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臨危受命
之前也許是沒張開吧,畢竟只有十五六歲,有的女子十幾歲清麗可人,可有的卻正處在相貌的尷尬期。
原先看著只是中人之姿的耿顯,卻出落得亭亭玉立,如一朵高貴典雅的風中百合。
不由得目光一亮,笑著問道,「最近都在做些什麼?」
「回陛下,妾每日除了照顧阿維,就是讀書練字,侍弄花草,或者來太后這邊坐一坐。」
她氣度雍容,看得出來過得很充實,並沒有因為劉志冷落便怨天尤人。
「你平常都讀些什麼書?」
如果換成其他的後宮美人,遇到這個問題,肯定會說一些比較高大上的書籍,以此來抬高身價。
可耿顯卻很隨意地回答,「大多都是些在集市上搜羅的雜書,千奇百怪什麼都有,就是圖個開心,看來打發時間而已。」
這態度倒是很像後世的網路書蟲,劉志會心一笑。
「其實朕也喜歡看雜書,奈何沒有時間,哪天閑了你借我一本看看。」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看書領現金紅包!
「好啊,陛下喜歡什麼樣的?」
耿顯很自然地與他聊天,這關係看著倒像是朋友的感覺,並沒有很親密。
「也沒有特別喜歡的,地理志怪,音律遊記,只要有趣的就可以。」
見兩人相談甚歡,郾太后還貼心地將小劉維給帶到一邊玩去了。
作為皇長子的生身之母,耿顯多年來都沒什麼寵愛,郾太后一直都比較憐惜她,也希望她能過得好一些。
按照當日劉志制定的規矩,五年一選秀,今年正好到了該遴選良家子的年份。
只是由於天下大旱,又瘟疫連綿,朝廷上下都愁雲慘霧的,因此誰也沒有提起。
不過再遲,明年也會提上日程,若在此之前,耿顯還不能獲得聖寵,等那些新人進了宮,恐怕就更沒有機會了。
其實劉志自己倒並不著急,選不選妃的也就這麼回事,如今自己身邊連皇后在內,也有九名女子,對於皇帝來說,不算多。
但他卻覺得夠了,至少暫時不想往後宮填充太多的女人。
一來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朝堂上,能分給後宮的時間本就不多,還要分成許多份,那就更少了。
二來他已經深刻地體會到,天子無家事,後宮的每一次變化,都會直接關係到朝廷的權力結構。
如今的朝廷,不宜加入大量的外戚,於他於國都會很不利。
何況他之前選妃還有個原因,那就是擔心沒有繼承人,如今已經有了兩位皇子,自然沒那麼在意了。
當初他對耿顯也不是沒好感,只是更喜歡田覓一些,後來耿顯生了皇子,他又照顧到皇后的情緒。
再說了,耿氏是世家,也有些底蘊,劉維將來肯定有機會角逐太子之位,他不想培養出又一個權勢滔天的外戚世家出來。
因此也有些刻意的疏遠她,沒想到她倒是安之若素,寵辱不驚,這一點殊為難得。
當晚,劉志順理成章去了耿妃的承光殿,兩人聊了會兒天,言談間十分輕鬆愜意。
這一晚魚水和諧,頗有些久別勝新婚的意味。
第二日劉志精神煥發地去中德殿,半路上遠遠望見淑妃的迎春殿,心下不由有些憐惜,便派人賞賜了些明珠寶器,以示安慰。
今日不是常規的上朝日,臣子們除了有特別的事情,需要求見皇帝之外,一般都在自己的部門處理公務。
劉志昨日心情鬱悶,因此堆積了不少奏章,此時只得加快速度,免得案頭堆積如山。
這些日子,大部分的奏章都與疫情有關,劉志重點看了揚州和豫州的奏報。
看樣子疫情還在向外擴散,並沒有遏制住,劉志也知道應該沒那麼快。
畢竟瘟疫的傳播有些特定的規律,從潛伏到爆發,再到高速擴散期,最後才漸漸衰弱下去,直至偃旗息鼓,繼續潛伏下來,等待合適的機會進行下一波的井噴。
若是按照從前的經驗,小規模爆發差不多要五個月左右才能壓下去,而中等規模的要一年半左右。
遇到大規模的瘟疫,很可能要花費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將他徹底壓制住。
看這勢頭,很有可能就是屬於大規模的爆發,何況此次還發生了病毒變異。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變種后的瘟疫會比之前的傳染性更強。
但新的病毒死亡率更高,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比之前的自然死亡率,起碼要高一成。
打破了原先對半分的死亡率。
這是個十分危險的信號,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病毒若是再次發生變異,有可能會變得失控。
大漢的醫學在他的極力倡導之下,雖然進步神速,但由於基礎過於薄弱,要想對付來勢洶洶的瘟疫,還是很難。
他只能寄希望於新的隔離政策和消毒方式,能夠有效的減少病毒傳播,從而提前結束這次瘟疫。
在他心裡,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將一場大瘟疫,控制到小瘟疫的規模,他就心滿意足了。
但算算日子,從最初發現蛛絲馬跡,到現在也才過去了兩個多月,正處在高潮階段。
所以雖然明面上疫情還在擴散,劉志卻並不慌,到底抗疫成效如何,還要看從第四個月開始,瘟疫會不會衰減。
由於陳蕃就地罷免了好些救災不利的官員,官銜最高的是兩名縣令,雖然作為州牧,又是特殊時期,他有權任免屬下的所有官員。
但事後卻必須要詳細上報給吏部和皇帝,由吏部查驗後補齊罷免文書,現在的縣令只是暫代,朝廷也需要任命新的官員。
不過一些普通的小吏,陳蕃都是直接提拔了一批人上來,只需要給朝廷報備一聲就行了。
陳蕃行事膽大心細,不願意落人話柄,揚州的御史也將調查情況上報了,與他所說一般無二。
至於各批物資的分發,他也吩咐屬下做了詳細的記錄,前面兩批已經用完了的,他查驗過賬目之後,迅速給戶部遞交了上來。
如今正在分發的是朝廷派過來的那一批,而京師正在準備運過去的這些,都是劉志自掏腰包採購的。
將來帳目也是直接呈給他,不需要再通過戶部核算檢驗了。
劉志隨便翻了翻賬本,陳蕃的帳目很清晰,條理分明,用的他下發倡導的圖文對比規格。
在賬目上,為了方便記錄,劉志引進了阿拉伯數字,說是從天竺傳過來的。
雖然真正的數字是在七世紀時才由古印度人發明出來,但後來卻是被阿拉伯帝國傳遍世界,所以人們誤以為是古阿拉伯人創造出來的。
現在,劉志也算是為他們正了名,還他們一個公道。
目前為止,阿拉伯數字還僅僅用於記賬,沒有在整個算學領域推廣開來,不過他相信,再過一些年,大漢人民就體會到其中的方便,會慢慢全面接受的。
陳蕃的賬目他倒是很放心,乾乾淨淨,沒什麼可詬病的地方,九江郡雖然是今年疫情的發源地。
但有竇雲和陳蕃親自坐鎮,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慢慢地有好消息傳來,如今他比較擔心的反而是豫州泗水郡。
最開始豫州並沒有對此引起重視,也沒有一個影響力足夠的大醫師統一指揮。
所以百姓們沒什麼防範意識,而根據經驗,傷寒瘟疫的潛伏期,長達四到十五天,偶爾還有二十幾天,甚至是三四十天的極端個例。
因此泗水郡到底已經有多少人染病了,根本無從得知,直到竇雲後來派了自己的得意門生荀倫過去,情況才開始轉變。
但由於之前的行動不利,雖然目前看來似乎比九江郡情況要輕鬆一點,可到底有多少潛伏期病人,還很難講。
豫州牧鞏岳是個老成守舊的世家官僚,做事雖然穩重,卻缺乏魄力。
泗水郡太守方廣更是個庸庸碌碌之人,在劉志三令五申嚴格防疫的情況下,還是平白耽誤了最佳時機。
就這樣他還把所有的過錯推給了九江郡這邊,急急忙忙上了一道奏章,為自己推卸責任。
劉志隨便看了兩眼,便冷哼一聲,扔到了一邊。
龍麟衛密探早已將那邊的真實情況,一字不漏地給他呈報了上來,看來若想趕快扼制住疫情,就只能儘快換一個太守了。
自己手下的能臣不多,基本上都安在合適的位置上了,一時之間還真想不到什麼人。
想了想,便讓人招來秘書省大學士尹頌相商,臨陣更換泗水郡太守,與更換縣令完全就是兩碼事情。
畢竟太守是一郡之主,朝廷從二品的大員,已經算是國之棟樑了,每一位都至關重要,牽一髮而動全身。
所以,郡太守的任免,劉志不能私自做決定,否則會引起朝堂上的動蕩。
尹頌博聞強記,對朝廷人事十分熟悉,許多六七品的官員他都能說出來,何況還是個從二品的郡太守。
劉志將方廣的奏章,還有龍麟衛的奏報,以及陳蕃的部分奏疏,都拿給他先過目了一遍。
尹頌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沉思良久,這才慎重地說道。
「方廣其人清廉正直,性格古板,但做事能力不足,不知變通,此次抗疫的確有失職之處。
但念在其不失為一名廉吏,且此事之前並無經驗可借鑒,還請陛下網開一面,最多只是降職處置。
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雖然抗疫失敗,冤枉送了許多人的性命,但就像尹頌所說的一樣,他突然改了防疫規則,確實有很多人手足無措。
方廣也真是無心之過,只是其能力確實有限,他是當年梁太後任命的太守,其後的吏治整頓時期,並沒有查出貪腐之類的過錯。
劉志接手朝廷之後,雖然做了許多改革,但仍然無法撼動從前的官僚階層,大部分都是之前順帝時期的官員。
當然也與劉志培養起來的人太少,而且許多人還資歷不夠有關,無法取代這麼多的舊人。
而且方廣也是官宦世家出身,其家族勢力不容小覷,所以尹頌再三考慮之後,才做出如此提議。
劉志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在官員任免上,哪怕他是皇帝,也不可能隨心所欲。
於是點點頭,「可以。」
他們二人認定了,下次朝會基本上走個過場就行,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
罷免了方廣,新的難題又擺在了眼前,到底派誰去接手泗水郡這個亂攤子呢。
要知道,臨危受命力挽狂瀾,說起來容易,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而且,恐怕也有很多人不願意去,明知道是個火坑,誰願意眼睜睜的往裡跳啊。
這種情況下,若是疫情控制不住,自己豈不是白白背鍋嗎?
而且就算是最後僥倖控制住了,前面死掉的人太多,大不了也只能落個無功無過的局面。
兩人把大漢的中層官員扒拉了個遍,最後不約而同地落到了同一個人身上,泰山郡太守陳寔。
陳寔是第一次科舉考試的魁首,當年也曾插花遊街,盡享無限風光,後來他卻自請外放,劉志很看好他,將他派去泰山郡做了個縣令。
彼時泰山郡剛剛遭遇過規模宏大的匪災,情況一片混亂,而他所去的縣,更是匪首公孫舉的老巢,幾乎已經被糟蹋成一片廢墟。
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沒人願意去那裡赴任,但陳寔卻二話不說地連夜上路去了。
此後他在泰山郡的表現十分亮眼,配合當時的太守李膺,兩人將戰亂后一片焦土的泰山郡,建設得有聲有色。
而且陳寔更是第一個進行土地改革的縣令,早在劉志頒發土地政策之前,他就完成了土地的重新丈量和分配。
而且還完成得十分圓滿,讓全國各地都刮目相看。
後來朝廷將他和李膺通報表彰,並擢升李膺為青州牧,陳寔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泰山郡太守。
可以說,陳寔在整個大漢都是個傳奇,他是真正的貧家子弟,沒有一絲一毫的背景,完全靠著個人的努力,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上。
陳寔的辦事能力也是有目共睹,這幾年來,他把泰山郡建設得十分繁榮昌盛。
與當年殘破不堪的情景,早已判若兩地,完全找不到兵災之後的痕迹的。
只是,將他平調入泗水郡,確實有些不太公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