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那年三國鬧鬼> 第八章 夫唯不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夫唯不爭

  少年得痔,中年喪妻,皆人生之大不幸也。痔瘡把管中困擾得生無可戀,也成了米秋野無法攻克的醫學難關,他屢次施展五斗米道的人文療法:飲符水+施靜室+請禱法,也曾嘗試過采些草藥給他服用,但都收效甚微。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十九。

  管中的不痔之症再度發作,疼得他趴在床上不住地呻吟,大有病危離世之勢。米秋野早已看慣了他這副半死不活的模樣,在一旁若無其事道:「依我看,你這病根本就不用治,只要在靜室里關上三天,誠心思過,可保痊癒。」

  「思過?我有啥過可思?」

  米秋野忍不住吐槽了:「你明知自己有這毛病,還敢吃那麼多芥味酥餅!疼死活該!」

  吐槽向的人設,還是挺容易上癮的。

  兩人正聊著,突然有客來訪,在院外喊道:「秋弟在否?」

  來者是張愧,字公仁,張魯、張衛之弟,米秋野的三哥。在幾位兄弟裡面,他們倆兒年歲挨得最近,也最為親密,既是兄弟,又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夥伴。

  張修被殺事件,是米秋野天師道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從那以後,戰爭英雄的光環漸漸散去,米大祭酒的住處門可羅雀,幾乎無人問津,就連李休也不再上門傳遞消息,唯有三哥張愧在百忙之餘還不忘過來看看自己。不過,三哥雖然與他交好,卻更聽系師大哥的話,張魯曾私下當著張衛、張愧的面痛斥米秋野「誤入歧途、不知悔改」。久而久之,張愧也對這個弟弟有了一些負面的看法,尤其討厭他身邊那個來歷不明的管中,覺得都是這個不知所謂的妖人帶壞了義弟。

  可即便如此,張愧還是會經常派人送些吃的過來,也曾試圖勸說米秋野將管中趕走,再向兄長低頭認錯,一家人和睦相處。無奈自己口拙,不善舌戰,辯不過才思敏捷的米大祭酒。但不管怎麼樣,他也從未放棄過這個兄弟。

  米秋野向三哥行禮道:「三哥近來安好?」

  張愧一邊讓人把帶來的吃食妥善放好,一邊答道:「甚是忙碌。」

  「哦?何事如此繁忙?」

  張愧道:「你整日在此逍遙快活,哪知我等辛苦。」

  米秋野笑道:「小弟愚笨,朽木一塊不堪重任,道中之事自然要勞煩幾位兄長費心。」

  「你絕非朽木,只是交友不善……」

  米秋野打斷了他的話:「三哥,你曾答應我不再談及交友之事。」

  「我不談便是,秋弟,你這些年不問世事,真是越來越孤陋寡聞。朝廷里傳出消息,已封大哥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這等大事你竟不知?」

  雖然與大哥之間有了些隔閡,但米秋野還是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喜道:「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它日定要向大哥當面祝賀。」

  張愧也覺得這是個兄弟和睦的好機會,連忙說道:「如此甚好,此事我來安排,咱們約上大哥、二哥,兄弟們好好聚上一聚。哈哈,甚好甚好。」米秋野這位暖男三哥天性純良,想到高興處不禁撫掌而笑,但稍一轉念,卻低聲提醒道:「屆時你隻身赴宴即可……」

  米秋野知道他在擔心自己會不會帶上管中一起赴宴,「三哥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張愧正欲趕回去向大哥請示,猛然間又想起一事,「朝廷派來的敕使過些日子便會到咱們漢寧郡來,大哥有意在拜官後設立軍司馬一職,督精兵一萬駐守於南鄭與巴郡之間,伺機奪取巴郡。此事事關重大,須一得力之人方可擔任,你曾立有軍功,又是自家兄弟,何不趁此機會向大哥主動請纓,我也可以幫你美言幾句。」

  米秋野聞言,心中十分感動。他知道,三哥一直都對自己寄予厚望,盼著他能走上所謂的正道,這份期許他定會銘記於心。然而,雖然同為修道之人,也不知從何時開始,米秋野的道卻與大家漸行漸遠,這讓他很是迷惑——幾位兄長一邊追名逐利,不斷加強對漢中的掌控,一邊教化信徒們淡泊名利、清靜無為,其言行可謂自相矛盾。

  這些年來,諸如此類之事米秋野見得多了,早已麻木,可即使麻木,他卻始終堅守著自己的「道」,篤信「夫唯不爭,故莫能與爭」的真言。面對張愧的建議,他推辭道:「三哥,那都是陳年往事,小弟我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加之身體大不如前,右腿的傷勢始終也沒能根治,讓我這麼個跛子去當將軍,豈不惹人笑話?」

  這些倒是實情,也不知什麼原因,最近這半年來他的身體狀況確實是每況愈下,噩夢連連,每一次都要耗盡很大力氣才能從夢中醒來。

  張愧關心道:「改日我讓李子詩與你醫治,再請他算上一卦,此人醫卜雙絕,頗有名氣。」

  米秋野知道他說的是李休的兄弟,李伏李子詩。

  「說到誰人能領兵駐守緊要之地,當然首推二哥。」在米秋野心裡,二哥張衛就是勇武的化身。

  「不錯,二哥能征善戰,確是督軍的不二人選,可二哥身負重任,平日里還要負責陽平關、天師宗廟的衛戍工作,實在是分身乏術啊。」

  米秋野點了點頭——陽平關是漢中守衛西北的屏障,至關重要,而天師宗廟則存放著張道陵創教時留下的所有寶物神器,又是師尊親自都功的陽賓士總壇所在地,被列為本教禁地——這些都是重中之重的地方,確實需要嚴加看管。

  「三哥何不毛遂自薦親自上陣?」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張愧忙擺手道:「我這人太過循規蹈矩,充其量也只能供軍需、給糧餉,沒有半分殺伐果斷,現如今只是負責守衛南鄭縣城尚且吃力,真要是上了戰場,註定是個敗軍之將。」

  米秋野笑道:「三哥可知漢初三傑,蕭何為先,蕭何之所長,不正是三哥所說的供軍需、給糧餉嗎?日後若漢中再有戰事,三哥定是首功!再者,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哥能做到『不自見,故明』,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若論談經說道,我可不是你的對手,反正你三哥我不是帶兵之人。秋弟有所不知,這軍司馬一職,眼下極為搶手,多的是人摩拳擦掌,對這個位子志在必得呢。」

  「哦?都有哪些人?」

  「軍中冒出了個楊昂,還有楊任,此二人出身行伍,可衝鋒在前,卻不宜督軍。大哥最為器重之人有兩位,一位是你的治下祭酒李休李子朗,另一位則是楊大祭酒胞弟楊柏。」

  米秋野一聽到「楊大祭酒」和「楊柏」的名字,頓時把那些「清靜無為」、「見惡人不棄」的訓教統統拋到九霄雲外,心裡有一股邪火無處宣洩,暗暗地咬牙切齒道:「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倆掌管軍中大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