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共生時代 (三)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由於資金耗盡,穿梭儀的重建已經徹底停滯,艾琳和Leon不得不面對在這個異時空生存的問題。
在這裡存在有兩種人:人類和共生體。
這裡的人類,與艾琳他們所生存的地球上的人類有所不同,歷史上他們沒有經歷第三次世界大戰,科技進步也提前很多,尤其人工智慧的發展令人讚歎。雖然,在艾琳他們的地球上,人工智慧也發揮作用,但與這裡相比,猶如嬰兒之於壯漢。
這裡的人類,每個人都至少擁有一個人工智慧幫手,而且形態上,非常便攜。主要有三部分組成,輸入輸出設備,處理器,輔助眼鏡。一個A4紙大小,柔軟可捲成筒狀的輸入輸出設備,連接著一個處理器。處理器有大有小,普通的是一個比巴掌略大的盒子,精細的是只有指肚那麼大小的方塊。輔助眼鏡,有極為輕盈的外戴的,有隱形的,也有可以植入眼球的。這套設備功能非常強大。
最近,艾琳特別注意觀察這裡的人與人工智慧,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配合。
艾琳來到人類居住區,這裡與共生體聚集地完全是兩個世界。環境乾淨整潔,每一條街區都散發出一種優雅嫻淡的氣質。沒有匆忙的腳步,疾馳的車輛,焦慮的神色。街道上的人不多,步態也比較悠閑。斷續有車輛從身邊悄然經過,發動機的聲音非常輕,輪胎折起,微微離開地面,像磁懸浮一般,輕盈滑行。在街區與街區之間穿梭,聽著一間間咖啡館,小酒館,鮮花店等各種店鋪里傳來的悠揚的協奏曲,聽著風的聲音,有一瞬間,艾琳感覺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隨意走進一間小咖啡館里,艾琳發現,這裡面的人絕大部分竟然不是在交談或娛樂,而是在工作。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些人從事的是各種不同的行業,但他們都在用便攜人工智慧設備工作。艾琳認真觀察了一個建築師,一個插畫師和一個音樂創作者。
建築師輸入基礎數據和手稿后,人工智慧開始工作,半個小時左右就有了一整套圖紙,從建築外觀及內部裝飾效果圖到整套施工圖紙全部完成,然後建築師調整數據,與客戶通話,進行修改,一個小時之後,全部完成。效率極為驚人。艾琳剛剛也路過了建築工地,整個工地看不到幾個人影,忙碌的工地幾乎都是遠程控制的大型機械和靈活的小型機器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漫畫家把自己天馬星空的構想,表現出大體的框架和分鏡,輸入進人工智慧的存儲器,很快,設備開始工作,完善線條,添加細節,上色,自動排版。
音樂創作更簡單有趣,只需要給出幾個歌詞的關鍵詞和曲子的主旋律,人工智慧完善歌詞和旋律,創作者根據喜好進行修改,並根據人工智慧提供的建議完成編曲。
艾琳走過去和這個音樂創作者聊了幾句,他告訴艾琳,一個作品中,人工智慧的參與程度可以自己控制。一個普通的作品,可以大部分由人工智慧代勞。然而,真正充滿個人魅力,獨一無二的作品,人工智慧的參與度必然是很低的。這一點對於嚴肅文學,傳統手繪,思想派繪畫,行為藝術,裝置藝術,藝術領域設計師等很多職業都是一樣的。
雖然人工智慧的能力極為強大,但精湛的手工藝術,舉世無雙的人類才華,仍然是最昂貴的。
當然,除了極為少數的人類精英之外,普通人全都十分依賴人工智慧,社會上絕大部分職業也都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極大地提高效率。而且,有了這個強有力的幫手,人與人面對面的協作需求降低。所以,已經沒有傳統的辦公室工作狀態,隨時隨地,有了工作都可以立刻開始。
這裡的生活也極為便利,採購,出行,休閑娛樂,學習都是動動手指就能完成。
也有一些行業,特殊的行業屬性,決定了這些工作的人工智慧的參與度必然比較低,比如革命性科學研究,政治家,說客,記者,幼兒教師及低年齡段兒童與青少年教師,大型企業領導者等行業,這些脫離了人的創造力和溝通力便無法勝任的工作,是人工智慧無法大比例代勞的。
除了人類之外,這裡的另一種生命存在形式便是共生體。
所謂的共生體就是一些甘願接受大腦改造,在大腦中植入人工智慧晶元的人類。按說這種方式比攜帶外置設備更先進,應該會受到歡迎。可是,由於人們逐漸發現植入晶元會對大腦造成一定的損傷,所以很多人並不願意嘗試。這些副作用主要有:失去部分記憶,容易沉迷感官享樂,容易激動,情感沉淪,會逐步趨同地認可一種新的,反人類的價值觀,喜歡聚集在一起。更讓人不解的是,植入晶元后,道德感也會下滑,十分容易走向道德淪喪的境地。甚至有傳聞,一部分人,植入晶元以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身亡。當然它的好處也同外置設備一樣,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且不必額外攜帶。
雖然,副作用顯而易見,也悄然流傳著關於不良反應導致死亡的傳言,但願意接受大腦改造手術的人還是不斷增加。
首先因為,這項極為複雜的手術,費用卻出奇地極為低廉。對於一些從事社會底層勞動的人來說,尤其具有吸引力。這些人類勞動力逐步被機器所取代,但又不曾受過良好的教育,且無力購買人工智慧設備,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生存都是問題。這些人,對於這樣一項近乎免費的大腦改造,可謂趨之若鶩。
其次,有很多因為種種原因,痛失親人和愛人的人,常年沉浸在痛苦的感受中,無法自拔,便想通過這項改造,消除痛苦的記憶,開啟新的生活。
也有一些典型的具有反社會人格的群體,仇富的底層人群,更是迫不及待地加入共生體。
提供這項手術的,全世界僅有兩家醫院,大眾腦科醫院(Public brain hospital)和施恩腦科醫院(Mercy brain hospital)。這兩家醫院除了進行常規的腦科治療,主要業務就是壟斷大腦改造市場,在全世界遍地開花,而且收費低廉,顧客絡繹不絕。
艾琳還了解到,人類和共生體不斷有大大小小的衝突發生。
咖啡館的牆上的一個非常大的屏幕,裡面的顧客,除了忙手頭上的工作之外,還時不時抬起頭看一下,在爵士樂的背景音樂里,屏幕上播放著靜音的實時社會新聞。新聞畫面里是一個爆炸現場,有消防員,警察和救護人員忙碌的身影,有受害者血肉模糊的受害者,還有記者對目擊者的採訪。
悠揚的音樂聲和顯示屏上具有衝擊力的新聞畫面,違和,對峙,像是一個刻意布置的諷刺藝術場景。
艾琳在小咖啡館里閑坐著,努力地想理解這個世界,她的樣子看起來,與周圍在工作的人顯得格格不入。
就在艾琳正要準備起身離開時,突然,一生巨響,窗外的平靜被打破,一陣炙熱的衝擊力瞬間撲來,咖啡館的玻璃被震碎!桌椅也被震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