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凡脫> 第六章 祭祖大典(上)

第六章 祭祖大典(上)

  是夜,無風,星光被烏雲遮蓋,只有月亮偶在雲層間隙灑下點點月輝。

  集市恢復了寧靜,偶有攤位前還有點點燭火,那是攤主在打包貨物。

  於凡靜悄悄地往東北角柵欄旁摸去,不時停下來回頭四顧。如果有人看到這場景,八成要把他當成偷兒。

  看看月亮的位置,現在估摸著是子時三刻了,整個集市都被黑夜所籠罩。

  於凡已經在柵欄邊等了一個多時辰,方玉靈還是沒有出現。

  於凡猶豫著,不知道要不要繼續等下去。不確定小夥伴還能不能過來,也許他們正在東躲西藏,不便現身。

  再等一刻鐘吧,於凡低著頭,用腳踢地面上的碎石子想著。

  緊了緊身子,於凡被凍醒了。發現自己不知何時靠著柵欄睡著了。四周還是一片漆黑,靜悄悄地沒有一絲聲音。

  看來是不會來了,於凡打量了柵欄周邊,沒有看到小夥伴的身影。

  爬起來,活動一下酸痛的脖子,於凡心裡空落落的,準備回到於家村的攤位。

  正要走的時候,發現不遠處的柵欄邊有一個白色的小包袱。於凡有點疑惑地走過去,又抬眼在四周搜尋,除了黑夜,別無他人。

  把包袱拿在手上,掂了掂,有點沉。裡面好像是一些瓶瓶罐罐,還有衣物一般的東西。

  借著從雲層飄出來的一點月光,於凡打開包袱,裡面有三個瓷瓶,一封信和一條手絹。

  嗯,手絹?

  於凡沒有多想,拿出信直接拆開,但是太黑了,根本看不清楚。

  把包袱收攏起來,於凡直接往於家村攤位那邊小跑過去。

  信是常用的竹籤紙,展開信紙,只見上面用娟秀小楷寫著:

  於凡,見字如面。不能前來赴約,深表歉意。

  我現在很安全,阿爹已經聯繫好水路商船載著我們去都城。

  以後,有緣再見。

  走的太匆忙,沒有東西相贈。

  三個瓷瓶里,一瓶是我們方家祖傳的金瘡葯,有什麼跌打損傷,片刻就可以止血。

  一瓶是生肌丸,配合金瘡葯使用,不管內傷還是外傷,很快就可以恢復。

  綠色瓶子里是我們戲班子專用的解毒丹,尤其對迷煙、迷香導致的昏迷有奇效,你可以留在身上防身之用。

  就著攤位上的燭火,於凡看著信陣陣出神。 ……

  三日後,郡城解除了戒嚴,緊閉的城門也打開了。

  這次,於家村的毛皮都售罄,血玉擺件也賣得七七八八。賺來的銀子,被十八叔他們買了幾大車的物資。

  城門一開,十八叔就張羅大家抓緊時間收拾往回趕。這一次在郡城多耽擱了一天,路上就得加快腳程。

  好在一路無波折。大家休息閑聊的時候都離不開郡城殺人的事情。兇手最終還是沒有抓到,被抓的那些戲班子的人也被放了出來。但是,沒收的物件卻被扣下了。

  於凡豎著耳朵偷聽,心裡盤算著:這會,方玉靈他們應該已經安全出海了。沒想到,剛剛認識,大家還沒有熟絡,就要分隔天涯。

  摸了摸懷裡的三個小瓷瓶,於凡心裡有種淡淡的說不出的滋味。

  不過,小孩子天生忘得快。隨著距離於家村越來越近,一顆心早就撲騰著往村裡飛。

  當肉眼能夠看到村口那株參天的大柳樹,於凡就蹦蹦跳跳的脫離車隊往村口跑去。

  村長已經在村口等候多時,算算日子,車隊應該就是這兩天回來。

  氣血開始衰敗的村長,手搭涼棚的往村外馬路眺望。很快就看到一個小黑影,從一個小黑點逐漸放大,朝著村子飛奔過來。

  於凡跑到柳樹下,就看到村長在村口張望,連忙撲到村長懷抱里。

  一瞬間,於凡感覺到一種歸家的踏實。外面如何精彩,也沒有家才能給人的安穩感覺。

  於家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安詳。

  一部分人每天進仙落峰去打獵,打到的獵物,血肉分給村裡家家戶戶,毛皮則集中起來在村裡的曬場進行晾曬。

  一部分人則每天去落鳳坡的礦洞挖血玉,一車一車的血玉被拉回村裡集中起來。

  品質好的,個頭大的血玉都被挑揀出來作為貢品集中存放,一些質量稍差的,則由村裡的匠人進行打磨雕琢,製成擺件由車隊下一次進城時售賣。

  於凡從郡城回來后,彷彿忘了在郡城發生的事和遇到的小夥伴。

  每天上午,跟著村裡同齡的孩子一起在村裡練武場練拳,下午則在書塾讀書習字。傍晚,就跟著小夥伴們繞著村前村后撒丫子跑,或者下河洗澡摸魚。

  於家村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會一點拳腳功夫。習練得正是於家村一輩輩流傳下來的於家拳。

  於家拳總共有十九式,前面九式很容易學,村裡大部分人都會打。後面的十式拳法就有點高深難學,招式變化多,出圈角度刁鑽。

  村裡,也只有三叔學到了十五式拳法。

  三叔也是於凡他們的拳師,每天負責教村裡適齡孩子打拳。三叔是出了名的嚴厲,對誰都要求嚴苛。一旦練拳失誤,輕則站馬步一個時辰,重則被其他學拳的孩子當做人肉靶子。

  對了,三叔跟十八叔一樣,也是十五年前參加祭祖而沒有消失的孩子。 ……

  未知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敬畏。因為不知道等待你的終將是什麼結果。

  儘管,於凡很排斥參加祭祖。但是,隨著日子的逐步臨近,於家村三年一次的祭祖活動終是逐漸來臨。

  這段時間,村長是最忙碌的,一邊指揮大家把整個村子掃灑乾淨,一邊指揮十八叔他們把購買回來的香燭紙錢、紅綢綠緞拿出來提前擺在通往祠堂的路上。

  村口的大柳樹也被掛滿五顏六色的綢緞,還擺上了簡易的香爐燭台和瓜果貢品。

  村裡所有年滿9歲的孩子都被集中起來,由村裡書塾先生教導祭祖禮儀。

  於家村的祭祖儀式很是繁瑣,細節眾多。因為都是半大的孩子,正是調皮搗蛋的年齡,先生教了一遍又一遍,但是還是錯漏百出,惹得先生吹鬍子瞪眼。

  於凡也在這群孩子里,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嘻嘻哈哈,他總是愁眉不展,心事重重的樣子。

  一想到那些消失的孩子再也沒有出現過,於凡打心裡冒起一股寒氣,對自己的命運升起一種不能掌控的無力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