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第一百三十九章:國粹,國粹,還是國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九章:國粹,國粹,還是國粹

  熱門推薦:


  現場不少后選人,還有記者媒體們,彷佛被生化武器襲擊一樣,不由得露出痛苦表情。


  唯有少數十幾人,雖然聞不慣這股臭味,但也沒有太過表現出來。


  當鱖魚隊伍越發走近,那股揮之不去的臭味,也變得更加濃郁。讓人不由得想要退避三舍、


  李子夜安排的這些臭鱖魚,可不是變了質的死魚。而是早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帶的魚販,每年入冬時將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山區出售。


  因要走七八天才到,為防止鮮魚變質,魚販裝桶時碼一層魚灑一層澹鹽水,并經常上下翻動。等魚到達,鰓仍是紅的,鱗不脫,質不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異味。


  這時,一些現場的媒體記者,忍不住開口的對李子夜問道,“李先生,請問這些魚,是準備拿來干嘛用的哦?不會是待會兒的午餐吧?”


  聽完記著的問題,李子夜露出微笑。要說媒體們的目光,還真是敏銳,一下子就猜到了。


  “沒錯,這些鱖魚,的確是今天的食材之一,有誰要試一下嗎?”李子夜眨了眨眼睛,對眾人問道。


  他話音落下,只見跟前的媒體記者們,呈鳥獸狀倒退了兩步,看起來心里很是抗拒。


  他們的舉動,都被李子夜看在眼里。不管眾人如何抗拒,反正今天他們一個都別想跑。既然進了家村,許多事情也就由不得他們了。


  于是李子夜大手一揮,直接安排炊事組開工,拎著鱖魚們就來到后廚。


  現場的記者們,出于對食材的不放心,于是冒著“生命危險”,鋌而走險的探進后廚,想要看看具體的制作流程。


  只見炊事組的大媽們,用清水將發臭的鱖魚先洗刷一遍。然后挨個檢查魚鰓的新鮮程度,只要是發紅的,那都是好魚,可以食用。


  但如果魚鰓發白,或者發粉,說明沒有腌制完全。這樣的魚就需要處理掉。


  好在炊事組的成員們,都是經過李子夜悉心傳授的,在腌制鱖魚這塊,她們學的都很到位。沒有出現鱖魚變質的情況。


  站在廚房外的記者們,悄悄注視著炊事組的一舉一動。被清洗好的娃魚,鱗片也都刮了干凈,看起來似乎還真的挺像一道食材。


  但再看水盆里,被洗出來的臭鱖魚水,記者們頓時又覺得剛才那是錯覺,怪臭才是本體。


  這時,李子夜站在廚房中間,進一步指導組員們該如何處理細節。免得有環節出錯,那臭魚真的就只有臭了。


  “鱖魚洗凈之后,可以開始切花刀,然后用蒜醬涂抹魚身、魚肚,塞入姜蔥……”


  “起鍋燒油,魚煎好后,倒掉重油,倒入新油,然后放入肉丁,香孤丁,豆瓣醬,冬筍,肉片,姜末、蒜苗……用大火炒至金黃爆香。”


  在李子夜的指導下,炊事組開始分工,一組起鍋燒油,依次在油鍋中放入冬筍,肉片、姜片、蔥條等配菜。


  另一組則專門處理鱖魚,切刀切花,抹上醬料,腌然入味,一氣呵成……


  頓時,整個后廚開始熱火朝天起來。菜刀砍在砧板和魚肉時,發出的聲響。油鍋炸油,入菜爆香時,發出的噼啪聲響……


  讓站在門外的記者們,肚子不由得一陣咕咕亂叫起來!特別當他們,聞到彌漫而出的油爆魚香和菜香時,更是不能自已的咽下口水。


  “我去!這也太香了吧?剛才明明聞起來那么臭的味道,為什么現在卻香得我流口水啊?這不科學!”


  “好歹我也吃過不少美食,不論中餐還是西餐,但像李先生這樣,臭魚爆香的烹飪方法,還真是頭一回見到啊!這叫什么菜?哪個菜系的呀?”


  “想必當初的螺螄粉,還有綜藝片中的臭豆腐,就是這種感覺吧?一開始聞起來特臭,但經過烹飪,吃起來特別香?”


  “我已經忘了剛才臭魚的味道了,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趕緊開飯!從來沒有對那么幾條魚,有過強烈的果腹欲-念……”


  ……


  記者們早上就吃了一些酒店餐,然后一路奔波來到家村。這期間幾乎沒吃過其他食物,所以都餓得不行。


  至于兩百位后選人,他們此時已被各自組的代表,安排進入夏宮,準備用膳。


  華麗的太極宮殿,比視頻中呈現的還要古韻和奢華……只不過此時眾人心中,在欣賞之余,同時也十分忐忑。


  畢竟剛才臭鱖魚的那股味道,他們還沒忘卻。如果李子夜要逼他們午餐吃這個,那想想就感覺十分難受。腸胃差點的,搞不好當場給吐了……


  在場后選人中,也不乏李子夜的粉絲。他們看過某人的螺螄粉,還有臭豆腐的視頻,所以估計臭魚,也是這一系列的。


  只不過看視頻歸看視頻,聞不到那股味道,僅有借助“被害者”的表情和反應,才能聯想到一些。


  如今輪到他們親自體驗,那造成的陰影,可想而知。臭鱖魚的臭味,是他們平生第一次聞到的萬惡之源。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些揮之不去……


  然而,就在眾人擔心著待會兒該怎么用膳的時候,一股飄然欲仙的魚香味,混合著蒜香與肉香的鉆入他們鼻尖。


  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只見炊事組的阿姨媽媽們,就端著一盤盤烹飪好的紅燒鱖魚、爆炒鱖魚、松子鱖魚、清蒸鱖魚……進入大殿。


  隨后的,還有早已被弄得魂不守舍,饑腸轆轆的媒體記者們。此刻他們臉上的表情,不再是當初的退避三舍,反而變得躍躍欲試。


  大殿內的兩百位后選人,目瞪口呆的望著眼前場景。盤子里的魚,分明就是剛才散發怪臭的鱖魚。


  但可是經過一系列烹飪,此時的它們,已然成為人間美味。光是看著和聞著,就讓眾人有種非常想吃的欲-望……


  “我的天!這是發生了什么?變戲法也沒這么變的吧?李大神果然技藝超群啊!臭的也能變為香的?”


  “哇靠,糖醋鱖魚!我的最愛呀!希望能端到我們這桌來!如果沒法吃到,那松子鱖魚也不錯哈!求求了,千萬不要去其他桌……”


  ……


  由于每條鱖魚的烹飪方法,都不相同。所以就看誰比較幸運了。比如喜歡清蒸的,萬一上來一條爆炒的,那絕對會抱憾許久。


  畢竟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他們沒法天天待在家村,吃到如此誘-人的鱖魚料理。


  隨著魚肉呈蒜瓣狀的鱖魚,被端上餐桌,接下來的數道傳統美食,也被炊事組一一端了上來。麻婆豆腐、四喜蒸餃、廣式燒肉、排骨年糕……


  雖然料理價格不貴,選用的食材也都較為普通。但它們在傳統方法的烹飪下,十分的接地氣。


  每一道菜,配上香噴噴的白米飯,都能輕松干掉一碗。特別是脫胎換骨的臭鱖魚,簡直是下飯利器。


  無論糖醋、還是紅燒、還是清蒸、還是茄汁……咸香可口、細膩多汁的魚肉,在各種醬汁的澆淋下,好吃得不得了。


  沒過幾分鐘,二十多條鱖魚,就在眾人的分食下,變成一條條魚骨……然后拿來喂村里的貓咪。


  一番風卷殘云過后,飯桌上的美食已寥寥無幾。沒有出現任何浪費,從側面也反映出,這些傳統美食的受歡迎程度,親民又好吃。


  現場的不少記者媒體,下意識的摸了摸肚子,他們已經很久沒這樣“暴飲暴食”了。


  茶足飯飽過后,許多人靠在座椅上,這才有心思欣賞起夏宮的布置來。


  只見他們用來吃飯的桌子,是隋唐五代時期所流行的月牙桉。桌面為半圓形,有著四條凋花腿。桌腿間還墜以彩穗裝飾,做工極其精美,一看就能感覺出來其造詣之深。


  再看眾人坐著的座椅,非常符合唐代的造型特點,寬大厚重,渾-圓-豐-潤。


  唐代家具在造型上獨具一格,大都是寬大厚重,具有博大的氣勢,穩定的感覺。僅見眾人的座椅,四腳粗大,牢牢地釘在地上,安定牢固。


  隔壁大殿所擺放的禪椅、經桌,更是寬大而莊重。周身凋以花飾,極為精美。


  另外,高大的屏風、立屏、板式腿的大桉等,都能體現出盛唐時代那種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風格特征。


  “哇,你們看頭頂上的房梁,剛才沒注意看,現在一瞧,可真夠氣派的啊!而且構造還這么復雜,真是難得一見!”


  “對了,那些用來間隔宮宇的屏風,你們有仔細看嗎?聽說都是李先生所畫的彩墨國畫,其風格和特點,就連鑒定專家們都承認,頗有幾分齊白石大師的道骨仙風。”


  “以后如果有機會的話,好想在家村養老,安度晚年啊!這里不但風景秀麗,而且人文環境,傳統氛圍都極好極好的,讓人來了就不想走了,怎么辦……”


  ……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眾后選人之間,也有了一定的交流和了解。


  眾人在夏宮休息片刻,耳邊聽著余音繚繞的古典音律,頗有一種皇親國戚在宮廷之中,醉生夢死的錯覺感。讓人不由得開始哈欠連連,昏昏欲睡。


  不過這些感覺,剛一出現,很快就消失了。原因則是,“孔子學院的招生考核,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大家做好準備!”


  話音落下,只見大廳內的眾人,一個個都像被“卯兔”給踢了腦袋似的。蹭滴一下,就頓然為之一振!

  “啊?現在?馬上就要選拔了?可這才吃過飯沒多久時間呀!我都沒做好準備!”


  “完了,完了!這么突然,我一下好緊張,怎么辦!”


  ……


  就在眾位后選人,心里感到忐忑難安的時候,只見李子夜示意大伙起身,隨他出宮。


  李子夜的出宮,并非古代的那種出恭,而是字面上的意思,從宮殿里出來。


  不管怎樣,他是本次考核的主考官,有著最終解釋權。


  于是眾人,趕忙打起十二分精神,然后跟在李子夜后頭,依次走出夏宮。


  過程中,令眾人感到一絲不解的是,如果考核是類似筆試的方式,那為何不干脆在夏宮進行呢……畢竟古代科舉的最后一輪殿試,就是皇帝在大殿中直接出題作答。


  眾人帶著心中疑惑,一路跟隨李子夜來到了村門口。本以為這是要帶他們,在村口高爐附近試煉,沒想到李子夜卻徑直走過高爐,并且朝村遠處的山坡而去。


  如此情景,令大家都感到十分不解。包括走在隊伍里的媒體記者們,完全搞不懂這是要干嘛。


  然而,就在眾人浩浩蕩蕩,一路費解的跟著李子夜時。只見不遠處的山坡上,忽然冒出一個個小腦袋瓜子。


  他們探頭探腦的朝著山下張望,似乎對一路走來的人群很感興趣。


  這些小腦袋,不是山里的野生動物,也不是小猴子。而是“孔子學院”的第一批學生,附近所有村莊的那些留守兒童。


  嚴格說來,他們算是李子夜的首批學生。每周都會來學堂,跟隨李子夜讀書、寫字、繪畫、下棋……


  千萬別小看這些娃娃,他們雖然是留守兒童,沒接觸過什么好的教育。但這些都是過去式了。


  自從他們來到學堂聽講,李子夜因材施教,以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還有性格作為切入點,著重培養某方面專長。也就是學校老師口中,所謂的“偏科”。


  于是乎,一支看起來像是農村留守兒童的娃娃們。實際上,不說他們各個“身懷絕技”吧,但至少有那么兩把刷子。


  誰要是看他們年齡小,就帶有輕視,放松警惕,那保不準得吃大虧……


  “好了,我們到了,這里就是本輪選拔的地點。同樣它也是我們‘孔子學院’的發祥地。”


  李子夜說著,伸手指了指山坡上的小木屋。


  現場眾人,隨著他的手指方向,抬頭望去。只見光禿禿的桂花樹旁,有著一座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木房子。


  它的樣貌,跟剛才的夏宮比起來,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