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果然人傻錢多,柳箐吐槽一番,忽然眼前一亮:「對呀,正要賣掉那兩面鏡子籌錢蓋房子,老劉啊,嘿嘿,誰讓你家錢多呢。」
尋個機會,讓侯三領著,徑自去大官街員外家拜訪。
到了員外家門口,門口一對石獅子,朱啟紅門,果然深宅大院,那門子見柳箐不凡,還有從人,忙過來詢問。
「就說本城兵馬都監柳箐相公前來拜訪。」侯三遞上帖子。
門子驚恐,趕忙去稟報,二人就在門外等著,沒一會,吱呀呀中門大開,員外領著奴僕親自迎出。
「哈哈,老劉,這就見外了,幹嘛弄這麼大的動靜。」柳箐笑著拱拱手。
員外急忙還禮:「都監相公平日繁忙,請也請不至,今日蒞臨寒舍,真令老朽蓬蓽生輝啊,呵呵,相公快請中堂用茶。」
侯三遞上禮物,員外忙收了,連聲感謝。
中堂落座,上了茶來,員外抱愧道:「想是相公平日只飲那瓊漿玉液,這俗物讓相公見笑了。」
「那瓊漿可還喝的?」柳箐調侃道,身後侯三直撓頭皮。
「哎,這哪能是人間凡物可比,老朽飲后,這幾日漸覺身輕體健,健步如飛···」員外陶醉道。
你心理作用罷了,柳箐暗笑,懷裡摸出一盒阿莫西林,放到桌子上。
正色說道:「箐此來特地感謝員外饋房之誼,別無他物,這是一盒良藥,對治傷寒、肺癆有奇效,內有說明,贈與員外,以供不時之需。
劉員外喜從天降,歡喜的接了,不住聲的感謝。
柳箐停了一會,又說道:「還有一事,就是雷神廟前那塊閑地,在下欲改做軍營並校場,奈何錢糧不足。」
擺擺手:「呵呵,不是找員外借錢,是我偶然得到兩件寶貝,想托員外聯繫一下,看看有沒有識貨的買主,好籌點錢財蓋房子,現在東西帶來了,先請員外鑒賞一下。」
一揮手,侯三捧著一個錦盒放到桌子上,打開來,掀開紅綢布,赫然是兩面土鱉款花貓鏡子。
把一面鏡子撐開,鏡面正對老劉那張胖嘟嘟的老臉,問道:「如何」
如何你個毛線啊,沒看到俺老劉正在照鏡子了,咦、腮上還有一顆痣,原來俺長得這樣啊,沒天理的,活了大半輩子才看清楚。
員外著迷的看著鏡子里的自己,一時忘我,過了半天才猛然醒悟,問道:「敢問相公此寶貝如何稱謂?」
「天光銀膽琉璃寶鏡!」
「哇」員外不明覺厲,「相公要價幾何?」
「老唐也見了,說一面少了一千貫不能賣。」柳箐答道。
「然也」員外搖頭晃腦,「還是縣尊相公識貨,這樣吧,相公也不必找人了,兩面三千貫,劉某要了,如何?」
如何你個毛線啊,這真是太簡直了,早知道你會要了。
「員外慎重」柳箐面色凝重:「是不是價格出的太高了。」
「哪裡會高,這寶貝要是拿到汴京,三千貫一面也有貴人搶著要,也是在這小地方,老朽才能撿到這大便宜。」員外很自信的說道。
話都說到這兒了,柳箐攤攤手,「既然員外喜愛,就慢慢鑒賞吧,箐先告辭了,錢送到都監府給王先生查收就好。」
「既是相公有事,劉某就不強留了。」一直把送柳箐到大門口,關上大門,回到中堂,先把鏡子藏起一面來。
命人去后宅請了夫人來,沒一時,夫人蓮花碎步邁入中堂,見到老爺,先道個萬福。
員外虛扶一下,指著那面鏡子說到:夫人請看,為夫給你買來什麼好東西了」然後在那裡微笑不語。
夫人起身,疑惑的走到近前,看清那鏡子中的自己,一呆之後,激動的面紅耳赤,驚聲尖叫。
員外下午就讓人把錢財送來了,王先生寫了憑條,收銀入庫,請示柳箐后,當日就去找了行里人,讓他們開始尋人動工。
古代包工頭們攬到了一個超級大工程,一時全行發動,熱情似火。
到了第二天剛破曉,雷神廟前的荒地上,已是密密麻麻幹活的人群,大小行頭有條不紊指揮著,只用一天時間,地基打好,雛形初現。
和泥、燒磚,築基所謂人多力量大,哪裡用到半月時間,一個嶄新的村落拔地而起,青磚大瓦,一座座嶄新的院落,沿著正中的軍營校場輻射延伸,直到那泮水河堤不遠處而止。
竣工那天結賬,花了兩千貫多一點,晚上,柳箐讓侯三去定了酒菜送來,宴請大夥。
眾人一起吃飯,柳箐見桌上有魚,就撈了一塊魚肉放在嘴裡慢慢嚼,心有所思。王先生見了,巴結道:「想是這魚小腥味重,不中相公吃,就是學生也吃不得,聞說東平府蓼兒窪產好大鮮魚,相公若是愛吃時,學生親自去買來與相公品鑒。」
「東平離這裡多遠?」柳箐問道。「約一百五十里,三更起行,至晚可到。」老王答道。
「好,本都監突然想吃好大鮮魚,明日一早便親自去那蓼兒窪購買。」柳箐搖頭晃腦道。
「這如何使得,幾條魚鮮而已,怎能勞動相公親去。老王忙勸道。
柳箐笑笑說:「非也,魚我所欲也,阮氏三雄亦我所欲也,我早說過在那水泊旁石碣村,如今窩著三位好漢,混得不咋地,快窮死了,他那村裡還有上百打漁的,也都是悍勇之輩。咱這校場邊的房子,大半就是給他們蓋得。」
又道:「我今若不去會會,恐怕過些時日被人捷足先登,騙了落草為寇,豈不可惜。」
「相公高見,學生嘆服。」王先生拱了拱手。
次日三更,柳箐吃了早飯,藏些銀兩銅錢,帶上非要跟著的侯三,上了雇好的驢車,望東平趕去,傍晚才到,就尋思先就在泊子岸邊先找個客棧住下,明早再去那石碣村。
倆人早就餓了,就在岸邊找了一座酒家,走進去,見有一群人在那裡賭錢,也不去管,尋付乾淨桌面坐了。
小二殷勤上茶,侯三問道:「二哥,可有好菜下酒?」
小二笑嘻嘻的說道:「早間新宰的一頭黃牛,花糕也似好肥肉。」
「大塊切五斤上來,酒也要兩壺。」
「好嘞」小二嗷聲去了。
二人餓的狠了,先狼吞虎咽猛吃一氣,墊得差不多了,才慢慢飲酒。
柳箐喊那小二過來,給了幾枚銅錢:「請問一下小哥,這泊子里石碣村,有個阮家三兄弟,小哥可曾知道。」
小二收了小費,笑了:「相公問得早不如問得巧,你看那伙賭錢的,輸得赤條條那位,可不正是阮家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