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曹營當倉官> 第406章 難度飆升

第406章 難度飆升

  張飛心不甘情不願,本來他就對全旭頗為欣賞,這段時間更是用盡軟磨硬泡的辦法,想勸得全旭棄曹投劉。

  奈何全旭對曹昂可謂赤膽忠心,任憑張飛如何勸說,全旭都毫無動搖。

  面對油鹽不進的全旭,張飛煞費苦心仍無懼於是,要對他用刑或殺害,又於心不忍。

  眼下要把全旭交出去,張飛就更是捨不得了。

  好在張飛也是識大體的人,他知道全旭是個人才,但不值得為了他一人,在此時與曹軍兵戎相見,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打發眼前這些曹軍離開,儘快回到新野。

  「好吧……」

  內心一番猶豫掙扎,張飛嘆了口氣,沖手下的親衛使了個眼色,親衛沒過一會兒,就把並沒有受到虐待或鞭笞的全旭給帶了過來。

  一臉懵逼的全旭,在看清眼前的陣仗之後,才猜到到底發生了怎麼一回事。

  他心裡感動之餘,著實沒想到,曹昂和楚雲會費這麼大的功夫,把自己「撈回去」。

  「東升,今日一別,下次見面,只怕又是敵人啊!」

  張飛親自為全旭鬆綁,還用結實的大手替他拍去身上的灰塵,語氣眾流露出些許不舍。

  這段日子的相處,張飛對自己這位戰俘的照顧,全旭感受在心。

  若是沒有張飛,他全旭就算沒被砍頭,也免不了整日被毒打折磨,忍飢挨餓。

  「你我各為其主,但求無愧於心!」

  簡簡單單的十二個字,已將全旭與張飛之間的惺惺相惜,勾勒得一清二楚。

  「好,後會有期!」

  說完,張飛便上馬目送全旭離開。

  「珍重!」

  道別過後,全旭騎上張飛特地為他準備的馬匹,顛簸著回到曹軍之中。

  先前與諸葛亮交談時態度放縱的校尉,對待全旭倒是噓寒問暖,客氣得很。

  「將軍您沒事吧?」

  面對校尉的關切詢問,全旭心情複雜地搖了搖頭,道:「沒事,我什麼事都沒有,不知公子和車騎將軍還有其他命令么?」

  所謂的「其他命令」,其實就是指楚雲和曹昂是否有出爾反爾,要再為難諸葛亮、張飛、劉備等人的意思。

  校尉不敢對全旭造次撒謊,畢恭畢敬地低頭答道:「回稟將軍,公子和車騎將軍唯一的命令,就是要我等務必把您安然無恙地接回昆陽,若是您有什麼差池的話……」

  校尉沒把話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如果全旭已經身死,楚雲八成會為了替他出氣,派兵追擊諸葛亮等人。

  全旭聞言,心情複雜極了。

  在聽到張飛等人能平安回到新野時,他的心中能明顯感到一陣舒心和放鬆。

  但他又為自己關心敵人的安危這一心情而矛盾不已。

  最終,他還是甩了甩腦袋,不再胡思亂想下去,沖校尉道:「既是這樣,就早早回去吧。」

  全旭的意思是不希望校尉再繼續為難張飛他們,但又不好明說。

  好在這校尉只是個赳赳武夫,根本聽不出全旭的真正意圖,只是裝模作樣地向諸葛亮拱了拱手,到了聲「告辭」,就帶著大軍從容退去。

  看著全旭離去的背影,張飛心中莫名一陣傷感,也不再留戀,兩軍各自掉頭,就此相背而去。

  ——

  翌日,昆陽。

  近幾日來,在楚雲以「親自下廚」為主的精心照料下,曹昂一掃先前的頹氣,整個人恢復元氣,比過去還要精神。

  曹昂想起他們師兄弟二人許久不曾相互切磋劍技,吃飽喝足之後,曹昂提出要做一做飯後運動,要與楚雲各執木劍,過上幾招。

  楚雲本想以「飯後劇烈運動會胃下垂」為由拒絕,但這種超越時代的理解拿來告訴曹昂,曹昂也是難以理解,最後索性就答應下來,奉陪到底。

  近來不少將士都和曹昂一樣身體剛回復,所以曹昂很體恤下屬地給三軍將士們一併都放了個短假。

  正是因此,曹昂要和楚雲切磋之事,被將軍和校尉們得知,不少好事者都興緻盎然地偷偷溜過來,準備觀摩這場「決鬥」。

  特別是甘寧、許褚等人,甚至還做莊打起賭來。

  可惜啊,楚雲和曹昂根本沒有分出勝負的意思,二人你來我往地相互拆解了幾十招后,一道道劍影閃過,只閃得旁邊觀戰的將士們眼花繚亂。

  最後,二人卻心有靈犀般,一起停手,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師兄的劍法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深莫測!相信假以時日,定能與師父當年一樣,成為劍道宗師!」

  這半年來,楚雲遵照夏侯恩當初的教誨,從來不敢在練習劍術上有所懈怠。

  他自問天資極高,劍術精進極大,造詣更是早就今非昔比。

  可方才在過招時,他分明已用上全力,仍只能與曹昂比了個難分勝負,可見曹昂這半年來在劍術練習上,也始終未曾鬆懈。

  「比肩師父我是不敢想了,別光顧著誇我,倒是你小子這次讓我大開眼界啊,師父當初說你天賦異稟,我還不大相信,現在看來還是他慧眼識珠,這不到一年的功夫,你的劍術精進竟如此神速,怕是再過個一年半載,我就不再是你的對手了!」

  經過方才不留餘力地切磋后,曹昂很羨慕地真心說道。

  「師兄太過獎了,走吧,咱們會營帳歇息一會兒,我另有話相商。」

  「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走!」

  同樣是汗流浹背的二人,各自擦拭乾凈身上的酣睡后,整理著穿好衣物,勾肩搭背地在眾目睽睽之下離開。

  「哈哈,不分勝負,通殺!」

  先前坐莊的甘寧樂得開懷大笑,把玩著從許褚、陳昭還有吳塵等人手上贏來的銀子,狂喜不已。

  「害,我還以為大公子的劍術高超,定能勝過將軍呢。」

  「大意了吧?咱們家車騎將軍是什麼人?他的劍術怎會原地踏步不前?」

  「我也輸了,不過我是賭將軍會贏的,看來大公子的劍術還是不容小覷啊!」

  「……」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為先前魯莽的下注行為懊惱不已。

  一進帥帳,二人對視而坐,曹昂主動給自己和楚雲各自倒了一杯水。

  「多謝師兄。」

  結果碗來將水一飲而盡,楚雲將其放在一旁,率先開口道:「師兄,近日我重整旗鼓,招攬回不少先前失散的將士,重新聚集了三萬左右的人馬,加上我從宛城帶過來的弟兄,咱們現在手上又有十萬大軍,不知師兄下一步準備作何打算?」

  楚雲知道,之前的失利,痛失十萬大軍對曹昂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他近來整頓軍馬,就是希望給曹昂一個重新振作的機會。

  「多謝師弟了,可惜啊,那些隨我們征戰許久的羽林弟兄們,如今是十不存一,只有千餘騎了……」

  普通精銳步軍們的損失雖然讓曹昂心痛,但真正讓他痛心疾首的,還是羽林騎們的損失。

  最早的羽林騎由楚雲創立,逐步發展壯大,交由到曹昂手上,更是在曹操的鼎力支持下,發展至巔峰。

  人數破萬,且每一位羽林騎的兵器、戰甲、裝備都是上乘質量,這樣的騎兵部隊,放眼天下,再無敵手。

  可經過先前一役,諸葛亮的一把火以及連環計,就幾乎將整個羽林打垮,這是羽林的恥辱,更是曹昂的恥辱。

  「師兄,放心,我一定會想方設法,幫你重建羽林!」

  看著楚雲信誓旦旦的模樣,曹昂心頭一暖,卻只當對方是在鼓勵自己說出這種安慰的話來。

  騎術高超之人本就難覓,更別說輕易湊齊萬餘人。

  至於所需的良馬、軍械,以及訓練他們的時間成本,亦是相當難得。

  這樣一算下來,要重新組建羽林,談何容易?

  「此事暫且不提了,你不是問我接下來有什麼打算么?

  你是不是覺得,我會急於報仇?」

  彷彿有所頓悟的曹昂輕笑問道。

  「哦?難道師兄不想找回場子?」

  「找場子?」

  「咳……不是,我的意思是,師兄難道不想報這一箭之仇么?」

  「在幾日之前,我確實想過,而且就盼著你能來救我,我知道,你一定會來,我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沒事的。

  但是這幾日我靜下心來細細一想,此役我之所以戰敗,致使我們損失慘重,歸根結底罪責還是在我指揮不當。

  父親的命令我未能完成,所以攻佔新野之事,師弟……」

  聞言,楚雲嘆了口氣,少有地拍著曹昂的肩膀,安慰道:「我明白了,師兄,你的這份仇,就由我來報。」

  「不止是我,還有那些因我而枉死的弟兄們……」

  說著曹昂又露出滿是歉意的神情,萎靡道:「對不起,師弟,這些明明是應該由我來親手去做,卻不得不讓你來承擔……」

  「不,師兄,你這麼想就錯了,相反,你現在做的,恰恰是最正確的決定。」

  楚雲這番話,反倒是沒有恭維哄騙曹昂的意思。

  因為曹昂在敗給諸葛亮之手后,沒有被憤怒和仇恨沖昏頭腦,而是反思和正確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自己不是諸葛亮的對手,而選擇藉助楚雲的力量,甘心從旁幫助楚雲。

  單憑能拎得清自己的斤兩這一點,曹昂就已經算得上是一位明主了。

  試問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很少缺乏能征善戰的將帥,但總會時不時冒出一位不識其才的昏君。

  「你能這麼說,我心裡就好受多了。」

  曹昂彷彿心中沉甸甸的擔子被卸去不少,因為他知道,是楚雲替自己將其分擔了出去。

  「說到這,也就簡單了,既然此事你願意替我抗下,那麼接下來究竟該怎麼做,師兄就全聽你安排了。」

  「師兄放心交給我就是了。」

  楚雲翩然一笑,又給自己倒了一碗水,將之又一飲而盡后,繼續道:「師兄,叔父當場下達的命令,就是要你攻克新野,一統南陽郡,將劉備的勢力徹底剿除。

  先前我們雖折損了兵馬,但我已從宛城抽調來補上了空缺,叔父就算是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要他不收回先前的軍令,咱們就算不是為了報仇,也理應派兵繼續攻打新野。」

  「是這個道理,但上次放諸葛亮率軍返回新野,他的大軍數量沒有折損,還從咱們那裡繳獲了不少錢糧輜重,以他的能力,定會利用這些資源繼續招兵買馬,擴充軍備,咱們縱然手上有十萬大軍,只怕要強攻新野,也不好得手吧?」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上次在諸葛亮手裡栽了個大跟頭,曹昂考慮問題也變得比以往周全許多。

  「師兄說得一點不錯,但很可能,諸葛亮做得,比師兄提到的更多。」

  「哦?他還能做什麼?」

  「我最擔心的並不是劉備和諸葛亮自身,諸葛亮雖多智,但他們現在手上畢竟只有一個小小的新野城,新野城的人口不過數萬人,而且諸葛亮怕是早就把周圍各郡縣的青壯都召入軍中,現在他手上就算有錢糧,也很難通過一般的途徑,召招募更多的新兵。」

  聽楚雲這麼一分析,曹昂先是放下心來,又意識到楚雲的話還沒說完,於是「嘶」了一聲,問道:「師弟說得有道理,可這樣的話,你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師兄,別想的那麼簡單嘛。」

  楚雲苦笑了一下,繼續道:「你想想看,這次咱們栽了跟頭,劉備和諸葛亮最後雖然沒撈到太多的便宜,但是單從能擋住咱們的大舉進攻這一點,就足夠他拿到劉表面前去吹噓一番了!」

  「是啊!我怎麼把劉表給忘了!諸葛亮和劉備要是能藉此向劉表討要到更多的城池,咱們再想對付劉備,可就困難了!」

  曹昂用力拍著自己的腦袋,一副追悔莫及的模樣。

  「正是這個道理,劉表手下的兵士雖多,但並無良將,士兵久疏戰陣,常年不與人交鋒,早就腐朽得不成樣子,自然也沒什麼戰鬥力可言。

  所以劉表知道如果想儘可能保全荊州太平,他就需要強大的外力還輔佐他,抵禦外敵,尤其是咱們這尊大敵的進攻!

  而劉備已經用實力展示出他的力量能夠與我們抗衡,一旦劉表那廝突然想通了,願意多出些資源做劉備的後援,到時候咱們面對的敵人就不再是勢單力孤的劉備,而是一個有著地廣民豐的荊州做強大後盾的劉備集團!

  到了那個時候,咱們再想與劉備抗衡,難度可就遠超過現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