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神級駙馬> 第959章 ?收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9章 ?收稅

  聽到魏叔瑜的解釋,杜荷也愣住了。


  「魏兄,這是怎麼回事?」他急忙問道。


  魏叔瑜撓撓頭,有些尷尬地說道:「杜兄,不瞞你說,去歲結餘的賦稅,一共是三萬多貫,原本,一個縣衙,每年的開支,其實幾千貫就足矣了,可是,我在擔任縣令期間,一是為了安撫百姓,為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修建了一批房屋,又將鄠縣縣城內的兩條路進行改造,一來二去,三萬多貫便花費一空,現在,縣衙是一文錢都沒了,可修路還差至少兩萬貫錢呢,是以,我想能不能以縣衙的名義,向你借錢,等今歲的賦稅收上來之後,除了上繳朝廷和還無敵錢莊的貸款,其餘的先全部還給你……」


  這個時代的賦稅,通常情況下,都是一年一收。


  縣衙如今瀕臨破產。


  魏叔瑜沒有辦法,才能拿一頭自殺的黃牛來送杜荷,目的卻是為了找杜荷借錢。


  杜荷哭笑不得。


  魏叔瑜這傢伙,明明沒有掙錢的本事,可長期與杜荷打交道,花錢的時候一點都不心疼。


  三萬貫,要是給其他地方的縣令,估計那些人笑的都睡不著覺,隨便貪污,都能用十年。


  魏叔瑜倒好,直接給百姓修建房屋,而且還改造兩條城內的道路,標準與長安的人民大道一模一樣。


  怪不得會破產呢。


  杜荷想了想,扭頭看向魏叔瑜,取笑道:「魏兄,你這是守著金山不自知啊,你如今就很有錢,何必要找我借錢呢?」


  魏叔瑜半天沒回過神來:「杜兄,你的意思是,縣衙還有錢?那不可能,我已經帶人去縣衙的倉庫中里裡外外看了,確實還有幾個開元通寶,可這還不夠縣衙一天的開支呢。」


  這傢伙,腦子就是缺根筋。


  杜荷笑道:「魏兄,如今,縣城內來了大量的人,各家的酒樓、糧鋪、布行全都開張了,咱們何不如,將原來一年一收的賦稅,改為每月一收呢,以前,商戶們只需要每年繳納賦稅,而商戶們大多是本地的士族,每年繳納的賦稅都一樣,縣衙到手的賦稅,少得可憐……如今,咱們何不如改變以往的方式,賺錢多的多收稅,賺錢少的少收稅甚至不收稅,每月從各家商戶那裡收取他們所賺的錢的二十之一,而賺錢低於十貫的,可以不必繳納賦稅……如此一來,不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以前商戶們繳納賦稅,每年都一樣,有按照商戶面積大小的,有根據所從事的生意的,很複雜,也沒有一個標準。


  杜荷要做的,就是改變以往的傳統,直接改成營業額的比例來繳納賦稅。


  魏叔瑜疑惑道:「可是,當初你擔任縣令時,施行三大政策,不是要免除鄠縣百姓的兩年的賦稅嗎?」


  杜荷笑道:「沒錯啊,白紙黑字寫著的,針對的是鄠縣百姓,可如今整個縣城內所有的商戶都換了一撥人,這些人大多來自長安或者其他地方,他們並未在鄠縣的黃冊上,並不算鄠縣百姓,收他們的賦稅,這不是理所應當嗎?」


  魏叔瑜又問道:「可是,商戶們若是反對又如何?杜兄此舉,能讓一部分小商戶開心,卻也損害了許多人的利益啊!」


  這句話,他倒是一點都沒說錯。


  話音未落,就聽一直在旁邊未開口的李恪大笑道:「你何須操心什麼,有管城大隊在此,本王倒要看看哪個不怕死的敢反對!」


  杜荷語重心長地說道:「魏兄,不如,咱們成立一個賦稅局,專門管這收繳賦稅之事,倒也不必擔心商戶們在這上面做手腳,賦稅局每月抽查,一旦查出有人弄虛作假,最低罰五千貫,最高可罰十萬貫……咱們再培養一批專業查賬的人,而且鼓勵百姓上告,不出幾個月,便可以將局面穩定下來。」


  這個時代,想要做到後世的透明透亮,因為沒有科技手段,所以很難,而且剛起步,太複雜了反而不利於推廣。


  所以杜荷給魏叔瑜說的,都是最容易操作的。


  魏叔瑜杜荷杜荷的話,深信不疑,無條件信服杜荷。


  次日,縣衙發布告示,招聘一批賬房先生,人數多達五十人。


  不到幾日,招聘結束。


  縣衙便成立了一個賦稅局,同時,告示也張貼了出去。


  從此後,鄠縣縣衙內經商的,不管是商鋪還是集市上的交易,每月賺錢超過十貫的,都需要繳納賦稅,比例為二十之一。


  所有事宜,都由賦稅局來操作。


  賦稅局每月會進行抽查,根據商戶們的經營情況,進行核對,但凡有人敢做假賬躲避繳稅的,一經查實,視情況嚴重程度,最低懲罰五千貫,最高懲罰十萬貫。


  起初,人們還不以為然,可當得知消息,管城大隊派了一支五十人的隊伍駐紮在賦稅局的時候,大家就知道,縣衙這才是玩真的了。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各自的反應也不一樣。


  鄠縣的百姓們歡天喜地,因為按照當初杜駙馬的承諾,鄠縣百姓們今年內都不需要繳納賦稅,那是外地人的事。


  那些每個月賺不了一兩貫錢的商戶,也不擔心,他們不必擔心賦稅。


  大商戶們,便開始憂心忡忡起來。


  當然,有人跳出來反對,可惜,還不成氣候就被管城大隊抓走了,進了一趟管城大隊的大營之後出來,別管是龍是虎,都老老實實的,甚至還帶頭繳納賦稅呢。


  ……


  消息傳到長安。


  自然也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這可以說是大唐賦稅制度改革的開端。


  司空府。


  不少人都齊聚於此。


  「長孫大人,想當初,杜荷為了拉攏我等,自願將鄠縣縣城內的商鋪,宅子全部低價賣給我等,我等派了家中的人買了商鋪,買了土地,在那開始經商,的確,一開始就掙了不少的錢……哪知道,這還沒過多長時間,他就慫恿魏叔瑜弄了一個賦稅局,竟然要每月開始收繳賦稅,真是豈有此理,這不是斷人財路嗎?」


  「是啊,杜荷此舉,真是令人所不齒!」


  「長孫大人,這件事你可不能不管,據我所知,長孫家在鄠縣的生意也不少吧,若是真的讓那賦稅局開始每月收繳賦稅,長孫家可要損失慘重啊!」


  眾人都哭訴不已,紛紛要長孫無忌站出來為大家做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