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第九十五章:古法煉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古法煉金

    由于時間緊急,眾人也無法顧及太多。等到上方的青銅棺蓋被安全運出,李子夜立即組織考古人員,搶救陪葬品。


    無論是那“金縷玉衣”,還是“黃金權杖”,都被穩妥的安置在密封容器中。隨后平穩運出古墓。


    這番精準完美的操作,不但贏得了在場所有專家的肯定,就連觀看的3500萬觀眾,也不由得為眾人喝彩!

    “太棒了!真是教科書一般的文物搶救呀!子夜先生,還有考古隊員們,都好出色!”


    “看的過程中我手心都出汗了!還好有驚無險,給力給力!”


    “那件金縷玉衣,好漂亮啊!還好搶救及時,沒有出現氧化之類的反應……”


    ……


    見重要物品都運送出墓,李子夜他們也著實松了口氣。


    現在眾位專家聚集在銅棺前,僅見空蕩蕩的棺墓內,有一個凸起的楔形銅塊,頂部帶倒鉤。


    它是固定石面和銅棺的機關,原理有點像膨脹螺絲。一旦被工匠釘入,那么就別想拔出來了。只有從內部將它去除,銅棺底部才能跟石面脫離。


    “把這塊完整的切割下來,應該就能分離了。”


    李子夜,指了指楔形銅塊。雖然它是古蜀工匠的智慧結晶,但相比青銅棺,明顯它擋道了。


    劉主任和馬主任他們,嘖嘖稱奇的看著楔形銅塊。眼前的這種機關,十分少見。


    如果不是某先生提醒,那么他們不但費時費力,而且還會鑄成大錯。


    “先生,實在太感謝您了!”


    “是啊,先生!要不是您在,恐怕我們也不會完成得這么順利!”


    考古專家們,真誠道謝。然后將楔形銅塊的頂部,切割下來。


    這玩意兒,也是有研究價值的。所以等銅棺運走后,嵌入石層的部分也會被挖出。


    接下來的事情,進展得更加順利。考古隊員們給銅棺綁上繩索,而后緩緩運出古墓。


    至于李子夜和劉主任他們,則準備前往實驗室。對那具“青銅棺槨”,還有“金縷玉衣”,“黃金權杖”進行研究和修復工作。


    記者冰冰,看了一眼時間,然后在鏡頭前說道,“好了,觀眾朋友們,感謝大家的收看!”


    “由于時間原因,本次的現場連線就只能播到這兒……”


    截止到連線中斷,全國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4300萬!要不是時間太短,達到5000萬人不是問題。


    這觀看人數,可不同于3%的收視率。兩者的統計方法,完全不同。


    收視率是,電視觀眾總人數的百分比。


    聽見冰冰說了告別,屏幕前的數千萬網友和觀眾們,都感到十分不舍。他們真希望能一直看下去,特別是李子夜,很多觀眾都是專程來看他的。


    “對了,李老師,連線馬上要結束了,請問您有什么要對全國觀眾說的嘛?”


    冰冰舉著話筒,想把最后的這點時間留給他。


    觀眾們的不舍心情,即使隔著屏幕,大家也能猜到。從4000多萬的觀看人數,就能感受出來。


    所以李子夜的最后講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他是壓場。


    只見李子夜站在鏡頭前,認真想了一想,然后對全國觀眾說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離開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李子夜的話意,主要闡述了離別的客觀事實。想以此作為安慰,緩解觀眾們的分離與憂傷。


    然鵝……他原本不這么說還好,一說之后,不少觀眾的情緒變得更傷感了……


    “嗚嗚嗚!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接受不了!子夜大神,能不能不要下播啊!”


    “求求了,再播一會兒吧!我今天所有聚會都推了,就是為了看子夜男神!”


    “超想知道后續啊!那件金縷玉衣里,古蜀女王究竟在沒在呀?還有那根黃金權杖、青銅棺槨,貌似也要進行修復吧?就這么狠心下播了?”


    ……


    觀眾們的心情可以理解,熱情、支持也十分感謝。


    但正如李子夜說的那樣,“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連線直播也不可能一直播下去。畢竟后面還有節目排檔。


    于是在全國觀眾的戀戀不舍中,古蜀開墓式,告一段落。


    四千多萬的觀眾,陸續離開頻道。等到排在后邊的節目上演,觀看人數只有可憐的幾百萬……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與此同時,李子夜和現場專家,緊趕慢趕的來到實驗室。總-臺員工們也扛著攝影機,跟隨拍攝。


    他們在為《子夜.華章》第二篇,收集素材。以此來突破西方的封鎖。


    有句話說得好,敵人越不想你做的,就必須做。說明我們做對了。


    當李子夜和專家們抵達現場,他們首先來到那件“金縷羽衣”前,準備一探究竟。


    黃金綴玉的人形,有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金色面罩、上身、下身和手爪。


    它們被金色羽毛覆蓋,半人半鳥,仿佛金烏與人類的結合。


    劉主任和馬主任他們,嘆為觀止的望著羽衣。很難想象,如此傳世之作,居然出自六、七千年前。


    這一重大發現,足以讓現場所有人都記入史冊。至于某位先生,以他的貢獻和功績,不說名垂青史吧,那至少也名垂歷史了……


    “先生,還是您先來吧。”劉主任、馬主任他們,謙讓的說道。


    7000年前的物品,可不敢隨意觸-碰。特別是有剛才的教訓,兩位主任更不敢輕舉妄動。


    “先生,經過我們檢測,羽衣和面罩的黃金含量,都在94.3%。”一旁的考古隊員,補充說道。


    李子夜聽后,點了點頭。


    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只見李子夜在反復觀察后,動作輕-柔的伸出雙手,緩緩揭開了羽衣上的金色面罩。


    當面罩揭開的剎那,眾人可以看見金縷羽衣內部,黑洞洞的一片。


    待強光照射,僅見里面空空如也,并沒有古蜀女王的影蹤。


    不知道是得道成仙了?還是別的什么原因,沒有入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