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逐鸞> 第117章 番外2:插翅難飛(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番外2:插翅難飛(1)

  除夕宮宴,闔宮結綵。

  登基三年的皇帝在甘露殿設宴宴請文武百官,宴會還未開始,殿內已有過半賓客,並還在有人不斷進殿。

  「靈武公主到——」

  隨著一聲長長的傳唱,身著紅裙的万俟丹蓼昂頭挺胸走入殿中。她的三個哥哥雖說也有官爵,但排場怎麼也比不過身為公主的妹妹。

  万俟家主如今已為武國公,此番他蒙獲聖恩,千里迢迢從鳴月塔趕來覲見皇帝,雖走在自己女兒身後,可卻一臉得意地享受著周遭艷羨的目光。

  万俟三兄弟看著父親的模樣,不得不在心中感嘆一聲,姜還是老的辣。

  早知今日,就是他們也叫聲義父,也有何不可?

  武國公落座之後,立馬就有不少想要攀附關係的官員上前寒暄。武國公常年鎮守鳴月塔,鮮少入京交際群臣,他對這新鮮的吹捧,看上去也受用不已。

  這万俟一家,頗受皇帝重用,同皇后的弟弟荔象升一般,都是武將一派里舉足輕重的人物。

  正當眾人圍繞在靈武公主和万俟氏父子身邊熱聊之時,殿外的太監再次傳唱。

  「咸寧公主,駙馬到——」

  「太傅到——」

  隨著魯涵和魯萱的先後入殿,殿內多人神情一振。

  這朝廷上的香餑餑,一個接一個的入,讓他們都不知道先去拍誰的馬屁好了。

  自皇帝登基以來,皇上體諒魯涵年歲已大,將其召回京都,封為三師之一。雖說這太傅一職並無實權,但到底是個正一品的官職,走哪兒都得叫人仰望。

  不過說來也怪,這魯涵似乎也沒甚大功,帝后卻格外敬重,連帶著這咸寧公主,雖然性情柔弱,不像是阿諛諂媚之人,但宮中也什麼好事,皇后也第一個想到咸寧。

  去年,皇后親自為咸寧公主指婚,駙馬乃是皇后的堂兄荔鳴珂。

  荔鳴珂為人正直,儀錶堂堂,還一直潔身自好,房中未有女眷。再加上還是國戚。這門親事,不知艷羨了多少京都貴女。

  兩人成婚後,琴瑟和鳴。

  此次赴宴也是,荔鳴珂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懷有七月身孕的妻子,鞍前馬後地為她服務。

  有官員想要上前套近乎,荔鳴珂也是短短數語便終結了聊天,目光和注意力始終在妻子身上。

  過了不久,最後一位昌平公主到了。

  毛苑隨著父親安國公的腳步走入大殿,當了三年公主,她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從政治意義的角度來說,這位昌平公主比起前兩位公主,明顯遜色了許多。眾人的焦點大多還是放在她的親生父親安國公身上。

  身為前朝重臣,帶著四十萬將士接受彼時還是太子監國的皇帝的招安——可是為當今皇上的資歷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這位安國公的呼籲下,朝廷招撫倖存的前朝皇族,封爵授官,令他們可以恢復真名,安居樂業。

  從前層出不窮的復國運動,在此之後便漸漸平息了。

  新帝登基三年,百姓各居其位,百官各司其職,大燕已有國泰民安之相。

  如今國家缺的便是一個好消息了,可礙於皇帝那喜怒無常,捉摸不透的性格,沒人敢去觸這霉頭,所有人都盯著宮裡,卻不敢言語。

  「帝後到——」

  眾人神色一凜,紛紛放下手中的事情,向著門外叩拜行禮。

  幾位公主也接連跪下行禮。

  從傾瀉而入的月光中,帝后二人並肩走出。甘露殿眾人跪拜行禮,高聲問安。

  謝蘭胥在寬闊的龍椅上坐下,身穿鈿釵襢衣的荔知一如既往,與他同坐一椅。殿內諸人已經習以為常,私底下甚至有人稱為「二聖」。

  眼前這位皇后,在新帝微末之時便不離不棄,一路與之出謀劃策,生死與共。可謂是有勇有謀,有情有義。封后后,也是愛民如子,尤其注重天下學子的教育,封后第一年,皇帝便在皇后的勸諫下,建立了國內第一所女子官學。

  女子官學招收的第一批學生便是皇親國戚,不是皇帝所收義女,便是皇后的親妹妹。

  即便是為了攀龍附鳳,也有好些富貴人家將自己的女兒送入官學。

  如此一來,京中女子讀書蔚然成風,爭相以考入官學為榮。

  今年初,皇帝在皇后的諫言下,對女子放開科舉限制,現在女子不僅可以在後宮為官,也可在前朝任職。燕國女子,無不以當今皇後為明星。

  同皇后的德行與遠見相比,她出身上的瑕疵便沒有多少人關注了。

  「眾愛卿請起。」皇帝淡淡道。

  朦朧的月光混在亮如白晝的燈火中,為皇帝的面容蒙上一層淺淡的白色光影。

  皎潔,蒼白,不可捉摸。

  百官習慣了皇帝喜怒難辨的模樣,不敢有絲毫造次,規規矩矩地落座。

  「今日是除夕宮宴,大家盡興宴飲便可。」皇后笑道。

  皇后安定而平穩的聲音讓大家鬆了口氣,殿內氣氛這才融洽起來。

  百官爭相向龍椅上的帝后二人敬酒祝賀。

  酒過三巡,皇帝已露出厭倦神色。

  謝蘭胥握住荔知的手。

  「還要加班至多久?」他哀怨地看著她。

  荔知笑了笑,反握了握他的手,說:「想走了?那便夾一筷魚肉喂我。」

  夾一筷魚肉罷了,謝蘭胥想也不想照辦,不成想魚肉剛至荔知嘴邊,她就險些嘔吐出來。

  荔知已經轉過身去,謝蘭胥還怔在原地,殿內的百官已經比他更快地意識到了什麼,拿著酒盞的放下了酒盞,正在說話的也閉上了嘴,眾人不約而同屏息凝神,閉上了嘴一致豎耳傾聽——

  「皇上,還不叫太醫?」荔知用一張綉有曇花的絹帕捂著嘴,提醒道。

  謝蘭胥這才回過神來:「太醫呢?!」

  傳召太醫的時候,謝蘭胥不可思議地看著她,臉上倦色一掃而空,他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不敢確認,直至太醫院院使匆匆趕來,把脈后一臉喜色地跪地行禮: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後娘娘已有兩月身孕——」

  一石驚起千層浪。

  謝蘭胥猛然起身,而殿內眾人旋即跟著太醫一起跪下祝賀。

  「兩月?你……你為何現在才告訴我?」

  謝蘭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彎著腰把手放在荔知肩上,手足無措地看著她。

  此時的他倒不像個喜怒不定的帝王,只是個最符合年紀的愣頭青。

  「月份淺,容易弄錯,我也是昨日才確定的。」荔知笑道。

  謝蘭胥抿了抿嘴唇,似有千言萬語一起堵在了喉嚨里,反倒讓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半晌后,他忽然彎腰,一把抱起了荔知,大步走出了甘露殿。

  留在殿中的官員面面相覷,但很快,他們便相互恭祝了起來。這皇後有孕,對社稷後繼無人的憂慮便能放上一放了,至於忽然離席的皇帝和皇后——哎,大家都習慣了皇帝旁若無人的偏愛,也無所謂了。

  謝蘭胥抱著荔知上了龍輦,又將荔知一路抱至未央宮中。

  荔知哭笑不得:「現在還不放我下來?」

  謝蘭胥頗有主見,堅持走至大床邊,才將她小心翼翼放下。

  「我聽人說,越是月份淺的時候,越要小心。」謝蘭胥說,目光定定地停在她還看不出變化的肚子上。

  他像是還在夢中,半信半疑地摸了摸她平坦的肚子:

  「這裡面……已經有我們的孩子了嗎?」

  「是啊,」荔知笑道,「阿鯉從現在起,便可為我們的孩子想一個名字了。」

  「也不知是男是女……如何取名?」謝蘭胥遲疑道。

  「那便各取一個。」荔知說。

  謝蘭胥興奮不已,立即冥思苦想起來。

  但高興了不過片刻,他又變得憂心忡忡,蹲在床邊,將她攔腰抱住。

  他沉下臉來,帶著對自己的遷怒:「只恨我不能替你受苦。」

  荔知撫摸他的頭頂,笑道:

  「你有這份心,便讓我心滿意足。」

  謝蘭胥抱了一會,又問她喝不喝水,困不睏倦,荔知都搖了搖頭。

  「我想去曇園看看,說不定,能碰上曇花開放。」

  荔知剛懷有身孕,一方面謝蘭胥對她有求必應,另一方面則生怕她磕著碰著,因此去往曇園的一路,謝蘭胥都格外小心,恨不得將荔知放在口裡含著過去。

  到了曇園,謝蘭胥扶著荔知走下龍輦。

  曇園去年才建成,園中只有曇花一種,種植曇花的暖房內四季如夏,以保證曇花常年開放。

  或是曇花也知除夕之喜,荔知走入曇園,迎接她的便是妖冶而聖潔的曇花。

  絲絲縷縷的白色花瓣,簇擁著花蕊,盛放著只在夜晚展露的香氣。一株株曇花層層疊疊,遠看像是皚皚雪景,其中最大的那株王曇,在成百上千曇花之中,就像是佇立在鳴月塔大地上的仙乃月神山,巍然醒目。

  「世人雖愛牡丹,我卻獨愛曇花。」荔知笑道,「因為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它從始至終都堅持在自己的時間盛開。」

  謝蘭胥對花並無研究,但他一樣偏愛曇花,因為偏愛之人愛曇,他也便跟著愛曇。

  皇宮之中,紫薇樹盡數拔除,取而代之的是堅貞的松竹和只在剎那之間盛放的曇花。

  「能得你喜愛的,便是最好的。」謝蘭胥看著她。

  忽然,暖房外響起了高善的聲音。

  「啟稟皇上,中郎將荔鳴珂求見。」

  謝蘭胥皺了皺眉,剛想讓荔鳴珂進來,荔知說道:

  「中郎將想必有事和皇上相商,此地狹小,不便議事。皇上還是移步接見吧。」

  謝蘭胥挑了挑眉:「你不與我同去?」

  「曇花開放,轉瞬即逝。」荔知說,「更何況,我已知道他所求何事了。皇上一人去足以。」

  謝蘭胥這才推門走出暖房。

  門外侍立著許多宮人,謝蘭胥不放心獨自一人在暖房內觀賞曇花的荔知,停下腳步對領頭女官道:

  「你在門外小心謹慎,隨時聽候皇后吩咐。」

  女官謹慎應是。

  謝蘭胥這才在高善的陪同下,走到不遠處的荔鳴珂面前。

  荔鳴珂行禮問安,不太習慣與皇帝單獨相處。他略微拘謹地道明了來意。

  「你想將次子,過繼到魯涵膝下?」謝蘭胥有些訝異。

  「此事一開始是公主的想法,後來得到皇后的肯定,公主才將此事告知下官,請求下官日後若有次子,將其過繼給魯家承嗣。」荔鳴珂板板正正地說道,「下官覺得無甚不可,但因為公主身份高貴,所以此事還需皇上同意才行。」

  謝蘭胥聽完只覺浪費了和荔知獨處的時間。

  「你們二人的孩子,不必和朕交代。既然皇後有意如此,那便如此。」謝蘭胥說。

  荔鳴珂鬆了口氣,再次行了一禮。

  謝蘭胥不去管他,轉身再次走向暖房。

  推門而入后,暖風迎面而來。

  百丈大的暖房中,曇花如雪山堆砌。幽香四溢在寂靜的空氣之中。

  一張絹帕落在地上。

  暖房內空無一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