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穿越從牛開始> 第二十章 來自老師的饋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來自老師的饋贈

  天微亮,清風拂過窗外的樹葉嘩嘩作響。

  心裡惦記著幾位大儒的承諾,王振夜裡翻來覆去,只睡了三個時辰。頂著一副黑眼圈起了床來,用豬鬃做的牙刷格外堅硬,向來愛乾淨的他經過幾個月的不刷牙不洗澡,終於連自己也受不了了。

  「啊~tui」,一口帶血泡沫吐了出來。

  洗了一把冷水臉,穿好儒服,束上腰帶,興沖沖的往北苑趕去。

  「老師,學生來了」,王振興奮的喊道。就要開始學習養氣了,以後也能像齊大儒一樣,言出法隨,一句話百鬼退避,小心臟砰砰直跳。

  北苑所有房門都緊緊關閉著,「看來是來早了」,王振抬頭看了看天。

  確實,日漸炎熱,已經進入夏季,天亮的時間比春秋早一個時辰。

  又等了半個時辰,才有學生陸陸續續的走出宿舍,在書院中找了個安靜的角落低聲朗讀著典籍,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晚起的都是老鳥了,腹里已經裝滿了蟲子。

  又是半個時辰的等待,終於從房間里傳來了動靜。

  沒錯,蘇子望神遊歸來,告別夢境,步履闌珊的走了出來,衣衫不整,頭髮蓬鬆。當看到門口坐著的王振時,如同受到驚嚇,轉身回到房間關上門來,再出來時已是一身整潔的青色儒服,頭戴青冠,面色嚴肅,頗有威嚴。

  王振看到這一幕,笑聲到了喉嚨又咽了回去。

  「老師,早!」

  「嗯,十三,跟為師進來」,蘇子望領著王振來到書房,從書案上取了一份手札,在手中來回婆娑。

  「拿去,好好研讀」,似乎是狠下決心才將手札交到王振手裡。

  王振接過手札,翻開頁面,見得:「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

  從北苑出來,穿過蛇形走廊,來到東苑。

  徐奉年大儒已早早搬了個椅子在院中等待著,手中拿著一部典籍閱讀,時不時搖頭晃腦,看的是津津有味。

  「老師,早!」王振上前恭敬的行上一禮。

  「嗯,十三來啦,想必子望那裡你已經去過了吧」。

  「是的老師,正是從北苑而來」。

  徐大儒放下手中典籍,從懷中取出一卷手札,正是那望氣之術。

  「世間萬物皆有氣機,可望之。辨方位、驅吉凶、分風水,判鬼魅。此術由浩然正氣衍生而來,故需將浩然之氣研習要深處,具體要領,你還需自我感悟,若有不懂,可來問我」。

  徐大儒說完便不再開口,將手札交給王振,重新拿起典籍,觀看起來。

  「學生告辭」。拿到手札,再次行上一禮,退出東苑。

  ……

  穿越樓閣,來到西苑。

  只見得一褐色儒袍老者,手持毛筆,在一個小冊子上寫著東西,神情專註。正是那西苑鎮國大儒百里公覆。

  王振見此,也不打擾,安靜的站在一旁。

  這一站就是一個時辰,直到百里公覆停下筆來,才發現旁邊有人。

  「老師,早!」見百里大儒空閑下來,眼光想自己看來,王振立即作揖行禮。

  「嗯,來啦。」百里公覆放下手中毛筆,轉身從書架上取下一冊手札。

  「聖人有言,大道三千,儒為其一。我儒家一道,不修肉身之力,然以浩然之氣滋養,儒術加持之下,也可有刀槍不入之效。」百里公覆向王振講解著儒術,神采飛揚。

  「浩然之氣達到高深境界,言出法隨,可將儒術拓印於紙上,修為不足者可以浩然之氣燃之,可輔,可攻伐」。

  「拿去,以後免不了外出歷練,可做保命之物」。百里公覆將手札遞出。

  王振走上前去,雙手接過手札,行了一禮。

  「去吧」,說完又拿起毛筆開始書寫起來。

  ……

  巳正一刻,書院大門外。

  四名轎夫抬著一棗紅色轎子,後面跟隨幾名帶刀侍衛,來到書院門口,停下轎來。

  一蟒袍太監走下轎來,站在書院門口,右手執一浮塵,左手執聖旨。

  「蘇林書院院長李裕接旨」,太監扯著公鴨嗓子吼了一句。

  立刻有書院儒生進去通傳,不一會兒,院長李裕及幾位大儒都來到了大門處。

  「咳咳」,見人已到,太監清了清嗓子,「李裕接旨」。

  院長李裕和幾位大儒拱手,微微彎腰,卻不下跪,蟒袍太監似乎知道會這樣,看了一眼,開始念起聖旨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豫州裴慶、威遠、懷錄三鎮百姓數十萬人遭屠戮一空,苗疆黑巫牽扯此案,令蘇林書院選一大儒,三日後赴豫州徹查此事,不得有誤,欽此。」

  「李院長,接旨吧」。

  「李裕接旨」,李裕與幾位大儒皆是眉頭緊鎖,聯想到齊雲晧的出獄,看來這是夏昭帝早就計劃好了的。雖然不情願,但夏昭帝已經釋放齊雲晧,給了書院面子,伸手不打笑臉人,也只能接下聖旨。

  「雜家就不多留了,諸位,告辭。」蟒袍太監回到轎中,轎夫抬起轎子往皇城方向走去。

  ……

  書院,博遠閣。

  「豫州數十萬軍民被屠戮一空,此行怕是困難重重,不然也不會找到書院。」院長李長隆開口說道。

  「苗疆黑巫一脈向來行事不計後果,心狠手辣,此番造下這無邊殺孽,老夫理當前去正一正那天地之氣。」百里公覆戟指怒目,恨不得馬上趕往豫州。

  看到百里公覆已經開口,其他幾人也不做爭奪。

  「此事不急,皇帝說是三日後才出發,這幾天可以好好休養一番,到豫州路途遙遠,還需帶上幾名學子隨行」,李長隆眉頭不展,書院已多年不再參與國事,此番再次涉足,卻不知會不會再陷泥潭。

  「王十三雖剛進書院,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又有一手好的廚藝,公覆可帶上,以防在豫州水土不服」,齊大儒開口說道。

  「另外還需挑選幾人,不如在儒生中挑選三人,修身齊家大儒中挑選兩人,這樣在苗疆一帶縱使是那巫祖,也休想完好無損離開」。

  「善」。

  「大善」。

  ……

  此時的王振已回到南苑,手裡拿著從蘇子望那裡拿來的養氣手札,仔細研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