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家公子是個現代人> 第一百三四章 宣和五年——民變(爆更!!!求推薦~求收藏~)

第一百三四章 宣和五年——民變(爆更!!!求推薦~求收藏~)

  奕景只好帶著李衛去來到偏堂等候,並給他幾塊餅乾。

  「這個東西頂餓,先吃著吧。」

  「感謝恩公……」李衛說完毫不客氣的大吃特吃,不斷往嘴裡塞,不一會兒便傳來幾聲咳嗽,嚴繼遞給他水,才讓他把餅乾吞下。

  奕景挑著眉頭望向嚴繼,小聲道:「你在海上沒給他東西吃?」

  「他那時半昏半醒,咱們也懶得喂,大漢粗粗的,害臊,只是塞幾個饅頭在他嘴裡,愛吃不吃。」嚴繼小聲說道。

  奕景朝著他伸出拇指,「厲害,居然沒把人弄死。」

  嚴繼嘿嘿地笑了起來,還摸著自己的後腦勺,以為人家是在誇他。

  等李衛把餅乾消滅得一乾二淨,喝了幾口水,將腸子捋順,接著又拱起手,「感謝恩公……」

  奕景嫣然無語,不免吐槽道:「你除了會『感謝恩公』,就沒有別的事情?比如自報家門,說說自己為何會在沙灘曬太陽……」

  「恩公說的有理……在下李衛,乃是蘇州忠訓郎,運送千島湖石遭賊人搶劫,墜於永安溪中,最後便在沙灘上……」

  空氣停滯幾秒。

  「沒了?」

  「還有什麼?」

  奕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撿到這麼個二貨,長得眉清目秀,正是年輕之時,居然呆若木雞,如朽木一般,他都懷疑嚴繼把一塊鋼帶回來。

  這樣的人都能成為忠訓郎,想必整個大乾朝已經沒人了。

  雖然是一個卑微的正九品武官,但外出執行任務時,可有副正將分權利,領兵五百。

  不過,這小小的九品五官奕景可不放在眼裡,人家從七品也得客客氣氣,更何況是不重視武人的乾朝,忠訓郎最多也就是升級版的衙役頭。

  「好吧……我也不去了解你的秘密,但你漂流到海灘時,有見到什麼嗎?」奕景只好單刀直入,也不拐彎抹角。

  「嗯……」李衛沉思起來,苦惱的想著,隨後敲了敲腦袋,「嗯……李某在橫溪鎮遭遇賊人,墜入河中,之後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奕景看他的眼神和表情不像騙人,鬆了一口氣,他可不想把人救上,又把人殺死,這讓人感到詭異。

  「之後醒來……就感覺在船上……」李衛斷斷續續地說道。

  「看到什麼?」奕景又緊張起來。

  「額……似乎……有人往我嘴裡塞兩個包,然後盪啊盪啊就來到了這裡。」

  奕景真想一口鹽汽水噴死他,說話沒點正形,如此嚇人好嗎?

  「船上的東西有看到什麼嗎?」

  「船上有什麼東西?你們不是海船嗎?那裡有什麼好看的,無非就是瓷器,茶葉等等,難道船上運兵器?」李衛自顧自的說道。

  「這倒沒有,只是害怕被其它商人瞧見船上的東西,那些是要對付江南其它商人,你或許不明白,商場險惡。」

  「恩公,倒是小心,李某隻是個粗鄙之人,可不懂商場之事。」李衛簡單回答。

  奕景編的一個大謊,察覺他的眼神沒有一絲異樣,也不像說謊,碰了碰旁邊的嚴繼,他也是如此感覺,兩人便鬆了口氣。

  「好吧……你在這裡休息一下,我去看看菜來了沒。」奕景正想轉身離開。

  李衛猶豫片刻,便拱手說道:「恩公……若在下傷勢好了,能放在下回家嗎,家裡有妻兒等著,已經半個多月沒見著。」

  「你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府上來去自如,如果你覺得好了便回去,也沒有人攔著你,如果盤纏不夠,就找剛才的管家借一些銀兩,算是留個善緣,若日後無處可去,想回來也可以。」

  奕景最後兩句算是客套話,至於別人回不回來,與他無關,只是讓人留個好印象。

  李衛起身躬腰,做出了標準的感謝禮,「謝恩公,李某一生不會忘記恩公,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

  「好了,我去看看菜有沒有……」

  奕景隨便敷衍幾句,便離開了,已經把這話聽膩味了。

  …

  翌日。

  李衛輕裝上陣,備了一個小包裹,從府上借五兩銀子。

  他感覺此府主大方,不僅送衣服,還能借到銀兩,若是漂流到其他大戶人家,那只有等死的命。

  嚴繼隨便給他指了條路,便讓他回去了。

  當李衛出了府上門口,見左右無人,才敢鬆了一口氣,「唉……有驚無險,幸好自己面癱,不然可就過不了那一關,不過府主也是好人,至於為何會幹那些事,或許被其他採辦官員動了府上根本,所以才起了殺心,可他有恩於我,此事暫時保密……」

  若是有人在此,便會見到一個怪人自言自語,嘮嘮叨叨,也能看他面無表情,看不出多少輕鬆和猶豫。

  李衛活絡了一下筋骨,雖然身上傳來疼痛,可嚴漢子的金創葯確實好用,乃是軍中之品,也沒多糾結他是如何得來,便大跨步地離開了……

  ……

  宣和五年。

  六月末,七月初

  睦州青溪縣。

  青溪縣多產竹木漆,可用於搬運湖石,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

  這種沉重的負擔都轉嫁到農民身上,尤其是靠出賣勞動力度日的赤貧者身上。深受剝削壓迫之苦。

  百姓怨聲載道,有人趁百姓不滿之機,暗中把貧困失業的人組織起來,於六月初,發動民變。

  方安南率眾起義,自稱聖公,建元永樂,設置官吏將帥,以頭巾區別等級,從紅巾往上分六等。軍隊沒有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隱秘難測的事互相煽動,燒房舍,掠奪金帛子女,誘逼良民加入軍隊。

  數日,便攻克了睦州青溪縣,裹挾數千人,於十日後攻克遂安,兵分兩路,從而轉向睦州首縣建德,另一路攻取桐廬,並快兵劫殺各地的應奉局的運隊,囤積錢財。

  此時消息陸陸續續地傳到蘇杭等地,原來許多人不以為然,只認為是民間的小打小鬧,當地的州兵就能把他們攻破。

  可當數千人攻打睦州建德時,杭州府這人才開始有些壓力,開始命令所轄區內開始整兵,以防不測。至於兵力調動,只能聽由朝廷行事,若擅自出兵,則犯官場大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