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收視再攀新高
八月九日,依舊是每周一的慣例,老王導演又是一大清早便給喻烈打電話報喜訊。
節目還在呈上升趨勢,收視率2.1,峰值2.5,同時段拿下了第一。而且聽說台里已經打算給節目調檔了,從星期日的晚間檔調到星期六的晚間檔。別看就差這一天,但差距卻是不小的。
博客熱搜依然是好幾條,不過這次與喻烈有關的僅有一條:第七條:喻策劃對待偶像藝人的看法。
不知什麼時候,喻烈是這個節目的總策劃的事情被網友們挖了出來並公佈於眾了。值得一提的是,喻烈的博客粉絲也悄然上漲到了四百多萬,每天都是99+的私信讓喻烈苦不堪言。
熱搜內容無外乎是幾個人的節目看點,宋寶首當其衝。因為這期播放的內容是他來做客的那天。
喻烈象徵性的發了一條博客,大意是恭喜節目成績再創新高,表達了對幾位朋友的想念並艾特了他們,便打開芒果的網上平台看節目了。
那麼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芒果台自己有平台卻還要去找奇異果和迅騰。
因為前文提到了芒果台前些年是舉辦過選秀節目的,但是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台里領導不太支持再做選秀了,所以喻烈找了別家,選秀的提案這才通過。
回到節目,喻烈打開彈幕開始觀看。
網路視頻怎麼可能不開彈幕,那豈不是錯過了許多沙雕網友的奇言妙語了嘛。網上的網友長得又好看、說話又好聽,一個個的還都那麼有才,真是太喜歡這裡了。
果不其然,伴隨著宋寶話嘮似的開場,彈幕大軍開炮:
「是你嗎?黑猴」
「是你嗎?咖妃」
「魚丸粗面快給錢!!!」
「這就是金老師說的長得又帥又有才的男人?」
今日份的快樂源泉就決定是宋寶了!喻烈見了這些彈幕也是忍不住嘴角上揚。果然是諧星,無需開口說話,別人只要看見那張臉就不由自主的會開心。
「這也是一種我需要借鑒的道路!」喻烈心裡暗道。
喻烈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從幕後走到台前,那他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沉默寡言的性格,現在有了《室友日記》這個節目打底,他已經不再需要像之前上學的時候一樣拚命打工了,他可以有放鬆的時間去交友、去玩了。
就在喻烈胡思亂想的時候,畫面里節目已經播放到眾人在客廳玩配音遊戲的時候了,鬼才網友們又是開始瘋狂評論:
「咖妃!咖妃!我是皇上,朕只寵你一人,朕不要雨露均沾!」
「王大爺是什麼寶藏男孩」
「啊啊啊啊啊我家瑞麟說東北話也太可愛了叭」
「王大爺:來,和我讀:雨露金簪~」
「我真是要被這幾個人給笑死了哈哈哈哈」
喻烈也是邊看邊笑,等到他發現屏幕上飄過一條「這節目我打賭絕對能火!」的時候,連忙按了暫停並在眾多的彈幕中精準的給這條彈幕點了個贊!
接下來就是宋寶針對幾人的問題給提出的建議,以及喻烈就著陳瑞麟的問題談的對偶像該如何發展的看法。
到宋寶評價的時候彈幕一水的都是「小葵花寶寶課堂開課啦!」而輪到喻烈的時候彈幕又一排排的充斥著各色字體的「學到了學到了」,中間還穿插著幾句:
「老公好棒!」
「不愧是我家喻大策劃,真棒!」
「求問像這樣又帥又有才的哪裡找?」
「母胎solo二十三年,求國家分配給我一個喻烈這樣的小哥哥做男票~」
呵,果然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
以上彈幕都是經過喻烈自動忽略差評之後的舉例。像一些檸檬精的發言,喻烈一般選擇視而不見,但像一些提出實質性建議的評論,喻烈都是會感謝對方的,同時送上一個贊。
節目看完,總的來說褒獎大過批評,還是在喻烈的想象中的。有批評也是好事,一個節目如果沒有爭議,那就沒有話題;沒有話題便沒有看點;沒有看點等於沒有流量;沒有流量等於game over。
拿出本子,喻烈總結了一下這期節目的優缺點,又坐在座位上放空了一會兒,起身去王旭導演的辦公室談海選的事情去了。
敲了敲門,喻烈走進去問道:「王導,現在海選進行到什麼階段了?」
「現在初選都弄完了,等下周統一去深圳再篩一遍,目前的打算是最後留一百多個人進行節目的拍攝。奇異果那邊也聯繫好了房源,已經在全力地改建宿舍了。」
「那這是快開工了嗎?最後的嘉賓人選定下來了嗎?」
「定下來了,張協、胡斌、莫紫瓊、陳瀟還有你。」
王旭忽然想起來了什麼,「對了,奇異果那邊希望第一期導師們有個開場表演,所以你也要準備一個節目。」
喻烈聽了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啥?之前沒說這個事情啊。」
「你覺得你不表演個什麼節目,憑什麼選手們會認可你做發起人?另外播出的時候網友們不得噴死你!所以這個節目就是展示你專業素養的同時,也給其他人一劑定心丸的作用。」
思考了一會兒,喻烈覺得確實是這樣。
那就沒辦法了,找一首符合開場激勵人心的歌錄出來再練練吧,另外還得聯繫一下胡斌老師,給節目寫個主題曲。
這邊兩人溝通完節目現階段的事情,王導便離開星城去另外三個城市的臨時辦事處檢查海選的素材了,而喻烈則是回到座位打開他的素材庫,開始搜羅那首歌比較合適一點,然後抓緊給補充完整。
順便喻烈給胡斌發了條消息,希望他有時間幫忙寫一首主題曲,要活潑開心的那種口水歌就行,並表明自己現在抽不出身,先是表示道歉,又再三懇請他能夠幫忙,具體報酬什麼的和奇異果那邊談就好了。
找了半天,還真給喻烈找到了一個在大學的時候記下的片段: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任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想了想,先取了個名字《蝸牛》,之後又是用了兩三天,才把這首歌的詞給寫完。至於編曲的事情,只好去找何斌老師請他幫忙介紹個音樂人了。
何斌這邊動作很快,他找了即將和喻烈一起做節目的張協。介紹兩人在錄音室見了面之後,何斌因為有事便先走掉了,那些專業的東西喻烈不懂,他也不懂。總之,全聽張協的就對了。
但是喻烈也是有個基調的,他把之前用手機錄好的吉他彈唱的錄音先是給張協聽了一遍,又點明了自己的要求:「協哥,這首歌我希望是偏平淡然後中途副歌的部分有一種振奮人心、絕不服輸的感覺。」
「我知道了,看了你的歌詞,再加上聽了一遍你的錄音,我大致有了一個方向,你等一會兒,我先簡單的弄一下,然後你聽完再看哪不行。」說完,張協便坐在操作台前開始創作。
喻烈也沒有自討沒趣上前打擾,兩人本就是第一次見面,互相誰也不認識誰,熟絡不起來很正常。但是如果是胡斌的話,肯定兩人現在不會是這個情形。
約莫四五個小時,經過兩人激烈的談論,終於是將曲子給定了下來。由於已經很晚了,便約定第二天上午再來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