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心二用(一)
袁師道看清了牌位上的文字,不由得大吃一驚:閻羅王是陰曹帝君,地府主宰之一,怎麼又是至神至聖仙師?閻羅王一手掌管著陽間凡人的生死,並非肉身凡軀,又怎會死去?這憑空出現的閻羅王靈堂,實在太過古怪,其中莫非有什麼陰謀?
袁師道心中驚疑不定,向黑白無常看過去,只見黑白無常本來都是面無表情,這時神色顯得甚是悲戚。袁師道開口問道:「閻羅王當真去世了?」
他一開口,立時想起黑白無常聽不到他說話,還需藉助傳聲筒傳話。誰知白無常聞聲之後,頓時哭喪了臉,回說道:「我們知道此事匪夷所思,說出來難以令袁仙師信服。而且這靈柩之中,其實並沒有先師閻羅王的遺體。不過,這靈堂並非我們為掩人耳目而設,家師若在人世,我們斷斷不敢設下靈堂,詛咒他老人家,請袁仙師明鑒……」
袁師道聽到白無常回話,明白到了地府之中,便能與黑白無常正常交談,便打斷白無常的話,一迭聲問道:「既然如此,你們何以斷定閻羅王已經去世?閻羅王到底是何身份來歷,你們又到底是何人?這地府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
白無常聞言看向黑無常,見黑無常木然地點點頭,便開口說道:「實不相瞞,先師閻羅王,乃至這整個地府,與當年的地仙五祖淵源極深。我們知道,袁仙師去赴了此次紫府神宮之約,袁仙師是否知道,先師閻羅王當日也去了紫府神宮,並且一去不歸?」
袁師道聞言大驚,說道:「就袁某所知,此次紫府神宮只有袁某一人赴會……我當日在紫府神宮,也未曾見到尊師閻羅王,這可真是奇了……」
黑白無常對視一眼,並不答話。袁師道沉吟片刻,又問道:「閻羅王莫非是當年地仙五祖的傳人,同樣出自五山門下?那這地府到底是真是假,又是從何而來?」
白無常說道:「袁仙師可曾聽說過無稽老人?先師閻羅王,便是無稽老人的再傳弟子。」
袁師道仰頭尋思片刻,緩緩說道:「早年聽人提起過,無稽老人乃是和地仙五祖同時的一位高人。據說這位前輩學究天人,神通廣大,修為之高,甚至在地仙五祖之上,只是不像地仙五祖那般開山立派,名滿天下,聽說後來更是不知所終。難道時至今日,親傳弟子就只剩下你們二人?」
「地府之事,實在一言難盡。無稽老人當年親傳的弟子共是十人,這十人奉無稽老人之命,分別掌管地府十殿……」白無常頓了頓,又說道:「袁仙師想必已經猜到,他們便是後世所傳的十殿閻王。至於這地府的由來,先師閻羅王也說不出所以然來。他老人家自記事起,便生活在這地府之中,後來機緣巧合,被上一代閻羅王相中,悉心栽培之後,被委以重任,成為這一代的閻羅王。算來,先師已經是第六代閻羅王了……」
白無常見袁師道聽得入神,忽然又說道:「據說無稽老人當年曾手寫一部奇書,記載了兩個天大的秘密,其中之一,或許便與地府有關……」
袁師道聽到這話,心中一震,說道:「我知道了,《無稽之談》,定是那部奇書《無稽之談》。這書數百年來眾口相傳,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原來竟是出自無稽老人之手。袁某聽說此書與紫府神宮大有關係,不曾想跟酆都地府也有淵源……」
袁師道想想又問道:「照你所說,無稽老人親傳的十殿閻王掌管地府,已歷幾代人,數百年之久。十殿閻王、黑白無常,在陽間都是家喻戶曉。俗諺都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凡人哪一個不是又敬又畏?袁某今日地府一游,當真大開眼界,心中無比欽佩當日首創者的大手筆、大氣魄,心中卻也納悶,地府數百年的興盛基業,怎麼就變成了今天這般模樣?」
白無常聞言,眉梢嘴角同時垂了下來,垂頭喪氣說道:「此事一言難盡……袁仙師可曾想過,地府明明有十殿閻王,可是歷來人間都只知道有個閻羅王,那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之流,為何都是籍籍無名?」
袁師道說道:「袁某先前查看地府十殿,心中正有此疑問。你說閻羅王去了紫府神宮,其他九殿閻王如今何在,難不成也都困在紫府神宮之中?」
黑白無常聞言都是渾身一顫,白無常顫聲問道:「袁仙師,難道家師閻羅王並未身故,而是困在了紫府神宮之中?」
袁師道自知失言,便掩飾道:「袁某一時口誤,我當日並未在紫府神宮中見過尊師,他的去向,袁某委實不知……至於紫府神宮之事,牽涉甚多,不足為外人道,恕袁某不能多言。」
黑白無常對視一眼,同時低下頭來。白無常接著說道:「地府的第一代十殿閻王,當日都是無稽老人的親傳弟子,師兄弟間甚是親睦。無稽老人依據他們各自的姓氏,一一賜予他們尊號。故而第一殿的秦廣王,其實姓秦,第五殿的閻羅王,原本姓閻。後世傳承的歷代十殿閻王,也都是改姓之後,方才繼承了各殿的尊號。」
「第一代的十殿閻王在世之時,戮力同心,苦心經營,地府好生興旺。鼎盛之時,十殿閻王之下,各有弟子數萬,遍布九州上下。這酆都地府,規模之宏,權勢之大,遠勝於人間的名都皇城……」
袁師道見白無常說到這裡,一張枯臉神采飛揚,眉目之間,顯得極為自豪。他親身在地府走了一遭,就所見所聞,遙想地府當年盛況,心中也是暗自稱嘆不已。
只聽白無常接著說道:「聽家師講,當日無稽老人的設想,是在地府這樣一塊世外之地,聚集天下正直有為之士,獎善罰惡,扶危救困,伸張人間正義,養護天地正氣。因此,地府中下設十八層地獄,懲奸罰惡,警人濟世,地上的酆都城,則是作為臨死者的救濟之所,安息之地,令他們能安然升天。地府、酆都,雖然一在地上,一在地下,二者實為一體。」
袁師道聽白無常這般侃侃而談,方才明白,酆都城客棧之中所見的詭異情形,確是由來有自,難怪裡外透著古怪氣息。心想第一代十殿閻王在世之時,地仙五祖開創的五山,都是立山未久,門下弟子遠不及十殿閻王興盛,對無稽老人的雄才大略、慈悲心懷,頓時心生敬意。轉念又想,地府氣象如此宏大森嚴,酆都城卻明顯是草就之作,二者天差地別,無稽老人怎會視而不見?這其中另有曲折深意,還是僅僅因為無稽老人當日用人不察,見事不明?
袁師道心中存了這個疑問,卻不便說出口,只是問道:「你適才說,十殿閻王的尊號,都是由他們的姓氏而來,其他各殿閻王好說,像是四殿五官王、十殿轉輪王,原來卻是什麼姓氏?」
白無常說道:「四殿五官王原是姓官,十殿轉輪王卻是姓倫。」說罷笑了笑,又說道:「袁仙師適才問到其他九殿閻王如今何在,其實,各殿閻王的弟子,後來都是改從師姓,袁仙師只需看看,當今之世,這十大姓氏之人,孰多孰少,孰盛孰衰,便一目了然。」
袁師道不明所以,問道:「此言何意?」
白無常說道:「十殿閻王的十大姓氏之中,當今除了秦、宋、閻三姓較為常見之外,其他姓氏都不常見。由此一端即可看出,數百年來這三殿較為興盛,其他各殿則式微沒落了……」
袁師道聽白無常的言下之意,大有地府數百年來君臨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由地府主宰,率土之濱,莫非向地府臣服的意思,覺得此人藐視人間皇朝,多少還情有可原,但是竟然不將五山放在眼裡,當真是坐井觀天,目中無人,心中大不以為然。
只聽白無常接著說道:「據家師所言,第一代的十殿閻王,乃是依據師門長幼排列先後,故而當日的秦廣王,乃是無稽老人的首徒,在各殿之中最具威信,權勢最大。加之無稽老人逍遙物外,並不插手地府事務,地府之中,秦廣王幾乎便是一支獨大……只是到了二三代之後,其他各殿閻王中,諸如三殿宋帝王這一支,五殿閻羅王這一支,先後脫穎而出,一殿秦廣王這一支,便慢慢衰落下去了。到了第四代的時候,五殿閻羅王手段非凡,迅速崛起,凌駕於其他各殿之上,後代的閻羅王又是一代強過一代。久而久之,人間所知的地府之中,便只有這一個閻羅王了……」
袁師道聽到這裡,對地府的由來算是知道了一個梗概,便說道:「人間俗語有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上之事,盛衰興替,原是理所必然。只是,那九殿閻王若是未去紫府神宮,如今都在哪裡,地府之中為何空空蕩蕩?」
白無常說道:「自第五代閻羅王開始,地府之中,便是閻羅王一家獨尊,傳到家師手上,閻羅王之位更是尊貴無比。那時各殿已然式微,亂象叢生,九殿閻王約束不了門下弟子,為非作歹之事,與日俱增,甚至閻王尊位,都有人私相授受。家師痛心疾首之下,決心大力整頓。原本地府十殿還是各司其責,分掌權柄,經過家師一番謀划,最終地府之事,事無巨細,都決於閻羅王一人之手。嘿嘿,陽間所傳的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這句話,到了這時,方才是名副其實……自此以後,九殿中的一些賢能之輩,紛紛拜服於家師的德行修為,自願納入閻羅王殿下,餘下一些宵小無用之徒,知道地府中容他們不下,便都作鳥獸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