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蝶妃娘娘已在殿外跪了三日了。」
御案前,劉梵不知想到了什麼,眼波微掀:「罷了,讓她進來。」
若她依舊愚蠢不看時態,那便不必留著了。
余扇進來時,帝王並未抬眼望她,她也不再如以往一般為求恩寵裝柔假弱,就那麼筆直的跪拜在案前,目光堅定:「求陛下放余扇回北境。」
劉梵原本以為她跪了那麼些天,是想求自己把孩子還給她,卻怎麼也沒料到,她不哭不鬧,一改往日愚蠢,只為求回北境。
帝王眸色微眯,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你是想回北境攬兵權,還是企圖有朝一日,能以將帥之身奪回自己的孩子?」
余扇沒想到劉梵會這般直接了當的問出來,頓時面色微變,本就憔悴的面色更加蒼白。
前不久,余家的人的確是想讓她另闢蹊徑,以退為進,保全實力積攢威望,待日後奪回皇子,為余家重謀新路。可在聽到夕日故友們一個個為國戰死沙場時,她怒不可遏的趕走了余家人,獨自將自己關在房中沉默了許多日。
那幾日,她想了許多,自己也曾是將士,也應該馳聘沙場,哪怕最後馬革裹屍。可這幾年她都做了什麼?為了所謂的家族利益,放棄自己馳聘的疆場,把自己困死在這方紅牆綠瓦中。為了帝王那丁點不知真假的恩寵,每日機關算盡最後不過一場笑話!
想通那一刻,她似乎也下了決心。
她要回北境,回到那個可以自由自在策馬揚鞭的戰場。不為什麼奪回皇子,日後做什麼太后,只為做回曾經的余少將。
此刻,她仰頭望著帝王,目光再次堅定:「陛下,余扇絕無此意,往後也不會有此意。雖如今北境無戰,但金國依舊虎視眈眈,難保不會捲土重來。陛下,北境需要先鋒,余扇餘下半生,只願同北境千萬將士鎮守疆場,守我大啟無恙。」
「若朕不信呢?」
余扇一怔,猛然起身,在旁邊常青那句「護駕」出口前,迅速扯下頭頂那象徵著她皇妃身份的金步搖,一縷青絲從指尖斷下。
「余扇願以發明志,此生堅守北境,一世為將,永生不再踏入皇城半步。若違此誓,猶如此發,斷折而亡!」
若說曾經的余扇在劉梵眼中如同玩物,那麼此刻,他倒是將她當做一個女人來看了。那曾經如同那人的兩分英骨,相信日後也能不逞多讓,成為一名真真正正的女將。
他望著眼前這披頭散髮的女人,難得的覺得,比她穿著那身華麗宮裝更加耀眼:「朕給你這個機會。」
余扇微愣,隨即笑著抬手捂住眼眶,像是怕眼淚打濕出來。
那日,劉梵特允她去看一眼小太子,余扇拒絕了。她揚起一個瀟洒的笑臉,眼角卻閃著淚花說:「老人們常說,養恩大於生恩,既然恆妃娘娘養了他,那他就是她的親兒子。不看了,我們沒有母子緣,看了不過是徒增傷感罷了。」
劉梵聽了,沉默了片刻,什麼也沒再說,只揮手讓她退了出去。
晉帝七年,冬末。
小太子生母蝶妃病故,帝悲之,特追封為皇貴妃,厚葬皇陵。
貴妃靈柩被葬入皇陵前一日,一輛不起眼的藏青頂馬車從皇宮小門駛出。而皇宮最高處的城牆上,恆妃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小太子,望著那漸漸遠去的馬車,喃喃細語道:「本以為是這宮裡最蠢的,倒沒想到也是個狠心的。走了也好,這深宮本就不適合她。」
大道萬千條,余扇終於選對了那條屬於自己的。
走了也好,她就算繼續蠢笨的聽信余家人的話,或繼續留在宮中,哪怕最後沒有死在帝王賜的鴆酒上,也遲早會栽到那些如雨後春筍,一波又一波的宮妃手裡。
走了,未嘗不好!
……
余扇沒想到自己到達北境時,來接她的會是鎮北王他老人家。
「回來就好。」鎮北王語氣平淡,像她只是一個離家歸來的孩子。
「李伯伯。」這一聲哽咽喊出,她望著熟悉的軍營,熟悉的景物,和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將士,終於忍不住,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一般,顫著身子捂著臉哭出了聲。
「余小妹,那麼大了還哭鼻子,也不怕你大侄子看了笑話你。」
余扇抬頭,淚眼模糊的看著李白玉和他身旁的孩子。恍惚間,她好像回到了當年衛辭一家三口出現時的場景,只如今,他們都不在了。
「對不起!」她走了過去,抬手輕輕的撫摸在小少年稚嫩的笑臉上。像是想起自己那沒見過一面的孩子,也像是想起自己這跌跌撞撞的一生,哭著哭著,終是笑了。
還好,做錯了事,一生那麼長總能彌補。
不久后,鎮北王新收了一名義女,沒人知道她姓什麼,只知她是新十二少將中的女少將,北境的人也都心照不宣的管她叫大小姐。
晉國二十二,得了皇上默許,小太子帶著尚書家的小公子吳有悔偷偷前往北境,卻不想在途中遇到黑店,帶出來的銀錢被搶了一乾二淨不說,兩個少年還因長得俊,被黑店老闆迷暈賣給了人販。
人販看出他們應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怕他們日後報復,便想偷摸著將他們運到金國再賣,不想路過黃沙村地段時,被一女將軍攔截。
余扇本是好心想告訴他們前邊路段不太平,不想發覺異樣掀開帘子一看,會是一**俏少年,當即便讓人查辦了。
「姐姐,你是女將軍嗎?」
看到如此英姿颯爽的女將,吳有悔兩眼都發著光。
余扇跳下馬,慈愛的捏了捏他的小臉,糾正道:「小傢伙,該叫姨。」說完,她扭頭去望另一個沒吭聲的小傢伙,待看到那小傢伙的模樣時,笑容傾刻凝在了面上。
小太子也望著眼前的女人,心底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兩人凝望了片刻,余扇深吸了口氣,筆直恭敬的跪拜了下去:「末將參見太子殿下。」
「你、你別跪我。」幾乎是脫口而出,小太子急忙去扶她。不知為何,他接受任何人參拜時都能無動於衷,獨獨眼前這個第一次見面的女將軍。她那一拜,他的心口就又酸又疼,還很想哭。
余扇也是一怔,低著頭抹了把臉,才一臉笑意的站了起來。
上天待她不薄,有生之年,她還能見這孩子一面。
小太子在北境玩了兩月後,才被皇上勒令回宮。離開那日,余扇猶豫了許久,才將自己挑燈學做的那雙她也不知道合不合他腳的鞋子遞了出去:「有些丑,若是不喜歡……」
「很喜歡。」小太子雙手接過,笑起來時那雙眸子與她的如出一轍。
她站在沙丘上,目送護送太子的隊伍漸漸遠去,眼中有不舍,更多的是欣慰。
「陛下既然默許他過來,便是不阻止你們相認,為什麼不告訴他?」李白玉渡步到她身側,目光淺望著遠處黃沙。
余扇收回目光,輕笑了下,漫步向營中走去,邊走邊說:「恆妃將他教養得很好,他是別人悉心養大的孩子,我也沒有盡過一天母親的職責,哪裡有資格認他!你知道么玉哥,從見到他的第一眼起,我就在慶幸,慶幸他沒有在我身邊長大。」
她想,如果那孩子是她親自帶大,以當年自己那心性,連她自己都不知道會被教養成什麼樣,不過養歪是肯定的。
李白玉望著她的背影,也不知道是不是人上了年紀就喜歡回憶些昔年往事,她彷彿又想起了初見余扇時的模樣。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沒有京都女子的嬌氣,反而蠻得像生長在黃沙高地的火焰花。
晉帝二十二年,秋。
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以金國鐵騎屠了大啟一村落拉開了帷幕。而此次金國主戰的,不是金國已經重病在卧的皇上完顏亮,而是野心堪比其父的金國十五歲小王子完顏渡。
余扇是在兩軍對壘時看到那小王子的,那孩子的模樣,竟讓她彷彿看到了當年的霍小光。
一樣的眉眼,一樣的面容,唯一不同的,是這孩子一身戾氣,如同地獄修羅。
「本王聽聞我小叔叔當年就是死在你們大啟的地界上,當真是恥辱,那麼本王就拿下你大啟,當個墳冢好了。」那漫不經心的語調,聽得余扇後背一陣發涼。
兩軍拼殺時,她本有機會將那少年射殺,可想到他不過是與自己的孩子一般大小的少年時,她猶豫了。也是在那猶豫的瞬間,完顏渡的彎刀毫不猶豫的刺穿了她的胸膛。
也是在同一瞬間,她才猛地反應過來,原來有些孩子是人,有些卻是殘暴的野獸。
拼著最後一絲力氣,她也給了完顏渡一刀,只那一刀偏了分毫,刺在了他的琵琶骨上。
這一戰,老鎮北王義女戰死。消息傳回宮時,劉梵沉默了片刻后,讓人去將她的屍骨運回皇城安葬。
小太子知道時,也如他父皇一般沉默了片刻,后三月皆無沾一絲葷腥,錦袍底下著了三年白服。
後來,已是恆貴妃的母妃問他:「什麼時候知道的?」
「北境初見時便隱約猜到了。」
小太子鋪平了一張宣紙,拿著毫筆卻點墨未落。
恆貴妃輕嘆了聲,轉身離去。
母子連心,那是誰也無法割斷的血緣,哪怕是天家,也是無法避免的人之常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