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亂世統領諸侯>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亂臣賊子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亂臣賊子

  次日清晨,侯德景開城獻降,親自出來恭迎大軍進城。

  等大隊人馬都安頓好之後,駱太白在縣衙召見了侯德景。

  作為降將,侯德景也是頗有自知之明,進了縣衙便跪地稱臣:「降將侯德景,統領所部一萬一千兵馬盡數歸順永安,今後願為太守大人報效犬馬之勞。」

  「起來吧。」駱太白坐在主位上,目光冷冷地盯著侯德景道:「聽說庄衛已經被你拿下,他人呢?」

  侯德景起身揮手,縣衙外立即有人將五花大綁的庄衛帶上來。

  滿心不服的庄衛被強制按倒在地,扭著腦袋到現在還不肯妥協。

  駱太白見狀,冷著臉呵斥道:「庄衛,你率兵犯我永安,致使境內眾多百姓因此蒙難,如今你已淪為階下之囚,可還有話要說?」

  「哼,成王敗寇,你要殺就殺,何須廢話!」庄衛跪在地上冷哼一聲,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剛強。

  駱太白拿起驚堂木一拍案幾道:「好,本來我永安正是用人之際,見你有統兵才能還想網開一面,既然你無話可說,那我就成全你,左右,給我拖下去斬了!」

  「別,駱長史!」侯德景跪地求情道:「求駱長史高抬貴手,放庄將軍一馬,說到底在下與庄將軍一樣,此番不過是聽令行事,進駐永安后亦未曾為難過永安百姓,還請駱長史網開一面,饒庄將軍一命吧!」

  「侯德景,你不用在這假惺惺求情,腦袋掉了碗大個疤,老子就是死也不當降將!」庄衛怒聲呵斥,完全沒有領情的意思。

  侯德景苦著張臉道:「你這又是何苦呢,男子漢大丈夫,留著有用之軀,今後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不好嗎?何必非要尋死啊?」

  「哼,背主投敵這等不忠之事,我庄某做不出來!」

  「你!」侯德景被這話噎的臉色發黑,卻又不知該如何反駁。

  庄衛也不廢話,主動起身朝縣衙外走,竟是心甘情願去赴死。

  堂上駱太白和林小刀等人對視了一眼,對寧死不屈的庄衛都是頗有好感。

  駱太白向林小刀使了個眼色,之前他們就已經商量好了,若庄衛肯妥協當然是最好不過,可若是寧死不降,那便只好用點計策了。

  林小刀點了點頭會意,悄無聲息便跟隨守衛退了出去。

  沒多久后,庄衛被人押到菜市口,劊子手已經就位,眼看那一刀即將落下,林小刀突然冒出來大喊一聲:「刀下留人!」

  眾人一臉懵逼,就連趴在那伸直了脖子的庄衛都是如此。

  說實話,對主上忠心歸忠心,但真到即將人頭落地那一刻,心裡確實還是挺慌的。

  本來這也就是一刀下去的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可現在被人這麼一鬧,心裡卻是一下變得心虛起來。

  庄衛憤憤不滿的瞪著林小刀,彼此也不是第一次接觸,倒也並不陌生。

  林小刀衝上前來,單膝跪在庄衛身邊,上手便替其鬆綁。

  「你這是何意?」庄衛不解問道。

  林小刀幽幽嘆息道:「庄將軍赤膽忠心,是條漢子,早在河門一戰時,林某便有心想與庄將軍結交一番,奈何你我各為其主,註定無法相容,如今庄將軍落得如此境地,林某也是於心不忍,趁現在還有機會,你趕緊逃命去吧。」

  「這……」庄衛有點摸不著頭腦:「既不是駱長史下令放我,林將軍怎敢如此行事,就不怕駱長史怪罪嗎?」

  「這你就別管了。」林小刀攙起庄衛,一臉無所謂道:「駱長史若真要怪罪,大不了把我這顆腦袋還他就是。」

  「那怎麼行!」

  「別說這麼多了,你趕緊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兩人在這推讓了一番,庄衛一時間有些猶豫。

  其實他也不傻,林小刀和他非親非故,根本不至於冒著生命危險來救他。

  這招攬痕迹也太明顯了。

  只是他這人就是這樣,吃軟不吃硬,林小刀願意以命相護,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他若就這麼走了,以後必定良心不安。

  「也罷也罷,庄某隨林將軍回去就是。」庄衛看了眼斷頭台,嘆了口氣最終還是提不起勇氣再次赴死。

  ……

  永安境內隨著荊策年兵敗,麾下庄衛與侯德景兩員大將相繼歸降,這一仗徹底落下帷幕。

  但戰鬥是結束了,相關傳聞在外界卻是炒的沸沸揚揚,尤其這一仗還死了個名宿,那話題度更是居高不下。

  但各方勢力對荊策年的死,態度卻是截然不同。

  有人冷嘲熱諷,有人怒其不幸,亦有人指責謾罵。

  當然,更多人還是注意到了這半年時間高速崛起的陳子謙。

  對於一個死人的評價顯然已經沒多大意義,但對於活著的陳子謙卻不同,這可是打敗荊策年的少年天驕。

  如此年輕便已掌控一郡之地,且戰績如此傲人,這要是放任發展下去,以後對各路諸侯必然是一大隱患。

  到了諸侯級別的高度,大多數上位者還是頗有遠見的,即便是魯莽如唳王都對陳子謙格外重視,可見陳子謙當前有多紅了。

  朝廷那邊也沒打算放過此事,借荊策年之死,甚至發訃告傳揚天下,大肆抹黑陳子謙,無形中也是給疲敝的朝廷刷了一波存在感,讓世人都能看到,朝廷還在,沒了方士一黨亂政,大燕還是那個大燕,抵擋數十萬叛軍在皇城外不成問題。

  朝廷得到了正名,陳子謙之名卻被釘在亂臣賊子的位置上,受盡各種指責謾罵。

  什麼背叛朝廷不忠不義,佔領永安自封太守大逆不道,就連死去半年多的老爹都被人挖出來說事兒,亂臣賊子之名算是按上沒跑了。

  但不論外界怎麼傳怎麼罵,陳子謙在永安郡府衙內卻依舊像個沒事人似的,繼續部署著軍政要務。

  受荊策年以及那些散兵游勇危害,現在境內各縣的經濟都受到巨大打擊,民心流失也是極為嚴重。

  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拿下的太守之位,郡內百萬人口,不可能人人歸心。

  加上近期流言四起,在這麼敏感的時局下,一旦再起戰事,永安怕是離崩潰也不遠了。

  普通老百姓經不起連番戰事摧殘,陳子謙必須做出點成績來穩住民心才行。

  好在目前通州刺史還未歸來,寧州那邊王子博和楚太元忙著一統也顧不上這邊,懷化就更不用說了,現在陳子謙不主動去找他們麻煩就該偷笑了。

  永安暫時還能太平一段時間,藉此機會,陳子謙決定好好將境內防務鞏固一番,爭取在外敵來犯之前,把永安拱衛成鐵桶一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