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之北宋首富> 第一百四十回 各方勢力

第一百四十回 各方勢力

  煙老五躲在桌子底下,繼續道:「我不滾,誰讓我姓煙,生在煙家,死也在煙家,我為煙家傳續香火,生的孩子代代姓煙,都管您叫老祖,可您寶貝孫女將來生的孩子,可是姓李,叫您外祖的,熟遠熟近,您老心裡要有數啊。」

  煙老爺子拿這個不成材的小兒子沒有辦法,好歹也三十多奔四十歲的人了,卻依舊撒潑打滾耍無賴,真讓下人拖出去打一頓,倒也拉不下臉來,這一點,老爺子卻不如自己的大兒子那般鐵面無私。

  而煙老二也只能口頭上呵斥一下,動真格的就不靈了,他倒不是心疼五弟,是怕自己把五弟打了,老爺子也跟著難受,所以此時也只能是一邊勸爹不要生氣,一邊瞪著五弟,半天也說不出實質性的東西來。

  煙老四心無旁騖,奮筆疾書,根據眼前的情景寫下一首打油詩:

  齊聚八椽廳,是非難理清,小兒桌下躲,老子氣不輕,神經,神經。

  「爺爺,各位長輩,夢兒知道五叔的意思,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但夢兒也把話說清楚,若他不同意,我也不會留在煙家,因為……我……」

  煙九娘聲音雖然不大,卻猶如重磅炸彈一般,轟炸著八椽廳每個人的心。

  一群長輩逼的晚輩說出這般羞恥的話來,也著實有點難為情,但煙老五渾人說出來的渾話,也實實在在有些道理。

  其實李彥的事迹,他們早就知曉了的,在煙九娘還未回京之時,八椽廳里就討論過這件事,最後的結果,也是唯一能破解的辦法就是——上門姑爺。

  但,在古代,倒插門可是一件極具恥辱的事情,秦朝時期送死的排頭兵一般是倆種人,一個是犯人,另一個便是倒插門的男人。

  宋朝雖然沒有秦朝那麼誇張,但地位也是極其低下的,哪怕貴為駙馬,也免不了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鬱鬱而終的大有人在。

  所以,煙九娘在賭,賭自己在李彥心裡的地位,也賭在煙家的地位,她心裡也拿出一桿秤,量一量到底該近哪一邊。

  煙老爺子重重的打個嗨聲,對煙九娘張張嘴,但終究還是沒有說出口。

  正如老爺子自己說的,他身為一家之主,絕不會偏向某個人,心裡縱然對孫女有千萬分不舍,但也絕不能因為一時糊塗,使煙家幾輩人創下的基業歸於旁姓。

  老頭子在二兒子的攙扶下,走出八椽廳,也就等於宣判了結果。

  煙老五嘴角上揚,從桌子下爬出來,翹著二郎腿,哼起小曲,一副勝利者姿態。

  煙九娘點手喚來王大郎,道:「去陽谷縣,告訴李彥,若不當上門姑爺……」說到一半,喉嚨有些哽咽,頓了下,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繼續道:「世上再無煙九娘。」

  「姑奶奶……」王大郎年齡雖然不大,但也屬於煙家老奴了,從小便與煙七一同長大,最是了解族裡的勾心鬥角,有些事情上,甚至要超過身為局內人的主家,此時不免替煙九娘有些抱不平。

  煙九娘擺手打斷他的話,道:「這般說就好,我相信李郎能懂。」

  一句李郎,道出很多意思。

  王大郎應了聲,便要走。

  「等等。」煙老五喊道:「王大啊,別急啊。」

  「五叔還想怎樣!」煙九娘鳳眉倒豎,不滿道。

  煙老五不由得打個寒顫,氣勢上也弱下很多,辯解道:

  「倒插門,那是得改姓的,但是呢,念在咱們煙家有香火,不需要他入祠填缺,所以,五叔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就讓他改個名吧。」

  聽完,煙九娘氣笑了,終於,倆行屈辱的淚水從美眸中滑落。

  「夢兒丫頭,你可休要這樣,五叔可沒強迫你,有四哥給我作證,就是告到老爺子那裡,我也不怕。」

  煙九娘在煙家人的心裡一向是才高行潔,猶如煙家的女神一般,尤其煙老大活著的時候,煙九娘儼然就是繼老爺子之後說話最有分量的人,從小到大,還從未看到侄女哭過,不由得慌了神。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煙老四見事情要鬧大,急忙捲起桌子上的「新作」,口中吟唱著自以為清高的詩,不動聲色的溜了。

  煙老五喊了幾聲,見四哥全然不理,心虛道:「夢兒丫頭啊,不願就算了,五叔只是提個建議,你哭個哪門勁的。」

  煙九娘拭去眼角的淚水,恢復常態道:「五叔的建議甚好,告訴李彥,我煙九娘給他改名,若在煙府,便叫李邦彥。」

  說罷,對五叔禮貌的施一家禮,轉身離去……

  至此,發生在八椽廳里有關李彥的一場大戲,就此落幕。

  而同樣在京西一處闊氣的宅院里,氣派的書房中,有一老一少倆個衣飾雍容的人,秉燭夜談。

  其中一人便是在睿思殿伺候宋徽宗的「隱相」梁師成,而另一個乃身居少宰之職的王輔。

  按理說,少宰的品階僅次於宰相,算的上位高權重了,但卻對閹人梁師成極其恭敬,言語間流露出來尊重,猶如孝子一般,事實上,王輔為了陞官,還真對梁師成叫過乾爹。

  「這樣都沒有治罪童貫老兒,難道聖上糊塗了不成?」王輔恨道。

  梁師成若有所思道:「此事並沒有那麼簡單,官家精明的很,如今朝堂渾濁雜亂,派系難分,想來官家是打算找一個底細乾淨,行為莽撞的人,打破眼前的局勢,那童貫老兒能豁免無罪,還得感謝那李……」

  話說一半,聽到屏風響動,梁師成警惕道:「誰!」

  腳步聲響,從屏風後面裊裊婷婷走出一名女子,奴僕打扮,眉目清秀,手托茶盤,恭敬道:「奴婢是給二位大人奉茶的。」

  王輔鄒眉道:「怎麼是你?蓮兒去哪了?」

  那婢女低著頭,道:「回大人,蓮兒姐姐吃壞肚子,身體不適,所以讓奴婢替她當差。」

  「把茶盤放下,出去吧,記住,下次不許私進書房!」王輔呵斥道。

  婢女應了聲,走上前,將茶盤置於桌上,還未轉身,突然,被重重的搧了個巴掌。

  啪!

  那婢女被搧的七葷八素,捂著紅腫的臉,眼淚登時便掉下了來,委屈的看著梁師成。

  「滾下去吧!」梁師成掏出手帕,嫌棄的擦著手,惡狠狠罵道。

  王輔使個眼色,婢女啜泣著跑出書房。

  而後,安慰道:「乾爹,一個小丫鬟,不值得動氣。」

  梁師成冷哼一聲,將手帕扔在地上,抿了一口茶水,道:

  「羅竹有本事啊,皇城司的察子遍布各個官員府邸,你切莫掉以輕心。剛才雜家看到她的雙手比常人粗糙,所以才有意試探一下。」

  王輔心裡一緊,下意識轉回頭看向房門處,他也瞧著此女子陌生的緊,應該進府時日不多。

  「怎麼了?」梁師成發覺異樣,疑問道。

  「沒事,乾爹放心,這丫頭來府有些年頭了,一直做粗活,最近才提拔到內宅做事,應該可靠。」

  王輔不敢說實話,怕被老太監訓斥,而且剛才有留意到,那丫鬟模樣倒是挺清秀的,如果還沒「享用」就死了,不免有些可惜,所以故意隱瞞實情。

  梁師成沒有繼續懷疑,喃喃道:「有一件事雜家一直想不通,那羅竹身為皇城司提舉,不歸三衙管理,可直達天廳,素來不參與黨派之爭,卻也為那姓李的小子上了一本奏摺,著實讓人費解。」

  王輔沉思一下,驚詫道:「這小子到底有什麼本事,人還未到京都,卻能引起何方勢力的關注,蔡京遞摺子,是因為童貫那廝,倒也合乎情理,淑妃娘娘是因為煙家,也還說的過去,那羅竹又是因為什麼?」

  一時間,廳堂里變的寂靜無聲,二人皆陷入沉默。

  突然,梁師成眼睛一亮,道:「畫,那副畫。」

  「什麼畫?」

  「睿思殿西暖閣掛著一副李彥和他家人的畫,此畫出自翰林院畫師之手,但並非畫師臆想出來的,也就是說,官家身邊的人早就與李彥有過接觸,此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雜家猜測,定是羅竹手下的察子。」梁師成眯著眼睛分析道。

  「這個好辦,我與翰林院的畫師頗有些交情,問出那個口述之人倒也不是難事,只是,有什麼用呢?」

  梁師成用食指敲著桌子,沉思好久,道:「此人來京,必定會給官場帶來變革,多知道一些內情,終究不是壞事。既然都向其示好,我們也不能特立獨行,做個套,先賣個人情。」

  「乾爹的意思是?」王輔問道。

  「在來京的路上做手腳吧。」

  梁師成扶著桌子站起,正了正衣襟,邁步向屋內走去。王輔緊跟其後,繞過幾個書架,牆上豁然出現一道暗門。

  伸手在暗門上敲了幾下,一名小廝開門走了出來,而後攙扶著梁師成走入暗道。

  王輔躬身作揖,直至聽不見一絲聲響,才關上暗門,拉上一層布簾,有用書架遮擋個嚴實,才拍拍手,自言自語道:

  「李彥……賣人情……哼哼,這麼有本事,去給閻王爺做官吧。」

  臉上露出一抹陰狠之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