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
漁網隨著荔象升的收力,猛地從溪流中拖出,七八條小魚正在漁網中撲騰尾巴。
「學會了嗎?」荔象升光著小腿肚,踩在奔騰的溪水裡,眯著眼睛在太陽底下看著岸上的嘉穗和荔慈恩。
「學會了!讓我來試試!」荔慈恩拍著手,迫不及待地脫下布鞋和足衣。
民風開放的鳴月塔生活,讓原本就離大家閨秀還差得遠的荔慈恩差得更遠了。
嘉穗比荔慈恩年紀更大,已經定型的三觀更不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眼下她仍杵在原地不動,想等荔象升走遠再脫布鞋和足衣。
荔象升將漁網交到興奮地涉水而來的荔慈恩手裡,自己上了岸,拿起弓和箭,赤腳往草甸深處走去。
「哥哥,你去哪兒?」荔慈恩扯著嗓子喊道。
「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兔子或者野鹿。」
「記得早些回來!」
荔象升應了妹妹的叮囑,身影漸漸隱沒在茫茫的草甸中。
荔象升走後,嘉穗這才脫掉布鞋和足衣,挽起襦裙走下小溪。
冰冷的溪水刺激得她呀了一聲,破除規矩帶來的自由感讓她和荔慈恩對視了一眼,露出快活的笑容。
兩人一邊等待溪流穿過漁網帶來小魚,一邊隨意展開交談。
「今天是什麼日子,竟然這麼豐盛?」嘉穗好奇道。
荔慈恩朝她踮起一隻腳,歪著身子小聲說了一句話,嘉穗一臉吃驚。
「是今天么?」
荔慈恩笑著點了點頭。
「般般對殿下真是上心了。」嘉穗感嘆道,「希望殿下能記住她的好……」
荔慈恩臉上的笑意淡了,她的目光落在遠處的仙乃月神山上。
神山捉摸不透,聖潔飄渺,永遠都在那個地方,光輝無人抵擋。
「記不記住都不重要……我只希望姊姊達成目的后,變回原來的樣子。」
嘉穗有些驚訝地看向荔慈恩,在她的認知里,荔慈恩只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妹妹,不應該說出這樣模稜兩可的話。
荔慈恩的眼神落下來,看見嘉穗的表情,轉瞬又變成了那個快活天真的小姑娘。
「荔知姊姊好久都沒真正的笑過了,我希望她真的開心,嘉穗姊姊——我說錯了嗎?」
嘉穗笑著搖了搖頭,剛剛的怪異被她忘在腦後。
當天邊的仙乃月神山籠罩上橘紅霞光的時候,一行人熱熱鬧鬧地踏上了歸家的旅途。
就下值到回家的這一個時辰來說,三個人的收穫都頗為豐盛。
荔象升射中了三隻野兔,荔慈恩和嘉穗打到了一桶的小魚。他們回到家,看到荔知已經洗好了擺在桌上的一籃子紅色漿果,他們就知道晚上的大餐已經開始準備。
三人只來得及各自喝了一口水,就馬不停蹄提著野兔和魚趕到荔知所在的小廚房。
因為草甸之上,一點星星之火都可燎原,小廚房獨立在馬場外,和下人們住宿的兩所院子呈三足之勢。
荔知已經完成了大部分菜品的準備工作,嘉穗一來,她多了左膀右臂,一切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了。
傍晚時分,謝蘭胥坐在牛車上返回小院,他對荔知能做出怎樣一頓夕食來不抱希望,畢竟這裡是荒無人煙的草甸,這裡沒有酒樓也沒有集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樣的道理。
然而,當他被邀請走入荔象升的房間后,他被桌上滿滿一桌盛宴刷新了認知。
桌上有魚有肉,有菜有湯,長寬四尺的木桌險些還擺放不下全部的餐食,那蒜蓉青菜和爆炒蘑菇就是被壘起來放的。
雖說沒有什麼名貴的菜式,可這的的確確算得上一桌盛宴。
謝蘭胥感到驚訝,他身後的西瓜和桃子更是如此。兩位婢女都沒想到,荔知能在遠離城鎮的溪蓬草甸上弄出一桌美味。
「請坐吧,殿下遠道而來,粗茶淡飯還請不要見怪。」荔知笑著請大家落座。
「這都是你做的?」謝蘭胥懷疑地看著桌上的美味。
「嘉穗和慈恩,還有象升幫了我不少。要說都是我做的,荔知愧不敢當。」她笑著介紹桌上的一道道美食,「掌勺的是我,但像殺兔剝皮的活兒,是象升替我做的。嘉穗和慈恩呢,也幫了我不少,要不是她們替我忙前忙后,直到這時我才剛剛開火下鍋呢。」
方桌狹窄,眾人也顧不上什麼男女大忌了,各自在長凳上擠好。西瓜和桃子似乎對與謝蘭胥同桌用餐一事頗為忌憚,但在謝蘭胥的要求下,她們也在長凳上坐了下來。
不過,看她們如履薄冰的模樣,好似隨時都準備彈跳起來。
謝蘭胥身份特殊,眾人都自覺地給他留了單獨的長凳。
荔知正要和嘉穗擠一擠時,謝蘭胥溫和笑道:
「掌勺的辛苦了,不妨坐我旁邊,和我說說這每道菜的做法?」
荔知也不矯情,大大方方地坐到謝蘭胥身邊。
如果是在京都,正常宴請一個皇孫,那一定是陳詞濫調說個遍,然後再請皇孫動筷開席。
可這裡是鳴月塔,這裡是比鳴月鎮還要蠻荒的溪蓬草甸。
荔知直接跳過前面的環節,請謝蘭胥動筷第一個品嘗。
謝蘭胥也不推脫,掃視桌上滿滿當當的美食后,率先夾起一筷紅燒兔。
「如何?」荔知問。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在謝蘭胥臉上。
他慢慢地咀嚼,看不出表情如何,片刻后,對上荔知的視線,點頭道:「不錯。」
謝蘭胥的肯定開啟了真正的美宴,接連有人向著桌上美食伸出筷子。
西瓜看著連桃子都動筷,小心翼翼地向著一盤炒蘑菇伸出筷子。薄薄的蘑菇片入口后,她的圓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
「我還準備了一個驚喜——」嘉穗說著,從身後拿出一個酒壺來。
「這是什麼?」荔慈恩問。
「這是我用兔子皮和隔壁院的張叔換來的,上好的桑葚酒!」嘉穗笑著,找出陶水杯,給每人都倒了一杯。
爽口的桑葚酒和美食搭配起來,清爽解膩,一桌人吃得更愉快了。
酒足飯飽后,荔慈恩推走想要幫忙收拾殘局的荔知,朝謝蘭胥方向擠了擠眼睛,拉著嘉穗一同洗碗去了。
荔知轉過頭,看見謝蘭胥站在院中,獨自一人望著她。
月光已經落了下來,院中只有謝蘭胥一人佇立的身影。荔知走出房門,站定他的身前。
「我吃飽了,殿下呢?要不要與我出去走走?」荔知笑著問道。
謝蘭胥似乎久等多時,輕輕應了一聲。
兩人向著院落外的夜色走去。
「二品中書令的女兒,為何會庖廚?」
「殿下忘了,我只是不受寵的庶女。一個女奴生下的孩子,卻在出生時伴有異象。」荔知笑道,「主母雖然不會公然刁難,但也不想我們過得和府中嫡子一樣好。」
兩人不知不覺走出院門,來到了夜幕之下蒼茫無邊的草甸。
草甸上的夜風就像京都最昂貴的絲綢,如水般穿梭在他們之間,無形地連接起二人。
「每到特殊的日子,我和雙生姊妹就會利用小廚房,共同做一桌大餐。」
「特殊的日子?」謝蘭胥音調上揚。
「特殊的日子。」荔知說。
在一個可以俯視溪蓬草甸的小山坡上,兩人肩並肩坐了下來,迎著撲面而來的夜風。
兩人隔得如此之近,儘管沒有真正碰觸的地方,風依然將兩人烏黑的髮絲不分彼此地交纏在一起。
「殿下,今天是你的生辰。」荔知說,「連你自己都忘了。」
謝蘭胥臉上露出豁然開朗的表情,但轉瞬,狐疑湧上他的面龐。
「你為何知道?」
「殿下可能不知,我在荔府的教養嬤嬤,人喚春蘭姑姑,在出宮前曾是太子妃院中的管事嬤嬤。」
隨著這個名字的出現,謝蘭胥腦海中浮現出相關的記憶。
「原來,在我和母親搬入湖心樓后,她便出宮去了荔府。」謝蘭胥說。
「春蘭姑姑和我關係親近,時常對我說起東宮生活。」荔知說。
「她說了什麼?」謝蘭胥神色平靜,看不出端倪。
「說太子妃多才多藝,嫻靜恬淡,從不自恃身份高貴就打罵下人。太子妃做的桂花糕,連宮中御廚都甘拜下風。」荔知笑著說,「至於殿下,春蘭姑姑說那時候殿下還小,又因為是唯一的嫡子,太子自然看得緊,她只遠遠見過殿下幾次,誇殿下從小就芝蘭玉樹,不似常人。」
「京都有個著名的小神童,人們都誇他如玉雕琢,似菩薩座下小童。我便問春蘭姑姑,這小神童和殿下比起來,誰更勝一籌?」
「春蘭姑姑說,若殿下是那天邊的雲,小神童便是地上的泥。完全沒有可比之處。」
荔知笑道:「從那時起,我就對殿下起了好奇之心。」
「原來你從那時起就傾慕於我了。」謝蘭胥用陳述的口吻說。
荔知繼續說道:
「太子妃病逝,於我來說是一件憾事。」
「為何?」
「春蘭姑姑將太子妃親手所做桂花糕吹得神乎其乎,我還夢想著,哪一天能夠吃到一口那令宮中御廚也甘拜下風的桂花糕。」荔知嘆了口氣,「只可惜,太子妃早早便仙逝了。」
在她的余光中,謝蘭胥的表情就像遠處的夜色那樣縹緲無蹤,難以捉摸。
「即便她還活著,恐怕也沒法再做桂花糕了。」他說。
這回輪到荔知問為何。
「她瘋了。」謝蘭胥說,「瘋了許多年,只是無關之人難以知曉罷了。」
荔知忍下計劃外的一時慌亂,繼續看著謝蘭胥,等著他說下去。
謝蘭胥垂著眼,盯著一處一動不動。
荔知跟隨他的目光望過去,發現是一隻棲息在草葉上的蟋蟀。
「有一次,母親房中進了一隻壁虎。那壁虎,只有小指大小。」謝蘭胥緩緩說,「母親令我將其打死。」
「你不忍殺害它?」荔知問。
「不忍?」謝蘭胥單薄的嘴唇中冷冷吐出這個似乎令他感到陌生的詞語,「比這更殘忍的事我都做過,我只是覺得,沒有殺死這隻壁虎的理由。」
「我用手絹將它包了起來,拿到室外放走。」謝蘭胥說,「此事被母親知曉……」
謝蘭胥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他望著草葉上的蟋蟀,好像陷入某種沉思。
荔知注視著他,等待著他從回憶中抽離。
而他重新置身在湖心樓中,眼前是暴怒的崔國公主。
她把自己按在地上,強行將一隻活的壁虎塞入他的口中,然後死死捂住他的嘴,不准他吐出來。
「就連你這個小小奴僕都要忤逆於我,滾回去告訴你的主子——我生是崔國的公主,死是崔國的公主,絕不會向你們竊國逆黨低頭!」
比起她暴虐的力道,更讓他無法反抗的是此刻掐在他肩上,她左手食指上的瘢痕。
母親的怒吼在耳中回蕩,她暴怒的臉龐逐漸被荔知擔憂的臉取代。
他的心中回蕩著一種陌生的情緒。那股動容因眼前的人而生,隨著她關切擔憂的目光,像夕陽下的潮汐一樣在他胸口漲落。
「此事被母親知曉,她大發雷霆,將壁虎捉了回來命我吃下。」謝蘭胥說,「諸如此類的小事,數不勝數。」
話音落下后,迎來的是漫長的沉默。
謝蘭胥張開口,想要說點什麼,然而面前的少女彷彿猜到他說出口的只會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冠冕堂皇的話語,竟伸出雙臂,主動抱住了他。
月光皎潔,一塵不染。碧綠的草甸像是一片廣闊的海洋,那在夜風下起伏的草葉,就是海面的波浪。
謝蘭胥一動不動地坐著,任由荔知的雙臂將他包裹。
清亮而溫柔的圓月在溪水中盛放粼粼波光。
輕紗薄綃一般的夜霧低垂在草甸上,籠罩著清澈的溪水,搖尾的魚兒輕啄著水中的月亮,許下海誓山盟。
「……沒關係的。」
荔知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好像在這一刻,他是她最疼愛的弟弟妹妹。
好像他不是謝蘭胥,不是無痛無畏的皇孫殿下,而是一個比她弱小得多,需要在她的羽翼下停歇的存在。
「一切都過去了。」荔知柔聲安慰,「今後,有我陪在殿下身邊。」
謝蘭胥似乎忘了掙脫。
他凝望著靜謐無邊的夜色,安靜而順從。
兩人又坐了一會,在夜風變得更冷前,結伴回了小院。
各自分別後,荔知回到自己的房間。
她關上門扉,同時關上的還有臉上溫柔又夾雜著傾慕的表情。
春蘭姑姑死前的哀嚎和慘叫重新浮現在腦海中。
鄭恭不是她殺的第一個人,春蘭姑姑才是。
那片漫天的大火,那被火焰映紅的夜空,伴隨著春蘭姑姑死前的最後一句話,在荔知耳中回蕩。
「崔朝所有的財寶都藏在一張藏寶圖裡——千真萬確,這是太子妃祭奠亡靈時我偷聽到的!」
這句話之後,春蘭姑姑的聲音戛然而止。
不是她不想說,而是她再也沒有機會說了。
早在她助紂為虐的時候,她就該想到這一天。
荔知唯一沒有對謝蘭胥說謊的是,她願意為他付出所有。
因為,他是唯一可以指引她找到崔朝寶藏的人。
於她而言,他是希望。
也是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