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南疆謎城> 第六百二十四章 馭龍集2

第六百二十四章 馭龍集2

  支那古代有很多的先賢達人,他們能洞悉宇宙先機,預測禍福未來,總結萬事的得失,並留下一些至理名言,他們總結的話非有道理,我們要與支那人打交道,要想戰用他們,統治他們,就要先虛心學習他們的文化,分析他們的內心世界,尤其是那些先賢達人的思想哲學和馭人之術。

  同時,我們還要了解支那人的優缺點,特別是他們的弱點,利用他們的弱點投其所好,把他們掌握在我們的手裡,讓他們為我所用,這才是我們馭龍天下的最高境界,這才是我們作為領袖的最高成就。

  其實領袖的智慧分為三個層面,上乘者論「道」,講的是境界和格局;中乘者講「法」,指的是領導的理念和價值觀;下乘者求「術」,指的是追求經營管理的技術和技巧。

  墨家能夠在那樣的複雜,且競爭激勵的歷史環境下,成為獨樹一幟的領袖,讓社會各階層,各行業都拜服於其下,可見他在這方面確實有獨到的見解。

  上乘者指的是墨家的高級領袖,他們具有有洞悉天下大勢,捭闔乾坤走向的能力,他們能為各諸候君王提供治國安邦的良策,甚至是一統天下的策略。

  而「道」灌輸的理念就是指一個人要有遠大的心性修持。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福報就有多大;他的境界有多高,眼界就有多高;胸懷有多大,他發展的疆域就會有多大,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會有多高。

  一般來說,一個集團發展到一定階段,如果發展比較好,可能是因為發揮了領導者的特長,但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遇到瓶頸,沒有辦法突破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領導者的格局、領導者的境界、領導者的心量還在原地踏步,沒有提高。

  如果領導者不突破自身的境界,就可能會變成自己集團發展的最大障礙。所以,所有的學習提高,最根本的地方在於擴大人的心量,提高一個人的格局,提高一個人的境界,是在「道」上,他們是改變領導思維和格局的大賢良師。

  中乘者指的是墨家的中層領導人,他們能統馭一群人,合理利用好手中有限的資源,發揮出人、財、物的最大優勢,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守好一方城池,建好一方家園,造福一方百姓。

  而「法」強調的就是方式和方法,他們會結合自己先進的理念和價值觀,概括總結出許多適合當地、當時推廣的經驗,然後再運用到實踐中,使社會大眾都能共享這些先進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造福於社會,也就是改變社會的法制和制度,是改變社會落後制度和生產關係的良醫,就相當於現在所就的改革先行者。

  下乘者指的是墨家最基層的追隨者,他們可以把一些看似毫無價值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做成一個新的機械,從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而「術」強調的是如何枝繁葉茂開花結果,他們改變的可能是某一件事的結果,某一種物件的功能,看似對大局沒有多大的影響,但其實這樣的小事積累的多了,便會影響大局,改變社會的形態和走勢,這就是哲學上所說的量變質變規律

  其他學派只要是涉獵其中一項,或者是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項便可名動天下,讓自己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而墨家卻是三者兼修,而且三者的成績都斐然於世,更是將這三者的精要全部囊括在了其中,而且還根據書裡面的精髓,培養了眾多的各種類型的人才。

  試想一下,在一個組織里,網羅了這麼多各種類型的精英人才。如果作為對手,那這個組織是多麼的可怕;如果作為同伴,那又將是一件令人感到多麼幸運的事啊!

  用好了這本書,足可改變天下格局,甚至顛覆政權,所以它便越發顯得彌足珍貴了。有了這本書,何愁東瀛不興,有了這本書,支那彈指可滅。

  在野的人,視它為至寶,想方設法地想得到它,給自己爭奪天下、榮登九五,提供一顆最重的砝碼;而執政的人,視它為大敵,處心積慮地想毀掉它,以保證自己的霸業千秋萬代,無可撼動。

  所以、為了防止此書落入心術不正之人的手裡,造成天下大亂,生靈塗炭的局面。時任墨家巨子便立下規矩,此書不得隨意示人,只在墨家巨子的手中代代相傳。

  若天下太平,萬民安居樂業,便不得動用此書,任其銷聲匿跡。若天下動蕩,民族危亡,民不聊生,則定有德高望眾者來開啟此書,依書上所載,登高一呼,天下必應,到時一統天下,解萬民於水火,救蒼生於倒懸。

  後來秦漢一統,武帝為了維護自己千秋萬代的統治,保障自己的特權,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仁、儀、禮、智、信」的儒家愚民教育。

  漢武帝也知道,墨家勢力太過於強大,他更不願意讓墨家的思想左右自己,所以他便打定了主意,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就只有讓他徹底消失。

  而墨家的先進主張不但得不到重視,更無法在社會上實踐,而且還因為與統治階級的思想不相付,受到殘酷的打壓。

  接下來武帝的做法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他首先下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重用大儒與酷史;緊接著再大勢遷移豪強,將其併入茂陵邑,以便官府便於監控這些豪強;捕殺各地遊俠,搗毀墨家組織與機構。這些都是征對墨家而來的雷霆手段。

  當時的墨家巨子看到天下初定,民生方安,且域外異族,對華夏民族虎視眈眈,他不忍心華夏大地再起烽煙。他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式,沒有因為武帝的暴政而讓自己失去理智,他沒有選擇過激的手段,去號召天下墨家弟子揭竿而起,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對抗武帝的暴政。

  他選擇了懷柔的政策,決定暫時犧牲墨家利益,維護天下一統,讓萬民休生養息,讓國家繁榮富強。待時機成熟,再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勸諫帝王,採用自己的主張,將國家再次推向富強的新高度。

  所以他便將墨家組織化整為零,與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墨家組織的紀律本來就十分嚴謹,巨子有令,不敢不從,幾乎在一夜之間,所有的墨家弟子便潛伏了下來,不再拋頭露面,只是以一個大漢普通臣民的身份來為大漢的繁榮穩定,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所以從表面上看,墨家這個神秘組織便消亡了,再也找不到他們的痕迹了。

  可以說支那的大漢盛世,也有墨家的功勞,如果不是墨家主動犧牲自己的利益,維護政權的統一和穩定,便不會有大漢四百年的盛世國祚,也沒有支那人千年來引以為豪的大漢族觀念。

  此書單看書名,便有大逆不道之嫌。在中國只有九五之尊才敢以龍居之,而馭龍從字面上理解便是想駕馭真龍,也就是還想凌駕於九五之尊之上。所以,當朝統治者對書名便有極大的反感,對藏書者大有除之而後快的迫切願望。

  其實,當時墨家將這本書定名為,是因為他們把整個華夏九州比作是一條蜿蜒騰飛的巨龍,而要治理也這個國家,管理好這片大地,就要駕馭好這條巨龍,沒有想到其他人曲解了書名的真正含義,所以才給這本書及寫這本書的墨家帶來了滅頂之災。

  所以在官府和其他幾股勢力的打壓和追殺下,那本書——也與他們時任的巨子一起神秘消失,墨家學派也好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直到現在還不知所蹤。

  後來江湖上傳聞,當時的墨家巨子在消失之前,曾經留下了四句揭語,也算是給後人留下了一些線索,其中內容如下:

  墨家遇龍,龍馭天下。若出,非王既霸。

  當時知曉這四句揭語的人,本就是巨子身邊的重要人物,知曉面非常有限,再加上,年代久遠,所以現在知道這件事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但是千百年來,只要一旦有人知曉了這段塵封的歷史,他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不擇手段地去尋找這本書。因為傳說中的這本書太過神秘,力量也太過於強大,經至於每一個野心家都想擁有此書,每一個陰謀家都想將書上的一切為自己所用。

  由於此事年代太過久遠,又被歷朝的執政者嚴厲打壓封鎖,所有涉及此書的記載都已經焚毀,所以支那也很少有人知曉其中的內容。

  那個在龍蒼溝發現孟獲城的何定中教授,還真的有一些真才實學。前段時間,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了一篇論文,把孟獲城與消失的墨家聯繫在了一起。

  剛開始的時候,我沒有重視,認為他那見解只是個人的猜測罷了,沒有一絲的真憑實據。直到後來,我看到了寫在黃綢上的那幾句揭語后,我才發現那個何定中的猜測是正確的,心中也由衷地產生了對他的敬佩之情。

  為了進快解開這相關的謎團,我派人去與他聯繫,希望他能與我們合作,為我所用。沒有想到那個何教授自視清高,斷然拒絕了我的好意。

  我當時也不知道他究竟掌握了多少有關墨家的秘密,怕他根據這條線索牽出的秘密來,從而引來更多人的覬覦,給我們的行動帶來為必要的麻煩。

  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我才下令除掉了這個危險的定時炸彈,只留下了他那幾個愚蠢透頂的弟子。

  接下來,我們再主動地為那幾個傻弟子創造一些條件,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掌控在我們的手心裏面,讓他們順著這條線索四處去找尋,去幫我們蹚路。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間,間接地幫我們完成這剩下的一些任務,我們也好坐享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這便是馭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所以,到目前為止,除了我們父子二人外,應該還沒有人知道這的秘密,也沒有人知道我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現在我已經將這段秘密全盤告訴了你,你就按著我們擬訂好的計劃,放心大膽地去干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