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亂世統領諸侯> 第一百零二章 不給就屠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不給就屠城

  軍規就是用來約束人的,不管是存心還是無意,亦或是好心,既然觸犯軍規,那就理當受罰,包括方長平也是一樣。

  陳子謙不會因為誰有功就網開一面,這種事情若放任自流,有一次就必定會有第二次,真到那時,所有軍規就會形同虛設。

  當然,賞罰分明是好,但也要等局面穩定之後,現在才剛剛攻破平永,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處理。

  陳子謙第一時間下令鞏固城防並打掃戰場,滿目瘡痍的平永城內,兵丁甲士們忙得不易熱乎。

  這一仗共消滅守軍一萬三千多人,收服降卒一萬,戰馬四千餘匹,糧草輜重無數,戰場打掃直到午後方才徹底結束。

  陳子謙順便派人洗劫了平永倉庫,把其內金銀器物所有值錢的全部打包帶走,滿滿五大車財寶,這些都是曾元起此前來不及帶走的,現在倒是全便宜給了他。

  在城樓上,陳子謙聽著士卒們相繼過來彙報戰果,臉上表情頗為淡定,好像早就料到是這個結果似的。

  「主公,刑場已經部署完畢,隨時可以行刑。」甘友持也匆匆趕來彙報。

  陳子謙點了點頭道:「一共有多少人?」

  「按主公吩咐,除張廣之與其親信部下,連同樂將軍麾下各部軍司馬、督牙將等一眾身居要職將領以外,還有些抵死不從的,共計四百七十九人。」

  「帶所有降卒都過去觀刑,告訴他們,這便是護主不力的下場,往後再有棄主帥而降者,上至正將副將,下至伍長什長,一律斬首!」陳子謙對降卒降將沒什麼好感,這些人通常能降一次就會有下次。

  當然,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活命投降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這些兵大多數本就是被迫參軍,指望他們拚死相搏確實也是強人所難。

  沒人天生就願意打仗,能安穩度日,誰又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但時局如此,天下大亂在即,誰也無法置身事外,要想活命就必須拿起武器。

  陳子謙不指望手底下的兵都能堅韌不屈,但往後練兵他會著重普及信仰,讓士卒們知道自己是為什麼而戰,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隊伍戰鬥力,就連投降的情況也會大大降低。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當前要務還是得重整士氣,儘快離開平永。

  此地三面環敵,往東有樂林數萬兵馬虎視眈眈,河門那邊荊策年也隨時可能揮兵過來,返回永安途中還要面對曾元起。

  在平永這裡多停留一天就會多一份危險,陳子謙可沒打算留在這裡較勁:「方將軍,一萬降卒就交給你來安置,儘快把他們整編入伍,我們在平永這裡不能久留,最遲明早,我們必須拔營撤軍。」

  「屬下明白,只是大公山那邊……」方長平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聽陳子謙的意思,似乎並沒打算髮兵馳援。

  陳子謙搖了搖頭道:「我軍一夜行軍,又剛剛攻下平永,將士們已是疲憊不堪,加上還有上萬降卒尚未妥善安置,這個時候發兵,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一樣未占,一旦在野外與曾元起遭遇,我軍必敗。」

  「話是如此,可那好歹是八千人馬,而且樂小姐還被困在那裡,不去救的話……」方長平看了陳子謙一眼,臉上表情顯得有些古怪。

  陳子謙也是面露苦澀:「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吧,我總不能為了他們就拿手上數萬弟兄的性命去鋌而走險。」

  「樂將軍把全家老幼都託付給主公,若主公在此無動於衷,傳出去總歸是有損主公威名。」方長平說到這裡神情一下肅穆起來道:「若主公下令,卑職願率三千人馬即刻趕赴大公山,營救樂小姐。」

  「我知你心意,但現在不是逞能的時候,好幾雙眼睛都在盯著我們,一旦露出馬腳,我軍被困此地恐有全軍覆沒之危。」陳子謙搖頭否決這個提議道:「能做的我都做了,樂小姐能不能逃過此劫,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你先去忙吧,注意巡防,讓斥候緊密監視河門和冠縣的一舉一動。」

  「喏!」方長平無奈點頭,事已至此他也不便多說什麼,轉身便去處理軍務。

  陳子謙則在城樓上背負著手遠望大公山方向,正如話里所說,大軍現狀如此,樂映晴那邊確實是愛莫能助,最多也只能等那邊順利脫困后,派支隊伍過去接應一下。

  主公也是有主公的難處,凡事都必須以大局計。

  說實話,在野外面對曾元起還不是陳子謙最擔心的,真正擔心的反而是在河門縣的荊策年,那才是一出手就能把他打垮的大佬。

  「哪怕是換個對手都好,偏偏是荊策年!」

  陳子謙必須得防著這位大佬,隊伍現在已經疲憊不堪,一旦再去大公山與曾元起發生衝突,荊策年可是輕而易舉就能把他和曾元起兩部盡數消滅。

  如此一來最大的兩個威脅都被解決,荊策年彈指間便可輕鬆將永安、平永和樂林三郡之地收復。

  這種主動送上去給別人當槍使的事情不能幹,陳子謙得想個辦法,帶著隊伍越過曾元起直接回永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荊策年無暇顧及永安那邊。

  只是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曾元起現在恨他入骨,即便是拼盡所有都不會放過他,又怎麼可能會輕易放他回永安。

  事實上曾元起不僅沒打算和陳子謙善罷甘休,就連荊策年背地裡拉攏都置之不理。

  在沛萊城中,曾元起披頭散髮,額頭上綁著一條孝巾,毫無形象的坐在縣衙大門口。

  他手持一柄帶血長劍,跟前跪著一排叛逃未遂的逃兵,以及數十具屍骸,臉上面無表情,沒人能看出是喜是悲。

  趙文宮和韓生等人就在其身後佇立,戰戰兢兢的生怕說出些不合時宜的話再惹惱了這位爺。

  場中只有另一名身披甲胄,面相與曾元起有幾分相似的中年大漢愁眉苦臉道:「兄長做決定吧,再這麼耗下去,我們可就連最後退路都沒有了。」

  「退路?」曾元起輕蔑冷哼道:「荊策年讓我們攻打陳子謙戴罪立功,說是待事後交出兵權便對此番興兵一事既往不咎,實際上真等消滅了陳子謙,你以為他還能放過我們?」

  「那怎麼辦,永安已經沒了,我們難道還要放過陳子謙不成?」

  「放自然是不能放,但也絕不能單信荊策年的片面之詞。」曾元起道:「你先帶騎兵去大公山接應周卓雲,那八千殘兵能收編就收編,不能收編也別便宜給其他人。」

  「收編?可我們已經沒多少糧草,再把那八千殘兵收編回來,我們的糧草怕是撐不了五日就得耗盡。」

  「這個好辦。」曾元起冷冷一笑道:「我們現在堵在陳子謙回永安的必經之路上,荊策年不是要讓我們去打陳子謙嗎,所需糧草就讓他出,糧草什麼時候到,我們就什麼時候出兵。」

  「那他要是不給呢?」曾元廣撓了撓頭,感覺像是在聽一個笑話。

  「不給?」曾元起面露凶光道:「不給我就屠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