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二級兵種,強弓兵
面對實力遠超己身的敵人,有陣息加持的情況張庭玉都不是對手,更別說他此刻已經獨自脫離了部隊。
依靠親衛爭取時間的想法很好,不過他還是有些小瞧了程遠志。
即便是被關雲長一刀秒了的貨色,但比起他來程大將軍依舊強悍的可怕。
清空了下方礙事之人,落到地上的程遠志,手臂高舉目光如電的注視著瘋狂逃竄的敵人。
「呼~」輕輕舒了口氣,渾身肌肉緊繃的他,彷彿撇標槍般的將手中長槍投擲了出去。
凄厲的破空聲剛剛響起,下一秒,長槍便準確貫穿了張庭玉的胸膛。
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可憐將領,連吭都未吭一聲就死在了程遠志的手中,至於他的那些兵卒,也很快就步其後塵。
對於如今幽州部的黃巾軍來說,還沒有能力接收漢軍的俘虜,所以接連多場戰鬥下來,但凡兵敗的軍隊,下場通常都不太美妙。
看到程遠志已經開始準備坑殺失去意志的漢軍,遠處默默旁觀的項衍,十分知趣的率領部隊離去了。
詐敗誘敵的工作圓滿完成,按理說,他現在就算退回本陣休息也無人能說什麼,只是為了弓兵隊的進階事宜,他不得不繼續獵殺敵軍。
通城將領現已伏誅,剩下的肥肉只有同樣率兵追出來的太守劉衛了。 ……
接下來的戰鬥基本失去了懸念。
在得知張庭玉身死的時候,大驚失色的劉衛準備引兵回城,卻發現通城的城門早已被黃巾軍控制了起來。
正當太守滿臉絕望,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黃巾軍渠帥黃龍親率2萬大軍殺到。
至此,通城之戰宣告結束,先鋒軍將領項衍,在完美達成使命的同時,又積極幫助各自部隊剿滅無數敵人。
戰後結算時,黃龍特意當眾表示了高度讚揚,並且根據項衍的要求,為他提供了好不容易才從漢軍搞到的一批強力長弓。
當然,此戰先鋒軍損失的人馬,自然也得到了相應補充,甚至黃龍大筆一揮,還多給他派發了一千的步卒。
現在的項衍,已然是擁兵4千的小小軍閥了,從這一點來講,他就沒有白來戰場走一趟。
接下來只要運作的好,不貪功冒進,他的先鋒隊只會越加的強盛,等到合適機會脫離了黃巾軍,這些就都是他的親信士兵了。
不過話說回來,項衍也不至於飢不擇食到這種地步,即便對於部隊多麼渴求,也要保證一定的質量。
否則今日多次出現的步卒臨陣脫逃的局面,往後很可能會頻繁上演。
對此,項衍有自己的辦法,畢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好的淘汰方式了。
反正步卒都不是他從村中帶出來的部隊,死光了他也不心疼。
你們不是害怕怯戰嗎,那我就偏偏往打得狠的地方鑽,最終能活下來的自然就是好兵。
在他這種操作面前,先鋒軍步兵的死傷率當真可怕的驚人,要不然黃龍也不會那麼大方的給他又送錢又送兵。
反正物資都是搶來的,黃龍分的也不心疼。
正所謂花錢我來,送死你去,多日來雙方配合的那叫一個默契。
也正因如此,短短几天時間,除了自家帶出的弓兵隊外,先鋒軍幾乎里裡外外換了好幾撥士卒。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項衍終於擺脫了軟飯硬吃的帽子,並且還收穫了一大批三階的士卒。
通過磨合以及黃巾軍兵營提供的訓練,他的弓兵隊終於如願以償的完成了進階。 ……
兵種名稱:強弓兵(一階)
人數:88人
適應兵系:弓兵
評級:二級兵種
轉化條件:弓兵或弩兵前置,武力值需達到15點,需配備二品以上強弓。
特性:破甲。
可進化方向:二級強弩兵、二級精銳弓兵、三級弓騎兵、三級連弩兵。
得益於他的優勝劣汰戰術,現如今的強弓兵部隊,已經從50多人增加到了將近90人。
裝備了二品強弓后,部隊的殺傷力瞬間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尤其是從二級兵種開始具備的特性,更是進一步提高了跟一級兵種之間的差距。
破甲顧名思義,就是能增加強弓兵箭矢的穿透力,項衍做過測試,百步之內,哪怕假人身穿厚重的盔甲,部隊射出的箭矢依舊能夠穿胸而過,這是先前弓兵時期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現在的他,頗有些自己好像領著一群狙擊手在打仗的感覺。
二級兵種就這麼強了,他很期待這支強弓隊升到三級兵種的威力,至於升級的方向,從士卒坐下配備的馬匹中就能看出一二。
同為二級範疇的強弩兵和精銳弓兵,兩者之間的差距只在於作戰方式的不同,從根本上來講並沒有質的差距。
三級的連弩兵雖然好,但和弓騎兵一比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集機動、殺傷、近戰、遠程為一體的弓騎兵,或許每個方面都沒有那麼突出,但論起綜合適應力,沒有那個兵種敢言比他們更優秀,至少在三級兵種的範疇內沒有。
為了獲得心儀已久的弓騎兵,先前的項衍才會厚著臉皮弄來了些許馬匹,準備從這時候便開始培養下屬的騎術能力。
畢竟固定的靶子好射,移動狀態下的射擊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
總之,這幾天項衍的心思全都花在了強攻隊身上,就連張寧想見他一面都十分的困難。
尋不到人的聖女大人,差點將先鋒營給拆了,多日來跟強弓隊同吃同住的牧之同學,這才晃晃悠悠的露了一面。
「我父親想見你。」
結果聖女大人一開口,立刻就讓項衍的臉色發生了些許改變。
好傢夥,看來天公將軍也知曉了女兒身邊有這麼一號人物,原本他還打算等黃巾軍和盧植等部正面衝突之前,想辦法撈一票大的然後就抽身而退。
現在看來,恐怕事實未必能如他所願了。
這邊項衍臉色不停的在變換,另一邊,張寧說完這句話就始終是似笑非笑的樣子。
看情況,她未必就不清楚項衍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