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贏了
姜豐說的這段話是朱銓提議的第三步,上價值。
辯論的內核就是讓觀眾信服,而讓觀眾信服的重要指標就是能不能「上價值」,也就是說夠不夠裝叉,夠不夠正確,夠不夠受人景仰。
就好比,每個人寫作文時都喜歡用名言名句作為論證,讓自己接下來的話有據可依。
辯論亦是同樣的道理。
一個普通人說的話,跟一個名人說的話,誰的份量更重,自然一目了然。
跟著普通人學,那終究是普通人。
可若是遵照名人說的話,做的事兒,那自己是不是也能夠有成為名人的潛質呢?
所以,「上價值」是一定要的。
眾人都被姜豐的言論給吸引住了,紛紛豎起耳朵來聽:
「.……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有卓越之處,也有凡人的弱點,而成敗不過是一時一事的結果。然而決定成敗結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英雄本人的主觀努力,也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天時、地利、人和等等的客觀因素。
方寸之地,如何容得下東海蛟龍,成敗之尺又如何評判得出驚天動地的英雄氣概呢
正因為如此,當文天祥、史可法,一路兵敗如山倒,仍然奮然抗爭時,沒有人會說他們不是英雄;
當斯巴達克斯和他的戰友們面對強大的羅馬軍團流盡最後一滴鮮血的時候,沒有人會說他們不是英雄;
當蘇格蘭的華萊士臨刑之前高呼自由二字的時候,高尚的人們將無法抑制他們激動的淚水,沒有人會說他們不是英雄。」
又是三連排比,氣勢足足的。
在「上價值」之後,就是第四步,「求結論」。
一以貫之,從蔣舸的立論陳詞說起,再強調了朱銓那些例子,最後是對三辯余磊的話進行總結,從而導出最後的結論。
這樣的辯論順序簡直就像是一個人,四合一!
「.……當成敗成為評判英雄的尺度時,英雄身上那種崇高的精神品質就會被我們淡忘了。
當成功成為衡量英雄的標準時,手段就變得無關緊要。
於是,卑鄙成為卑鄙者的通行證,而高尚只能成為高尚者的墓志銘。
如此急功近利,不擇手段的英雄觀對於當今工具理性膨脹,人文精神衰微的現實社會來說,到底是會純化我們的道德,還是會泯滅我們的良知,不是一目了然嗎?」
這一連串的反問,讓正方的四人坐立不安,孫強更是連忙拿起筆,再次的修改起自己剛剛擬定好的結辯陳詞。
「以成敗論英雄,看得見英雄的功業,看不見英雄的氣節;看得見英雄的意氣風發,看不見英雄的愴然失意;看得見功成名就的正劇英雄,卻看不見壯志未酬的悲劇英雄。
今天,我們呼喚英雄,是因為英雄身上寄託了我們崇高的情感!
今天我們景仰英雄,是因為英雄身上凝聚著我們超越平庸的理想。
當我們面對著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瑰麗景象時,會深深地為大自然雄渾的氣勢所感動。同樣,當我們面對著悲歌慷慨,壯懷激烈的英雄事迹時,又會被英雄身上那種超越成敗的恢弘氣度所折服。」
姜豐不緊不慢卻又緩步高升的語氣陳述著自己的辯詞,這讓在電視機前觀摩的康光軍與徐強隱約間看到了朱銓的影子。
「老康,你說,這是不是在底下,朱銓臨時培訓這個女學生的成果?」
徐強眯著眼,眼睛一直盯著電視機,沒有挪開。
「不好說,不過依據這女生以往的表現來看,確實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康光軍也是關注這個比賽的,對姜豐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
「不管怎麼樣,朱銓剛剛的辯論表現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很可能會代表我們國家的大學生去參加今年的辯論賽吶!」
徐強心裏面很是驚喜,自家的員工能夠在入職前獲得這樣的榮譽,無疑是會對節目的收視率提高有幫助的。
「看吧,下午還有一場,勝利的隊伍與另外一隻隊伍再辯論,最後才能看誰能代表!」
康光軍淡淡道。
此時,姜豐已經將結辯陳詞說到了最後幾句:「古往今來,英雄之氣於天地之間馳騁,在不同的境遇中演化出無窮的故事,或慷慨激昂,或悲壯雄渾,然而不變的是英雄身上那種超越成敗的傑出的才能與品質,非凡的膽略與豪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而當是非成敗轉頭成空,最終留下的,是一段激昂與天地之間,不能為成敗所論的英雄氣概。謝謝。」
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而此刻,孫強還在奮筆疾書著,額頭上冒出的汗珠代表著他現在內心的極度緊張。
怎麼辦?
對方的套子已經是給自己下了,踩或者不踩,套子就在那裡,不消不失。
是沒有辦法迴避的!
現在的孫強就像是帶著腳鏈跳舞,還不能碰到周圍的障礙物,難度極大,幾乎沒有翻天逆轉的可能!
但孫強知道現在無力回天,但依舊想著要戰勝對方,因為從骨子裡他就不是個認輸的人。
只聽孫強起身開口道:「對方四辯果然妙語連珠,在下佩服佩服。不過佩服歸佩服,錯誤還是要指出的。俗語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犢不怕虎」,因為他們體現的正是一種追求成功的價值取向.……」
「.……以成敗論英雄,已經不止是衡量英雄那麼簡單,時至今日,它更是一種價值觀。請問以成敗論英雄,是否鼓勵成功?如果是的話,這種價值取向是不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若是需要的話,那為什麼不可取呢?……」
孫強現在的話基本上都是將剛剛自由辯論是的發言再複述一遍,略微有些沉悶,聽得觀眾們是搖搖欲墜、昏昏欲睡。
「.……新的時代,賦予了成敗新的內涵,新的世紀給予了英雄新的使命,只有追求成功的英雄,才是一個時代的強者,只有藐視失敗的英雄,才是一個民族的脊樑。謝謝。」
這就導致了最後上的價值也是乏善可陳,沒有共情的感染力。
當孫強坐下時,遠在國視大褲衩樓的康光軍似是自言自語,又是告訴徐強,道:「朱銓他們反方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