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金融之道
陸文曼見秦楓猶豫,臉上一絲失望,道:「你不願意,也別勉強自己。」
「我。」秦楓心裡終是不忍見陸文曼難過,去書院,又不是刀山火海,也不是天天都去,可以少去幾次,就掛個名嘛。而且每次在這小院約會,都是人家陸姑娘付的房費。
秦楓勉強一笑,緩緩點頭:「我,可以先去書院試試。」
或是擔心姑娘看見自己臉上些許變化,秦楓起身往一邊走兩步,抬頭望天,背對陸姑娘道:「只希望不給士林書院,不給陸山長帶去麻煩。若我犯錯,還要陸姑娘幫我才是。」
有些人,保持距離或更能保持良好關係。
和陸山長直接接觸,秦楓感覺會很累。但,為了陸文曼,秦楓還是願意試試與陸山長親近。現代人對一些非原則問題,並不過於計較,既然答應了,也就不再糾結。
陸文曼知道秦楓不想去書院,但秦楓為了自己,還是答應了。姑娘心裡升起一股暖意,其實去不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秦楓是不是在乎自己。
就像男人買鑽戒,女人覺得越貴越好,越大越好。而多數男人覺得這玩意兒就是個意義,大小貴賤其實無所謂。本來嘛,你去看看,調查一下,買了鑽戒的夫妻,有幾人是一直戴著?
但女人會理直氣壯告訴你:鑽戒貴重大小,不重要!也不是錢不錢的問題!更不是戴不戴的問題!而是我在你心裡有多重的問題。這就直接將物質問題上升到態度問題了!
相比買鑽戒,秦楓只是去書院掛個名就能證明自己心意,他其實撿了大便宜。
這麼一想,秦楓心裡就歡暢了,調節好情緒,秦楓回身笑道:「祖父怎麼說我劍走偏鋒,總得有個由頭吧?」
既然確定自己在秦楓心裡很有分量,陸文曼心裡甜蜜,臉上不動聲色,還白了秦楓一眼,嗔怪道:「是我祖父,還不是你祖父。「
「先熟悉一下這稱呼,以後改口更方便。」
陸文曼瑤鼻一哼:「我祖父說你是天下第一騙子,天下第一抄襲客,天下第一大盜賊。現在就看出你這三樣本事,以後或能發現更多,你還不是劍走偏鋒?「
「這是你們爺孫兩在一起開玩笑的話吧?!」秦楓啞然失笑:「騙子,想必是指對弈一事。抄襲,可能是我借用西方字母字彙成典。盜賊,盜賊?」秦楓有點疑惑:」若說我打算偷走陸姑娘芳心,那該是天下第一神偷啊?!用盜,不合適吧?!」
「你,說什麼你都能轉到這個調調上來,登徒子,臭流氓。」姑娘與秦楓鬥嘴潰不成軍,開始罵人了。
男人和女人,鬥嘴與智商無關,與學識無關。只與顏值有關,大概率,越漂亮的女人,鬥嘴越容易輸。為何?
秦楓見陸姑娘有些氣急敗壞,手握小拳拳,似乎又打算一言不合就要粉拳伺候。忍不住笑道:「我是話從心生,不由自主!那你先說說,為何用盜不用偷?」
「本來就說的不是一回事!」陸文曼氣鼓鼓道:「祖父說你的銀票,可以暗自私印放貸,購物,置產,獲得利息或者收益以後。再回收私印的銀票銷毀。這錢賺得天衣無縫,不就是盜竊天下人財富?」
秦楓一愣,不行,這個問題得好好說道說道。
秦楓回身,在自己位置坐下,正色道:「這,祖父可就冤枉我了!」
秦楓並不打算放棄虛印銀票,這是銀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而且,這也杜絕不了,每天一盤紅燒肉放你面前,能不吃嗎?今天可以忍,明天呢?既然總有一天忍不住要吃,不如,想吃就吃。
吃歸吃,但得換一種說法,秦楓緩緩道:「假設小雲姑娘存了百兩銀子,買了個宅子。某日恰好遇到個好生意,一時拿不出本錢,又捨不得賣房,這該如何是好?」
小雲瞪著一雙眼睛:「是啊,我該如何是好?」
陸姑娘瞪一眼小雲,沒好氣道:「他會放貸給你!」
秦楓笑道:「小雲的房子本身價值百兩,但是擺在那裡就是個死物。銀行只是把房子又變成銀子,把這死物變成活錢。這套房子本身就是存在的,所以對應印出來的銀票不是虛印。理論上,所有固定資產,比如房舍、店鋪、田地等固定產業,都這樣貨幣化以後。這些貨幣進入商業市場,整個商業的經濟體就會擴大幾倍,人們就會更富裕。官府,朝廷的稅收也會增加。所以從大義看,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既然是利國利民之事,又怎麼能冠以盜竊之名呢?殺人是兇手,得償命。戰場殺敵人就是英雄!同樣是殺人,因為目的和結果不同,所以稱謂不同,意義不同。銀行按照固定資產對應數目印製銀票,這叫,資產貨幣化。」
陸文曼嘴巴一癟:「那銀行看中你說的固定資產、店鋪、田地,自己印銀票買下,誰有本事與你競爭?你的銀行可不是撿了大便宜?」
「如果有人淪落到賣房,多銀行這樣一個買家,對賣家是好事。至少不會賤賣。不過銀行一般不參與直接購買,那樣佔用資金數目巨大,風險也會很高。再者術有專攻,銀行就只負責放貸最好。誰看上都可以買,銀子不夠,來銀行借。這是皆大歡喜的局面,銀行成立的目的是,讓官府稅收增加,讓百姓收入增加,銀行主營信用。免費為各種商業活動提供銀錢往來結算。方便大家貨物流通,銀錢轉移。銀行得到的回報就是,信用建立。然後,再用信用為基礎,為小雲的房子提供等值銀兩。如此循環,形成活水源源,成海寬闊,則可滋養萬物。」
陸文曼凝神傾聽,女孩子在文學,語言,藝術方面有潛質。但對經濟,哲學,邏輯等學科興趣不大,這是事實,去大學裡面看看這些學科的女生數量就一目了然。
陸文曼聽得明白秦楓的意思,也覺得秦楓說得很有道理。但姑娘就是想不通,憑什麼你空印銀票出來獲取利潤,還能這麼振振有詞,理所當然?
所以她要記下秦楓說得每一個字,回去請教祖父。
秦楓如此嚴肅地闡述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說給陸山長聽的。
大華時代,儒家法系。道德要求範圍甚至高過律法約束範圍。儒家以為,任何事,都是能以道德標準來衡量對錯的。
道德治理提倡事前防範。
律法出發點則是事後懲戒。
道德為主導的社會,法制就一定會滯后。因為法制是道德的補充。
所以,比如空印銀票沒人管你。道德對應的規矩是,有借有還!銀票只要隨時能兌換銀子,那就沒問題。
但是一旦無法兌付,就有不客氣的律法了。封店關門,主事人一家為奴為婢,任人宰割。
故而金錢往來關係,道德和律法已經完美結合,能處理所有糾紛。那還需要其他補充律法嗎?不需要了。大華沒有會計法,銀行法,證券法……
其他人不服氣?憑什麼?
不會有人不服氣,因為你也可以空印!只是要記住,隨時保證兌換!
秦楓的銀行,有強大的現銀流。秦楓的民團,能保護銀行安全,能實現南下大規模走商。秦楓的清潔費,已經完成大規模的商戶賬戶開戶。這些商戶之間的生意往來,就是銀票的生存空間和土壤。
你沒有這些,你的銀票就沒有生存之地。
還有一點,你的銀票,能不能杜絕仿造?如果假能亂真,對不起,假的你也要全部兌付!
就像一個國家的紙幣,你有本事造得出真假難辨的紙幣,那就是真貨幣。
正因為此,那幾家大家族看懂了銀行的訣竅,也學不來,只能選擇一起加入,合則兩利!
所以秦楓並不忌諱大家討論銀行空印銀票。
本身現代社會的銀行,也是這樣操作的。
一家銀行收存款一億,官方一般默許的貸款額度是,九億!沒錯,一比九的虛擬!
貸款收不回來,銀行豈不血虧?想多了,貸款都有抵押,還不出來,銀行拍賣抵押,是你虧,銀行不虧。
國家看著銀行這麼亂來不管?又想多了,這還真不是亂來。因為銀行的貸款額度還是管理機構配的。
那國家為何同意銀行這麼做?
因為銀行貸出去的九億,銀行有收益,要交稅。借錢的人,做買賣,國家又有稅收。這九億在市場上轉多少圈,國家就會收多少次稅!
再說簡單一點,稅金來自經營活動,市場上的錢越多,經營活動就越多,稅收就越高!國家才是贏家。銀行只是一環。
那有人說,貸款放出來的多了,雖然都是要求進入經營市場。有時還要規定進入哪一類市場,如定向貸款,定向發放!有時還限制領域,如嚴令不準流入房市,股市。但錢多了,總會影響到物價,物價上漲,老百姓變相吃虧。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所以,每一次貸款額度放開,大家都會戲言,放水了。
放水會影響物價,也會促進經濟發展。經濟參與者的收入增加超過物價上漲,這就是成功的發展。
但不可避免,任何社會都有一小部分人跟不上節奏。就像跑步,總有掉隊迷路的。只要大多數人,跟得上就行。所以,有時不能怪水,得怪自己腿短。
就說秦楓前生,雖然很多人抱怨物價漲得快,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生活水平和質量也漲得快。退回去三四十年物價便宜,但那時最洋盤的三大件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後來秦楓讀大學時,誰還在乎這三樣?
大華銀行未來虛印銀票,就是放水。而且,大華的經濟體太乾涸了。如陝西北,千里赤壁,急需要水。
但這種複雜的經濟理念,不能在這裡坐而論道。得一步一步走出去,讓變化出現在大家面前,切身有了體會。才能一點一點改變人們的思想和觀念。
秦楓在雲山忙著玩槍,泡美眉,傳金融之道,只為將來打下一個基礎。
也有人在其他地方努力,找尋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