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秋野瞥了眼遠去的楊松,和身旁的管中,回想起三人之間的恩怨,和那場難以解釋的「鍋爐穿越」,不禁有些唏噓。
楊松出身於漢中大族,與系師張魯的關係,就像蔡瑁之於劉表、吳懿之於劉備:一位外來的太守抑或軍事首領,初到陌生的地界上任,當然要藉助於當地豪族的力量,委以重用,甚至要結為親戚,以固同盟。由此可知,楊松、楊柏兄弟的發跡,也算是合情合理,意料之中的事。
然而,向來耿直的米秋野,第一次見到楊松就毫不掩飾對於此人的厭惡,楊松其人笑容諂媚、表情猥瑣,當真俗不可耐,對於大哥的破格提拔,他根本無法理解。彼時米秋野年紀尚幼,喜怒哀樂全都寫在臉上,楊松是何等樣人,豈能看不出他的心思?只是礙於對方那個天師義弟的身份,這才隱而不發。在那個時候,兩人之間的關係尚且只是厭惡而已,真正讓他倆兒成為生死宿敵的,還是源於張修被殺事件。
張修是五斗米道創道初期的重要人物,祖師張道陵的得意門生。他早年在漢中傳播五斗米道,頗具規模,後來與「大賢良師」張角、「緬匿法王」駱曜遙相呼應,一同起義,人稱「五斗米師」(教眾尊稱他「米師」),在漢中一帶名聲大噪。但與張角、駱曜不同的是,張修最終接受了代表朝廷的益州牧劉焉的招安,華麗轉身之後,他又以別部司馬的身份,奉劉焉之命,與系師張魯一起,共同討伐漢中太守蘇固。
米秋野對張修很是崇拜,雖然沒有正式拜師,卻屢次受他教誨,由他暗中點撥練氣之法,還向他討教了幾手獨門絕學。不過,張修所傳授的大都是自己這些年來的所感所悟,與米秋野自小在五斗米道所學的道經截然不同,不過米大祭酒深信《想爾注》中「行道奉誡,清氣歸之」的說法,認定自己修練的就是「清微之氣」(簡稱清氣)。
張修很清楚,米秋野的義兄張魯對自己始終抱有戒心,他告這位徒兒,不到萬不得已的緊要關頭,千萬不要在別人面前賣弄這些道術,一旦被人發現,勢必會暴露他與自己的師徒關係。
趙嵩、陳調的夜襲重創了米秋野的身心,趙嵩的拳里有一股子邪勁,震得他在床上躺了半年也不見好轉。卧床期間,所幸還有李休幫他打探消息,他倒是也想去找師父張修施法醫治,可一打聽,才知道師父的狀況比自己還要慘。
那一夜,張修一擊制敵之後便全身脫力,昏厥在地,醒來后狂咳不止、遍體蠟黃,周身上下疼入骨髓,經常夜不能寐。自此之後,他性情大變,動輒便對服侍之人厲聲呵斥,也不願再見外人,只是由幾個心腹弟子照料起居。道中之事他也不再過問,天師張魯三番四次前去探望都被他拒之門外,到最後索性搬出漢中城,帶著幾個弟子到漢中西南十里處選了片荒地,又召集了五百名忠於自己的教眾砌牆築屋,開爐煉丹。
米秋野這邊,情況也不容樂觀,最終,還是由張魯親自出馬為他請禱。請禱之法,即在符紙上寫下病人的名字,說明服罪之意,共寫三份,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下,一份沉於水里,謂之三官手書。請禱過後,張天師手持長生籙,符水咒說,忙活了整整一天。而後,又派人用白朮、茯苓、陳皮、小米熬制「一氣三清羹」給他吃,養了一些時日,這才漸漸痊癒。
傷愈后,米秋野曾專程前去探望張修,可等他到了師父位於漢中西南的住處——虛極殿後,卻是只見煉丹爐,不見煉丹人。他認得張修的大弟子黃遼、二弟子徐繼,便拉住他們問個究竟。黃遼告訴他,即便是他們這些貼身弟子,也許久未曾見過師父露面了,他每天負責將餐食放在房門外,可師父吃得很少,只是交代他督促其他師兄弟專心煉丹。
米秋野問他煉的是什麼仙丹,黃遼也不得而知。
一晃又是三個月的時間,一日正午剛過,祭酒李休匆匆來訪。
兩人相處得極為融洽。米秋野敬他聰明智慧,兼有長者之風;李休知他與張魯雖非親生兄弟,卻與一門無異,自己本是南郡人,為躲避戰亂舉家遷至漢中,在這裡並無根基,米秋野雖然年幼,卻道法了得,待人真摯,是以與他真心相交。
米秋野問道:「子朗兄,何事如此慌張?」
「李某拜見大祭酒。」
「咱們之間不必客氣,兄長喚我『米郎』便可。」
「在下有一事特來稟報,虛極殿……」
米秋野對這個地方很敏感,忙催問道:「虛極殿出事了?」
「鹿堂治教徒前來稟報,今日辰時左右,約五百兵卒忽至虛極殿,將其團團包圍,除此之外,另有一事令人大為不解。」
「何事?」
「五百兵卒各執兵器,還帶去了大量污穢之物。」
「污穢之物?」
「家畜內臟、黃白之物。」
「帶這些做什麼?避邪降妖嗎?」
「在下不知,只知統兵之人的是楊氏兄弟(楊松、楊柏)。」
米秋野大驚失色,漢中二楊,堪稱破壞之王,有他們參與的絕不會是什麼好事。
匆匆辭別李休,米秋野十萬火急趕赴虛極殿,當年膝蓋中箭,多多少少留下了些頑疾,如今走起路來尚且有些跛腳,更不要說跑了。然而,值此緊要關頭,他早已忘乎所以,什麼也顧不上了。
米大祭酒迅速寫好兩張「急疾如風神行咒符」,附在雙腿,口中念道:「神行如風,無影無蹤,吹風日煞,吾借風勢,揮割萬妖,擋我者殘。」與此同時,他將雙腿微曲呈下沉之勢,雙臂綳直斜向下方,擺出「飛鳥式」,心中意念忽至,一股清微之氣自天井穴流遍全身直至照海。他將意念的終點鎖定在照海穴后,再假設自己前方十丈處,有一粒金丹,以拿到這粒丹為目標,米秋野發足狂奔,頓覺身輕如燕。
這些都是張修傳授他的道法,與他自小在五斗米教中學的那些「道規道誡」、「長生之法」大相徑庭,卻又著實玄妙。
一路上,沿途百姓所流露出的驚詫錯愕在他眼中以慢鏡頭的方式一一呈現出來,那中過箭的膝蓋疼得就快要裂開,米秋野咬緊牙關,腦海里不停地浮現出張修傳道授藝的畫面,心裏面始終都在回蕩著一個聲音:「師父!我來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