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問罪(二)
隻見劉進忠手捧著一份文案跪在了皇帝的跟前,恭聲道:“奴才已按陛下的吩咐,細細查看了一下王掌司所指宛貴人謀害皇嗣,罪證確鑿的文案,其中就有著諸多疑點,譬如整個供詞之中隻有劉答應身旁的幾個宮人招認雲嬪所用安神香乃宛貴人所贈,但也說了其用意隻是送給劉答應,助她改善睡眠所用,對於劉答應後來又將這安神香轉贈給雲嬪一事並不知情,而劉答應之所以會將這安神香轉贈給雲嬪,兩人同住一宮,不過也是存了巴結討好之意,這一點在劉答應自己的的供詞當中就有提過。”
據劉答應自己提供的供詞當中,就說過,為免日後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送與雲嬪之前自己就事先點來用過,所用安神香中並未含有麝香的成份,就連半點於孕婦有害的東西也不曾有,劉答應這麽說,相當於撇清了宛貴人身上嫌疑的同時,也在加重自己身上的罪名,這樣損已的話,想必也存著幾分真實,頓了頓,小心翼翼地道:“劉答應也曾製過香……,對所點香料中含有些什麽東西自然能夠分辨一二。”
說到這裏,劉進忠頓住了聲音,偷偷地瞧了皇帝一眼,本以為皇帝會因舊事重提,而怒言喝止住他,畢竟當年的那一件事情,雖說最後以別的事由掩蓋了過去,知道的人也不多,但終究也是皇室中的醜聞,更是皇帝不願提及的往事。
過了一會兒,隻聽皇帝淡淡地道:“繼續!”
聽皇帝這麽說,劉進忠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是鬆了下來,接著道:“為確保當中有人做假供,奴才特意去翻找了一遍劉答應宮中尚未倒棄的香灰,萬幸當中就有幾粒沒有被燃盡的安神香,奴才也請了太醫作檢,確認當中並未含有麝香的成份,說著將手中的一份折子雙手奉了出來。張三德見狀急忙上前去接了過來呈與皇帝。
“安神香這個東西,並非內務府所分送,整個後宮也隻宛貴人宮裏獨有,如若真是因為用了這安神香而有什麽事,那宛貴人自當是第一個受到嫌疑之人,如此這般不攻自破的陰謀,任誰都能想像得到事情的結果,必定會禍及已身,所以依奴才看來,雲嬪宮中所用含有麝香的安神香實非宛貴人所為。”
聽著劉進忠一字一句地娓娓道來,王長明微低著頭,一張臉塗著漆黑,時下又正值黑夜,雖有燭火映照,卻也讓人瞧不分明他麵部的表情。
萬籟俱靜,四下一片死寂,隻有夜風呼嘯而過,嗚嗚咽咽,皇帝看過手中的折子,怒地一把甩在了王長明的臉上,目光森寒地看著他,咬牙切齒地道:“如何,聽得可夠清楚、夠明白?皇帝看著王長明的眼光越發的森冷,想到如今還命懸一線的燕小宛,心下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也不足以解恨。
但在尚未問出背後主謀是何人之前,他還不能死,因為在背後主使著這一切的那一個人,一日不除,那燕小宛在這宮裏就多一日的危險,百般隱忍,終究是忍不住,又抬起一腳將好不容易才爬了起來的王長明狠狠地踢翻在地:“狼心狗肺的東西,說,下如此毒手,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王長明趴在地上,掙紮了許久方才爬了起來,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抬起頭來,欲言又止,正當他想要說出是受何人指使之時,忽然一道金色的光影在他的眼前一晃而過,順著光影投來的方向看去,隻見那赤金色的小金佛明晃晃地垂掛在一名宮女的手腕處,正是他家中作為家傳物件,用以代代相傳的小金佛,隻這一瞥的瞬間,那名宮女便又不動聲色地扯下了袖子將那小金佛藏回了衣袖間。
見了此,王長明心頭猛地一震,急忙吞下了險些要脫口而出的話,正當眾人屏息靜氣等著他供出是受何人指使時,突然一道刺眼的光芒在眾人的眼前瞬間劃過,隻見王長明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一把利刃,用盡全身的力氣向著自己的心髒處刺了下去,隻聽其一聲悶哼,匕首已然是刺穿了他的心髒,鮮紅的血跡從他的身體中噴湧而出,瞬間將他胸前的衣衫滲透,看著那名宮女的雙眼瞪得老大,唇邊幾經張合,卻沒有一絲聲音發出,倒似在叮囑著什麽事情一樣,“咚”一聲悶響,王長明整個人軟軟地跌落在地,黑白分明的一雙眼眸至死都沒有合上。
宮人自栽雖沒有宮妃自栽那般會罪及三族,但終究還是會禍及至親,王長明生前身為刑司院的掌司更是比旁人更為清楚這當中的利害,任誰都不曾想到他明知宮規如此,還敢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揮刃自栽。宋之山本想衝上前去製止住他,但終究是晚了一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自裁在自己的麵前,血灑當場。
宋之山將手在他的鼻尖處探了探,又在他的身上各處探了一下動脈,確定人已無生命特征之後,方才向皇帝稟告。
這時一個巡防營侍衛走了進來,單膝跪地,恭聲奏道:“回稟陛下,臣等在巡邏宮禁時,在刑司院附近抓捕了一名形跡十分可疑的宮人,臣等還在他的身上搜出了火折子以及用於引火用的硫磺煙硝,說著便見兩名侍衛將一名宮人押了進來。”
那名宮人見了皇帝,還未跪穩,便邊求饒邊哆嗦著將王長明交代其在刑司院裏縱火,意圖將燕小宛葬身火海的事情一股腦說了出來,但王長明又是受何人指使,他是一無所知,隻知道聽命行事。
皇帝一動不動地佇立在那裏,雙眼直勾勾地望著遙遙天際,整個人瞧上去就如丟了魂一樣,張三德瞧著他這般模樣,心裏是又慌又怕,知曉皇帝此時心裏的掛憂,心想勸上幾句,卻又不知從何勸起。
順著皇帝的目光看去,隻見遙遙天際,月落星沉,天邊已然是隱隱地露了幾分魚白肚,瞧這時辰,估摸著離上朝的時間還僅剩半個時辰不到,可皇帝自從宮外趕了回來之後,就一直都沒有合過眼,就連身上的那一身衣裳都還是從宮外穿著回來,還未曾換下,至今已是幾個時辰滴水未進,想到這,張三德心裏更是慌慮無比,抬眸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皇帝,其愁眉緊鎖,眸光深處更是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痛苦、自責、悔恨在其中,此時疲慮交加的麵容,顯得皇帝一下子像是憔悴了許多一般。
夜風蕭瑟,四下是死一片的寂靜,皇帝就這樣站了許久,張三德心中憂慮聖身躬安,正欲上前勸說皇帝回殿去歇息,忽見皇帝身子輕輕地搖晃了一陣,腳步輕浮,似站也站不穩一般,張三德急忙上前去扶住了他,憂聲道:“陛下,您自宮外回來,就一直都沒有合過眼,一路長途跋涉,這樣下去,如何能受得住,宛貴人這兒,已經有太醫在照料,定然不會有什麽事情,奴才先侍候您回乾清殿去稍作歇息,您瞧這樣可好?”
皇帝隻淡淡地道了聲:“不用,便不再說話。”
月影將皇帝修長的身影烙印在矮牆上,晨露落在他如墨的鬢發上,透著閃閃地銀光,那名小太監跪在地上正瑟瑟發著抖,忽然,聽得皇帝滿是疲憊的聲音,在張三德的耳畔低低地響起:“去,將朕的朝服取來。”
聽了皇帝的吩咐,張三德怔怔地看著皇帝,過了半響,驚異道:“陛下,你這一夜都沒有合過眼,如何還有精力去應付朝臣,頓了頓,小心翼翼地道:“要不今日的朝會先擱置一天,待陛下您養足了精神,再傳召朝臣進宮?”
皇帝道:“不用,朕還有事情要與朝臣商議,按朕說的去辦吧。”
張三德聽他如是說,倒也不好再勸,隻好囑咐候在一旁的宮人,著其回乾清殿去將皇帝的朝服取來。
棲霞宮離乾清殿不遠,不多時,皇帝的朝服便取了來,連同侍候皇帝更衣的宮人,也一並隨了過來,皇帝正欲進殿去更換朝服,才轉過身子,驀得回過頭來看向靜躺在地上的王長明與跪在地上瑟瑟發著抖的小太監,眼裏的眸光透著令人駭然的寒意,冷冷地道:“將這兩個狼心狗肺的東西給朕拖出去。”
一聲令下,便見了幾名宮人上前來拖了王長明及那名小太監一同退了出去。
皇帝說完之後,便進了殿去,宋之山是外臣,縱是值勤巡邏宮禁之時,也隻能在嬪妃棲居宮殿的宮牆之外,未經聖意,等閑不得進內,見皇帝已經離去,立即便帶了隨著一道前來的數位侍衛退守到棲霞宮外。
刑司院掌司已然伏法,在還沒有決定由誰出任掌司之前,自然是由副掌使劉進忠代為執掌刑司院一切事務,王長明所犯下的事,乃是罪及至親的大罪,可皇帝剛才隻說將其拖了出去,卻沒有說該如何處置。
一時拿不定主意,隻好上前悄聲問張三德:“張公公,陛下適才隻說將他們拖了出去,卻沒有說要如何處置,那小的該如何定奪。”
張三德不由將足一頓,低聲斥道:“糊塗,憑他們倆犯下的事,如何還能輕饒了去,自然是該怎麽辦就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