒有大秦銳士這種絕對精銳,但秦正依舊看不起黃巾軍的一擁而上。
黃巾軍的軍紀本就有待推敲,如今軍心更是有些潰散,這種士兵在秦正眼中,也就只有數量值得一看。
「收。」
他右手一揚,眾弩兵停止射擊,緩緩後退,同時步兵上前,列陣整齊,建立起了一道防線。
王檢高舉帥旗,站在陣列前沿,指揮戰鬥。而王犇在指揮完弩兵撤退之後,提刀護衛在秦正身邊,居中觀看戰場情勢。
而蒙殄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勢,拾起頭盔之後,稍一用力將插在上面的銀色箭矢拔出,重新戴在了頭上。一頭烏髮從頭盔下鑽出,隨著獵風飄揚在空中,顯得相當威武。
他縱馬提槍,帶領眾騎兵轉向側翼。
縱使前排的黃巾軍都看到了騎兵行動,可衝鋒之勢已起,再想停下或者轉向自然做不到了,只能任由蒙殄率領騎兵進攻本方軍陣側翼。
蒙殄也明白這一點,趁著黃巾諸軍轉向不易,帶領眾騎兵在戰場衝殺,如魚得水,攪亂了黃巾軍的沖勢。
至於他們的軍陣,從衝鋒開始便等同於沒有。
「步兵聽令,進!」
王檢一揮手中戰旗,為了防止傳令兵在戰場上發生意外,許多武將更喜歡自己扛旗指揮,王檢便是其中的一員。
步兵又變換了陣型,每兩千人為一陣,最外圍是一排刀盾手舉起大盾擋在前面,讓內部的長矛兵自縫隙之中深處長矛,防守嚴密的同時進攻依舊迅猛,向前推進,使得衝鋒的黃巾軍來不及反應便撞在槍上,若是慘重。
若是有漏網之魚摸到陣列近處,等待他的便是一把把鋒利的鋼刀,即便沒有被穿成葫蘆,也會千刀萬剮。
這便是典型的盾槍方陣,看似簡單卻極難訓練。兩千人中只要有超過十人配合出現失誤,這個戰陣便會瞬間崩潰。
但若是配合默契,此陣便等同於冷兵器時代的坦克,殺入戰場,掀起血雨,自身卻毫髮無傷。
十大盾槍方陣同時推進,讓近十萬黃巾的衝鋒瞬間變成了笑話,一列一列的黃巾士兵如同飛蛾撲火以卵擊石一樣,絕望地奔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