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諸天修鍊手冊> 第四十一章 誓師(2)

第四十一章 誓師(2)

  「河宋神君到!」

  「百越神君到!」

  「洛淵神君到!」

  「天漢神君到!」

  隨著宣唱聲高高響起,眾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了過來。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落到了走在最後面的張道靈身上,這實在是因為張道靈個子很高,而且儀錶不俗,很難不讓人注意到。

  四位神君一起上前,朝著玉昭行禮過後,依次走上第八層元台。

  各大神君一一相互行禮后,便進入臣班,張道靈站在右邊最末位,與洛淵神君並列。

  這時,玉邯走上高台,站在太宇公玉昭身邊唱道:「會盟諸侯皆已到齊,會盟開始。」

  眾神君轉身面對分為兩排,依次走上第九重高台,太宇公在前,眾人在後。

  面前的香案之上,擺放著牛、羊、豬三牲,還有玉璧、鼎之類的禮器。

  太宇公展開手中『帝命』,高聲念道:「昔邪魔亂世,盤王伐之,整乾坤,立社稷,是為古盤。古盤傳三十二帝,歷兩千六百餘年,盤瑕無道,武公聚天下之兵以伐之,是以聚攏九川,統合百姓,是為大武。大武傳四十六帝,歷五千七百餘年。武怛失德,民怨沸騰,詰子稟蒼天而伐之,於是合七州,立王室,封諸侯,是為桓朝。桓朝傳十九帝,歷一千一百餘年,末帝桓定暴虐,以至天下分崩,四方離亂,妖魔侵入,百姓不絕如線。值此大亂之際,我太宇仙帝應命而起,誅暴桓,除不義,征妖魔,伐四夷。於是定禮樂,安邦國,百姓即安,天下大定。至今已傳七百六十二帝,垂治十萬年。」

  「人倫綱常,乃國之維柱也。禮樂教化,乃天下基石也。今有臨海神君,聽信讒言,殘害親子,殺嫡長子而立幼。此天下所不容也,今奉仙帝之命,召集天下諸侯,共伐不義。願皇天后土,佑我王師。征討臨海,三軍同德。齊心合力,以成王命,以致臣節。」

  太宇公念完后,將手中的帝命放進了眼前的火爐中焚燒。

  接著一名武士手捧一方小鼎走了過來,然後另一名武士拿著割肉刀,兩人一齊走到了那頭作為祭品的黃牛面前。

  玉邯大聲唱道:「請太宇公執牛耳。」

  太宇公玉昭對著天地帝位三拜之後,上前伸手抓住了黃牛的耳朵,然後從一旁的武士手中接過了割肉刀。

  只見太宇公玉昭左手抓著牛耳,右手持刀一揮,將黃牛耳朵直接割了下來。

  黃牛被捆綁得結結實實,但也吃痛掙紮起來。

  太宇公割下牛耳後,放進了小鼎之中,然後那名武士手捧小鼎,繼續接著黃牛耳朵處留下的鮮血。

  將牛血接了半鼎之後,武士端著小鼎,來到了太宇公面前。

  太宇公玉昭遞還割肉刀,然後伸出右手食指與中指,伸入小鼎中從牛耳上沾了沾鮮血,然後將鮮血塗抹在嘴唇之上。

  接著各大神君依次按照排列,伸手沾了牛血,塗抹於嘴唇之上。

  然後只聽太宇公說道:「凡我同盟,齊心合力。有渝此盟,天誅地滅。」

  下面各位神君齊聲說道:「凡我同盟,齊心合力。有渝此盟,天誅地滅。」

  下方的諸臣、武士也齊聲高呼:「凡我同盟,齊心合力。有渝此盟,天誅地滅。」

  隨後,太宇公玉昭將手中帝旗一揮,玉邯也高聲喊道:「諸侯軍士,入場。」

  隨著一聲高喝,整個會盟地突然鼓聲大響,號角震動。

  緊接著各神府的軍隊開始邁入會場,在會盟地的一片空曠平原上列陣入場。

  「文詔神府,左軍,三萬。」

  「東魯神府,左軍,兩萬。」

  「蔡周神府,左軍,三千。」

  「陳尹神府,左軍,六千。」

  「青唐神府,左軍,一萬。」

  「百越神府,左軍,五千。」

  「江武神府,左軍,三千。」

  「中衍神府,左軍,三千。」

  「河宋神府,左軍,兩萬。」

  「洛淵神府,左軍,一萬。」

  「天漢神府,武士,三百。」

  「各府軍隊,共十一萬三百人,全部到齊,請太宇公誓師。」

  各大神府規模不一,人口也不一樣,像蔡周神府、中衍神府、江武神府就已經屬於很弱的神府了,但是現在出現了一個更弱的。

  那就是天漢神府,總共才三百人,就連太宇公聽到這個數字,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但天漢神府至少神君帶著人來了,太宇公要的就是一個態度而已。

  現在已經有十一萬大軍,多那三百人不多,少那三百人不少。

  其餘的神君也都知道天漢神府是新立的神府,所以也沒有多想。

  於是太宇公走上前去,開口說道:「文詔神府、東魯神府為中軍。」

  玉邯、東魯神君、青唐神君、江武神君出列應道:「是。」

  太宇公又道:「青唐神府、蔡周神府、陳尹神府、百越神府、江武神府為左軍。」

  被點到名的五大神府神君出列應道:「是。」

  太宇公又道:「河宋神府、洛淵神府、中衍神府、天漢神府為右軍。」

  四大神君也同時邁前一步,恭聲應道:「是。」

  三軍點畢,太宇公面對十一萬大軍,高聲道:「現在,頒布誓師軍令。軍令如山,違者必斬。」

  接著,太宇公拔出寶劍,親自宣讀軍令:「不可以打殺老人,不可以重傷少幼,不可以掠奪百姓,不可以殺戮無辜,不可以殘害俘虜,不可以虐待傷患,不可以戰場失禮,不可以擅自逃離,不可以追趕潰兵,不可以先鼓而進,不可以先金而退……」

  這些軍令與別的世界的軍令十分不同,這個世界的軍令充滿了禮儀的味道。

  比如敵方軍隊裡面有老人、青少年,就不可以下死手,逼迫其投降,或者將其輕傷就可以了。不能打殺老人,是對老人的尊敬。不可以重傷青少年,是因為青少年是未來的棟樑。也不可以追趕潰兵,因為潰兵潰敗逃命,你一追趕的話,他們走投無路就會跳崖、跳河,這種殘忍的情況是不允許出現的。

  這種類似於華夏的周朝時期的諸夏之間的征伐戰爭,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太宇公最後補充道:「我們來此,是糾正臨海神府的錯誤,讓他們回歸正道,並不是來殺人的。我們都是太宇子民,征伐之戰切不可相互殘殺,三軍務必謹記!」

  「是!」十一萬大軍齊聲高呼,聲振寰宇。

  誓師完畢,太宇公長劍東指,「大軍開拔,直取濟城。」

  十一萬大軍開拔,太宇公居中調度指揮,其餘左軍、中軍、右軍的那些神君則親臨一線指揮戰鬥。

  但是每次出戰,各神君都要到大帳與太宇公討論戰況。

  大軍開拔兩天之後,正式進入了臨海神府的地界,而臨海神府的軍隊也早已在臨海神府邊界的城池『濟城』靜靜地等待著仙庭聯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