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是你……
青衣人遙遙一扯,竟是將銀大俠剛剛沒入黑暗的身形拉出了裂縫空間。
天漢大帝目瞪口呆。
銀大俠有些茫然的睜開渾濁的雙目,黑暗過後,重見光明,絕地重生的感受浮現心頭。
當看見不遠處凌風而立的劉心明時,這種慶幸立刻化作不可思議。上回劉心明幫他擋了天漢大帝的一記重擊,為他創造了生還的機會,那時候劉心明受到的重創他是清楚的,可以說必死無疑。
誰知今日,他就那麼活生生的站在了自己的面前,更重要的是,他還能夠從天漢大帝手裡救出自己!那是何等手段?何等修為?
「小友……謝謝!」他虛弱的朝劉心明頷了頷首。
天漢大帝在短暫的驚詫過後,眼神微凝,沒有去在意被從空間裂縫中揪出來,油盡燈枯的銀大俠,而是盯視向那周身沒有一絲強大氣息散發,但卻神色淡漠臨立於虛空的劉心明。
「是你.……你沒有死?」劉傳世冷聲開口,不帶感情,絲毫沒有因為劉心明是他的侄孫而帶有半點親愛。
劉心明淡淡說道:「本無生死,生死者,妄想也。」
天漢大帝聽不懂,沉聲道:「既然上回沒把你送到陰曹地府,朕就慷慨一些,再送你一程!」
神劍斬落,一道千丈劍芒激射而出,向著劉心明切割而去。
劉心明身形微閃,輕描淡寫的避開了這一劍,開口道:「你就那麼想得到天下?」
「是又如何?」天漢大帝眼神冷峻,臉色冰寒,又朝著劉心明揮出一劍。
劉心明身影消失,再度避了開去。他身上並沒有任何靈氣波動,但是卻又給人一種返璞歸真之感,他彷彿與虛空宇宙相合,想來到哪個位置,就能立刻來到哪個位置。
所以,他能在感應到銀夫人的至誠祈求后,從天拔國瞬移到天漢大帝面前。
此地彼地,都在心裡,明心真人,想到哪裡,就到哪裡。其實,哪有來去?
你道怎麼著?還不是從心到心,不離自性。
「唉,何苦來哉?只要放下妄想執著,天上天下,乾坤萬法,本就是你的。都是你的身心啊……」劉心明身形出現,嘆息一聲。
「少廢話!有本事的,就與朕正面交鋒!躲來閃去,算什麼英雄!?」眼見劉心明連連避開他兩道迅疾無比的攻勢,天漢大帝心中驚詫,但並沒有失去理智與冷靜,開口說道。
話音剛落,他竟改朝虛弱至極的銀大俠沖了過去,一劍刺出。
劉心明再嘆一聲,身形挪移間,於天漢大帝之前趕到銀大俠的身旁,帶著他避了開去。
劉心明的速度已經不能稱之為速度了,他彷彿是無所不在,無處不在一般,想在哪兒現身,就能在哪兒現身。
劉傳世心中升起一點緊張感,三番試探之下,他覺得眼前青年實在詭異莫測,哪怕其身上一點修為波動都沒有,宛如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可其表現卻讓他罕見的產生了警惕心理,認為眼前之人很可能對他造成威脅。
一時間,劉傳世對於是否要繼續進攻,產生了些許躊躇。
他雖然勇武,但卻絕不是莽夫。冷靜下來后,劉傳世決定要先試探清楚眼前之人的狀況,再決定具體該如何行動。
「你成就了絕世強者?」劉傳世問道,語氣變得和緩了一些。
劉心明搖了搖頭,道:「本無有法,名絕世強者。」
劉傳世深吸口氣,擠出一絲笑容道:「孩子,你年紀輕輕,就這般優秀了得,比朕的幾個兒女要強上百倍。朕奉勸你,與其大逆不道,阻礙朕之徵途,不如棄暗投明,與朕一同攜手,共襄大業,何如?」
劉心明滿不在乎的笑道:「縱然奪得天下,又能如何?不過一時風光,幾朝虛榮,有何可愛?我勸陛下,不若放下神劍,鳴金收兵,結識個二三知己,與之煮茶論道,游山問水,體悟那萬法真相……如此,方為生活,如此,才是享受。」
劉傳世默然不語,良久后沉聲道:「你在教朕做事?你這小輩,有甚資格?」
「某好言相勸,望陛下三思。」
劉傳世的臉板了下來,寒聲道:「黃口小兒,你以為朕真的治不了你么?」
說著,手裡碎塵劍虛空一點,一圈白金色的光環擴散開來,席捲四方,令得一切都彷彿陷入寂靜,似乎連時間都靜止了一般。
接著,劉傳世手中長劍指向劉心明,左手掐訣,將雙指按在劍身之上,長劍璀璨光芒綻放,迸射出一道晶瑩剔透的光束,向著劉心明暴射而去。
劉心明取出青龍劍,此劍伴隨著他修為的喪失,似乎也失去了靈性一般,變得普普通通,無光無華。
但就是這麼一把劍,在揮出的瞬間,卻是使得其軌跡上的虛空出現了一些扭曲波動。下一瞬,碎塵劍迸發的能量光束便受到虛空震蕩的影響,被折射入天空,貼著劉心明的頭髮而過,愣是沒有傷到他。
劉傳世神色一凝,這一下試探,讓他真正明白過來,眼前這個青年真的有與自己正面抗衡的能力!
可這……這怎麼可能呢?自己是最強的絕世強者,還是擁有碎塵神兵的絕世強者!已經達到了這個世界戰力的最高層級,似乎都已經與天齊平了,怎麼還會有一個人能夠與自己對抗?
而且,這人在不久之前,與自己還有著天壤之差……
「不可能!」
劉傳世自語,他不想相信,但事實擺在眼前,又不由得他不信。
深吸了一口氣,劉傳世悠悠道:「劉心明,你與朕本是一家,同樣姓劉,但你卻不肯與寡人同路,掃蕩六合,成那萬古不朽之功,享那世間第一等富貴榮華,而非要來為難於朕,究竟為何啊?」
聲如洪鐘,傳遍虛空,透著一絲質問。
劉心明淡淡答道:「心明非欲對抗皇上,只是不忍蒼生受苦,故而現身阻止。皇上若肯罷兵東歸,從此卸甲休兵,非必要時不動干戈,那麼心明絕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