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清穿之庶妃很忙> 第106章 第 106 章

第106章 第 106 章

  第一百零六章

  因為救災的及時,加上百姓自己也有防範意識,至少將災情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但傷員還是有很多的,畢竟水火無情,這地龍翻身也是一樣的道理,地動山搖無路可逃。

  那些不信邪的,還有沒躲幾天就回家的,這不都給壓在了下面。

  等大阿哥到達的時候,其實官兵已經救出不少人來。

  只是現場混亂,救出來的人,生還的幾率不足三成,能活下來卻是要看命。

  「容若,弄到需要的藥材了嗎?」

  「回大阿哥,已經弄到了,還有酒也弄到了。」

  「太好了,讓他們加緊生產酒精。」

  這一次康熙也是下了血本的,讓納蘭容若和曹寅跟著大阿哥出門,這兩個可是他平時很欣賞的兩大侍衛,加上能力出眾,自然是信任有加。

  能讓他們陪著大阿哥,也是想著大阿哥年幼,其他人跟著他肯定是不放心的,他長大的孩子就這麼幾個,後頭那些小嬰兒,在康熙眼裡啥都不是。

  也就大阿哥能頂點用,後面就是太子,十歲的太子早穩重又聰明。

  至於幾個公主,聰明伶俐,但是要派出去用,還是不太方便,他要敢這麼干,朝堂能讓那些老傢伙給掀翻了。

  而且想到幾個閨女將來要去草原,這些糟心事,也沒必要讓閨女們摻和進去。

  康熙不管怎麼說,還是很替幾個閨女著想的。

  等大阿哥回來,差不多快過年了,就連遠在灣灣的常泰都趕回了京城,太子那幾天特別的歡喜,只是剛回來的常泰,過完年又要回灣灣去,小赫舍里氏很是傷心,她要回家的願望也破滅了。

  夏芸萱就認認真真的給渣康寫了一份摺子,拜託太子給帶過去,裡面的內容自然是寫明了,希望讓小赫舍里氏去到中學讀書,這孩子的學識不差,跟著她也讀了些時候的書,追上中學的課程並不難,而且這孩子住在宮內,對外也不好說,以後她還是要說親的。

  既然皇帝沒有要留下這孩子做妃子的意思,那就讓孩子去讀書吧,在中學也算是保護小赫舍里氏的一種方法,等她再過幾年,看看她的意願,指個好人家。

  「這成妃是吃醋了嗎?」康熙在收到太子帶來的摺子后,不禁外頭詢問一旁的顧太監。

  對此顧太監嘴角的笑容都快掛不住了,雖然他不明白,皇帝是怎麼想到那一點上去的,但還是回答,「成妃娘娘她心善。」

  他能說啥,總不能說小赫舍里氏跟其他孩子也玩不到一起去,年紀擺在那裡,跟她年紀相仿的格格們都出宮去中學讀書了。

  「確實是個心軟的,孩子也養的好。」康熙對成妃還是很滿意的,除了孩子生出來的時候有些問題,成妃其實是個不錯的女人。

  可他需要的是健康的孩子,所以他跟成妃註定是不可能的,浪費心思在他身上也是無用的。

  想著對成妃的愧疚,康熙答應了讓小赫舍里氏前往中學讀書的請求,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

  倒是常泰知道了這事,還進宮來謝恩。

  「你我之間還謝什麼。」康熙忍不住笑著說道。

  「臣是感恩,多謝皇上還惦記著我們一家。」常泰自然是知道那中學是什麼地方,跟太子一直都有書信往來,當然了,書信裡面寫的都是坦坦蕩蕩的事,聯絡一下舅舅和外甥的感情。

  康熙每次都有看信,對常泰也是越發的欣賞,多麼盡忠職守的好臣子,為人還坦蕩。

  「這是應該的,就是看在太子的份上,朕也要照顧兩分。」康熙之前不是不想照顧太子的親外祖,只不過這岳丈身體實在是不好,也就只能照拂了岳丈的親弟弟索額圖。

  加上索額圖確實是有點本事,康熙更是習慣了照拂索額圖,直到那次心血來潮去了岳丈家裡,才發現了常泰這個寶藏。

  要是沒發現,他怕是要錯過好多東西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種命中注定的緣分。

  「常泰舅舅。」大阿哥在看到常泰很是高興,大聲的喊道。

  「見過大阿哥。」常泰給大阿哥行禮。

  「想不到常泰舅舅你回來了,去練武場,我可比上次強多了,絕對不會輸了。」大阿哥說著就要拉常泰去練練手。

  「像什麼樣子,常泰才剛回來,你也是,不累的嗎?」康熙忍不住出聲阻止了大兒子,這貨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不累啊。」大阿哥一臉懵逼的回答,「兒子坐的馬車回來的,而且路都是用水泥鋪的,平坦的很,一點都不顛簸。」

  天氣寒冷,那些個侍衛堅決不讓大阿哥騎馬,開玩笑要是凍著了,他們長了多少個腦袋也不夠用。

  原本兒子立功了,這個做老父親的心別提多驕傲了,但這二愣子一樣的行為,康熙那叫一個心塞。

  他怎麼有這麼一個兒子!

  康熙一直在為兒子驕傲,和想揍兒子的心情反覆橫跳。

  因為大阿哥想起來,找他汗阿瑪是有正事來著,也就沒繼續糾纏常泰,主要還是太子悄悄的踹了他哥一腳。

  這才記起了正事,委委屈屈的跟汗阿瑪彙報情況,比如這次的災后小本子起到的作用,以後有相同的災禍,也可以用這個小本子來救災。

  同時還有身邊的人論功行賞,當然他也沒忘記之前小本本裡面記下的那些個幫不上任何忙的廢物,這樣的廢物難道還留著過年嗎?!

  大阿哥出去一趟,才真正的體會到他汗阿瑪無人可用的糟心感覺,就像這一次,明明忙的要死,還有拖後腿的混賬玩意,最主要,人家也不是故意的,是真的不會。

  他只想提問,以後科舉,能不能弄點有用的人,別再弄那些糟心玩意了。

  啥也不會,光會讀書能幹啥?

  回去他必須給中學改課!

  務實的課程太重要了,絕對不能讓中學里的那幫小子學成傻子!

  可以看的出來,大阿哥這一趟被折磨的不輕。

  得虧是有曹寅這樣的跟著一起去,不然他能砍了更多的人。

  常泰在一旁聽著大阿哥的話,內心則是覺得皇帝有點虎,怎麼能讓一個十二歲的阿哥去賑災呢?

  就算大阿哥做的不錯,還砍了幾個人的腦袋,震懾了其他人,還是覺得這事太危險了,不是個十二歲孩子該乾的。

  「汗阿瑪,兒子現在能找常泰舅舅去練武場了沒?」大阿哥有些不耐的問道。

  「正好,我也許久沒見常泰了,一起去吧。」康熙點點頭,他也就當初試了一下常泰的功夫,許久不見,也不知道他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真的嗎?」大阿哥沒想到康熙說要加入當即問道,「汗阿瑪輸了的話,可不許哭鼻子。」

  「我能揍到你哭鼻子。」康熙黑著臉說道,此刻他就已經安耐不住,想要揍兒子了!還是開花的那種!!!

  「大哥,你少說兩句吧。」太子胤礽感覺他大哥再說下去,怕是真的要被揍了。

  到練武場康熙換了一身衣服,常泰也是同樣換了一身,兩人很快就纏鬥到了一起去,常泰經過這些時間的歷練,身手自然是比先前還要了得。

  康熙也不弱,他平時都有注意練武,跟常泰練的是你來我往的。

  突然康熙表情不對,停頓了一下,對常泰擺擺手說道,「朕還有事,你陪他們兩個小的玩一會吧。」

  對皇帝莫名其妙的離開,三人先是懵,不過大阿哥驚喜的喊道,「哈,常泰舅舅該我了!」

  沒錯,大阿哥這個親兒子,完全不去管他汗阿瑪怎麼跑路了,抓著常泰讓他陪自己練手。

  常泰只能是應了,跟大阿哥打的你來我往的,他驚訝的發現,大阿哥的身手真的是很不錯,至少比他想象的要好,加上大阿哥十二歲營養充足,長的也有些高了,那身手的優勢也逐漸展露出來。

  「這是哪個師傅教你的?」常泰有些好奇,想不到大阿哥身邊還有這樣的高手?

  「我先生教的呀。」大阿哥眨巴眨巴眼睛說道。

  「先生是哪個先生?」常泰下意識的問道。

  「舅舅,就是我說過的。」太子胤礽在一旁說道。

  「原來是那位,我知道了。」常泰點頭,那樣的奇人竟然會關在後宮裡,也是,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因為要過年了,中學也已經放假,純禧她們回到了宮裡,小赫舍里氏則是回了自己家,可以同她的額娘還有兄弟一起過年。

  夏芸萱則是在窗戶上貼上了紅的窗花,都是一些吉利的圖案,在那透明的玻璃上貼著,看著就喜慶。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夏芸萱早從一開始的懵,到現在的習以為常,她感覺自己越來越像一個古人了,除了偶爾需要解決老闆提出的問題,還能去翻翻當初保留的書籍,還有點後世的感覺。

  「這戒指真好看。」婉儀收到了夏芸萱給的新年禮物,很是喜歡,那是一枚紅寶石的戒指。

  紅寶石是夏芸萱獲得的賞賜之一,那是常泰帶回來給康熙的,來自各國的保護費用,因為他們沒有大清的貨幣,就用等同價值的金銀珠寶來換取。

  當然了,就算收,也是按照大清這邊要的東西來收,每個國家的物價不同,金銀珠寶是最保值的,要是拿布料,那就不好意思了,大清並不缺布料。

  從此以後,老外都不拿布來大清了,因為沒啥市場,帶過來還便宜,漂洋過海來賣,簡直虧大發了。

  因為夏芸萱立功,別人不清楚,康熙還能不清楚嗎?

  當然是將常泰帶回來的珠寶什麼的,都賞賜給了夏芸萱一堆,這些玩意太多了,也沒啥意思,主要是夏芸萱的空間里有的是珠寶,款式還漂亮呢。

  她翻到個差不多的紅寶石戒指,畫圖讓人做了出來,這不,就戴在了婉儀的手指上,白皙的皮膚,被紅寶石戒指襯托的更好看了。

  「喜歡嗎?」夏芸萱笑眯眯的問道,她其實訂做了不少,連衛氏都有份。

  在她儲秀宮的人,怎麼能受委屈呢。

  「喜歡的,太好看了,更別提,這還是一整套的。」婉儀只覺得,男人算個球!姐妹才是真愛!

  跟了皇帝這麼些年,也就以前的時候有點賞賜,現在?有個屁!

  就普通的份例賞賜,每個人都有的那種。

  但是她好姐妹送的禮物,可不是別的庶妃都能擁有的。

  這後宮也是獨一份!

  要不是天寒地凍的,婉儀能戴著這一套出去遛彎。

  夏芸萱有心就算了,她還注意打造的時候,不會超出婉儀的佩戴品級。

  沒有孩子的嬪妃,要升職是很困難的。

  瞧瞧衛氏就知道了,就是生了孩子,想升職?證明自己有用。

  不是每一個庶妃,都像夏芸萱這麼猛的,能靠自己的本事來逆襲。

  逆風翻盤,那都是常人做不到的。

  皇貴妃回到宮裡,她是覺得哪哪都不習慣,只能招了幾個格格來陪她閑聊。

  沒辦法,在這深宮裡,她反倒是只跟這些格格比較熟悉。

  夏芸萱是不太明白,為什麼她會被皇貴妃招到承乾宮來,不過看著皇貴妃也沒什麼惡意,她也就沒啥好忐忑了。

  「叫妹妹過來,主要還是想要感謝妹妹。」佟佳氏開心的說道。

  「感謝我?」夏芸萱眨巴眨巴眼睛問道。

  「正是,若不是妹妹當初跟皇上建議,我恐怕到現在還走不出心結。」佟佳氏笑的很輕鬆,沒有以前的怨氣,可以說是跟早先完全不一樣。

  早先是佟佳氏還是想爭的,想要表哥更多的愛,會吃醋,會嫉妒。

  哪裡像現在這樣的平和,她和表哥註定是不適合的,生下的女兒那般的模樣,佟佳氏甚至都不敢回憶,但是,她是想要養大那個閨女的,即便再怎麼可怕,也是她辛辛苦苦懷胎十月生下來的。

  只是她們母女有緣無分,不到一個月,孩子就救不過來了。

  「佟老師也很厲害,在學校教的可好了。」端靜笑盈盈的說道。

  「也就你們覺得我教的好。」佟佳氏抿著嘴笑著說道。

  其實佟佳氏在中學的課有儀態課,還有教文學,她能跟皇帝談論詩詞歌賦,文學功底自然是不錯的。

  「還是皇貴妃會教,文學上我可不行。」夏芸萱則是笑著說道。

  「妹妹謙虛了。」佟佳氏以為夏芸萱那是謙虛,誰不知道後宮那小院里,夏芸萱一人教了這麼多阿哥格格。

  連太子都認真的喊她一聲先生。

  「老師,這一點,先生可真沒謙虛。」純禧笑嘻嘻的說道,但凡能誇,她肯定是要誇先生的,可偏偏,她們先生無論是畫畫還是外文,那都是教的不錯,對那文學真是沒什麼辦法。

  她在文學上沒啥靈氣,也能寫那些用華麗辭藻堆砌出來的文字,但是總歸缺了點什麼。

  就是康熙都覺得可惜了,對此夏芸萱只想說,可惜個球球!

  她本來就是個美術生好嗎!!!

  強迫她學文是什麼鬼東西啊?

  再說了,她又不想討好渣康,現在的日子已經很愉快了,不需要再加個渣康進來。

  愛渣康的女子千千萬,也不缺她一個。

  事實上,夏芸萱覺得後宮的女子都很冷靜,會對渣康愛的死去活來的,彷彿只有他表妹,不過因為近親結婚的問題,佟佳氏也有些放棄了。

  她在後宮的掙扎,只會成為笑話。

  在夏芸萱看來,佟佳氏還如此的年輕,也沒必要吊死在一棵樹上,至少現在佟佳氏找到了屬於她自己的事業,教書能讓她覺得自己還是有價值的。

  感謝當初佟家送她入宮前,是打著把她培養成皇后的主意,學的都是最頂級的,哪怕是禮儀,也是最高規格的。

  只是沒想到,因為近親結婚這一點,她就沒了勝算。

  按照康熙的話來說,他們也有可能生出正常的孩子的,但那幾率非常的低,一般人生孩子不說個個都正常,卻也不會像他們。

  加上這個古代又沒有b超的存在,懷了個啥,真的就跟開盲盒一樣,生下來那天才能知道。

  這樣的事,佟佳氏說什麼也不會答應的。

  康熙也禁止了佟家在送閨女進宮的想法,他又不是腦子壞了,都是他親舅舅的女兒,無論是嫡女還是庶女,結果不都是一樣的嗎?

  以後他給太子挑太子妃,也要避開跟赫舍里家有血緣關係的,最起碼五代以內的都不考慮!

  這麼一下子,就少了好多選擇,畢竟像他們八旗的血統,來來去去就這麼些人。

  康熙也不是沒有僥倖心理,調查的八旗裡面,智商低的也有好幾家,都是近親結婚,還有多個手指什麼的,簡直就是小意思。

  出生就沒了的,在康熙看來,那都是悄悄的處理掉了。

  想到他那出生的不到一個月就沒了的孩子,那小模樣其實是像他和皇貴妃的,只可惜……

  因為皇貴妃找了夏芸萱來做客,夏芸萱自然是也帶了禮物過來的,一些點心。

  按照道理來說,皇貴妃膝下是有孩子的,康熙從德妃那抱來的四阿哥,如今也已經六歲了,比起前兩年給人的印象瘦弱,如今已經長高了不少,看著跟挺拔的小松似的。

  到現在,四阿哥的身份還是挺尷尬的,說他擁有兩個在後宮最尊貴的女人做母親,偏偏親額娘就當沒有這個兒子一樣,至於養母,對他好是好,就是隔了一層,特別是佟佳氏的孩子沒了以後,她便離開了皇宮。

  小小年紀弄的跟孤兒一樣,也是個可憐的孩子,所幸就被夏芸萱撿了回去。

  有兄弟姐妹在一起,倒也沒有變的憤世嫉俗,是個有愛兄弟姐妹的好孩子。

  康熙也是挺難的,以前兒子少么愁,現在兒子多一樣愁,還要派人將八旗的關係圖都搞清楚,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有什麼大事要搞。

  畢竟康熙搞事情也不是頭一次了,這還真冤枉他了,他是想搞事情嗎?

  他那是怕他孫子輩出現個傻子!

  必須將五代以內的血緣關係都搞明白了,聽說了近親結婚危害的太皇太后也堅決的支持孫子,以前不知道就罷了,現在知道了,還不想辦法可還行?

  大阿哥還不知道,他未來媳婦的人選,在康熙的一次次的排查下,被去掉了很多,沒辦法,誰讓跟烏拉那拉多多少少都有點親戚關係。

  所以大家族也不好,活生生的巨坑,康熙現在的目光,已經落到了漢臣身上,最起碼,漢臣不用擔心跟烏拉那拉或者其他的八旗家族有血緣關係,這不就一下子便豁然開朗了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