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夯實電子產業基礎(二)
羅威國全家都在為禹天的事業奔波,他自己也沒閑著,如果說投資、開發SY有前世的『情結』在裡邊,那讓華夏在計算機、通信行業立足世界之巔就是他今生最大的『心愿』了。
「大海航行靠舵手!」為了實現今生最大的『心愿』,他要為它找一個既懂技術、又有威望、還要有前瞻性的領軍人物,能夠駕駛這艘巨無霸產業,讓它順利起航,向著正確的方向,高速航行;他沒那麼狂妄,覺得自己能做得到。
如果他不是個重生者,這個人選肯定不好找;可誰讓他是呢!人選他早就有了,只是不確定對方願不願意來幫他。
這幾天,他冥思苦想,做著說服對方的準備工作,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以及應對的策略,目的就是要做到萬無一失;
說了半天,這個重要、關鍵的人物是誰呢?
好吧,只要是重生人士,可能都不陌生這個人—倪GN,連想公司創始人、奠基人之一,前總工,第一批華夏工程院院士,90年左右,他堅持企業應該走「技工貿」發展路線,和連想公司堅持的「貿工技」路線發生碰撞,最後以倪老離開,結束了這場持續了幾年的路線爭論,是非功敗,自有後人評論。
隨便列幾條倪老的觀點:堅持企業應該走「技工貿」的發展道路;一向力主核心技術要自主化,並順應計算機和通信融合的趨勢及早作出部署;堅持立項自主研發程式控制交換機;自主研發晶元,堅持建立晶元設計中心;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晶元設計能力……
這些在後世被證明無比正確的思路,在當時看來很瘋狂,在社會上已經大討論;
倪老的思路和禹天要做的事業是高度一致的(呸!臭不要臉!給自己臉上貼金!那叫一脈相承,是你承襲人家倪老的!禹天:我認輸。),他堅信,自己和倪老的結合,一定會實現自己今生最大的願望,他也相信,那也是倪老這輩子的最大的願望!
(「貿工技」和「技工貿」之爭,放在當時的歷史時期,對一個要生存、要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來說,說不上誰對誰錯,兩條路線也談不上是完全對立的關係。)
在二十年後的一次訪談節目中,作為華夏雙料院士的倪gn回憶道,「91年初吧,一天中午,禹總約我面談。當時禹總正在燕大讀書,我那時的工作地點就在中關村,大家直線距離不超過500米,禹總為了增加信服力,還叫上了羅威國羅副主席作陪。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我一跳,那個年代的華夏,知道計算機的人可能有一些,但是能夠對計算機應用軟體、互聯網應用看得那麼清晰和透徹的就太少了,而當時禹總給我的感覺就是我所有認識的國內、國外、所有的計算機從業人員都沒有禹總熟悉和了解計算機這個行業。」
「包括您在內嗎?」
「當然包括我在內,說實話,我當時都聽傻了。我從事電子和計算機研究二十多年,在加拿大工作過三年,自認為對這個行業十分精通,可是聽完禹總的分析和判斷,你可能想象不到,我當時什麼都顧不得了,立刻掏出筆和紙,把他說的一些東西記下來,生怕忘記了。那一天,對於我來說,無異於在我面前打開了一道門……」
「倪院士,網上傳言說,禹總是您的弟子,看來這不是事實了?」
「當然不是了,我們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互為良師、益友。」
「倪院士,網上還有一種說法,您當時加入研究院是被禹總拿錢砸過去的,是這樣的嗎?」
「哈哈哈!不是傳言,這句話是我跟朋友開玩笑時候說的,那天……」倪老笑得很開心。
「倪院士,當時研究院決策機構是院長委員會,院長委員會內部通過的決議,一般是可以直接執行,是吧?」
「是的,沒錯。」倪老笑眯眯的點頭。
「外面還說,在這之上,禹總有一票否決權,和一票通過權,是有這種事情嗎?」
「有的,禹總是整個基金會的最大投資人,如果把研究院比作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禹總相當於是船長,只不過他大部分時候放棄了領導權,但是在預感船偏離航線了,才會動用船長的權利將船駛向正確的方向。」
「哇,好厲害!不愧是我們的偶像!那在這二十多年過程中,禹總有過失誤的時候嗎?」
「有過,他又不是神仙,怎麼會沒有出錯的時候呢,只不過比較少而已,他自我糾錯能力很強,善於分析和總結,也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高新科技研發過程是充滿未知風險的,就像航行在未知的海域,大家只能預測前進的方向,前方有沒有風暴、暗礁,什麼時候會遇到突發情況,前路還有多遠,誰也不知道,到了盡頭是否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也不清楚,這時候,禹天往往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
事在人為,禹天運氣不錯,倪老最終點頭,答應牽頭組建華夏天衍電子技術研究院,並擔任院長一職。在倪老點頭的那一瞬間,禹天身上壓力陡然一松,歡喜無限……
簡單說說禹天給出的條件:
1、研究院執行院長負責制。倪老作為院長,對於研究院的研究方向、項目、資金使用有自主權;
2、研發方向包括但不局限於計算機軟硬體及周邊應用設備、互聯網路設備及內容服務、移動通信網路設備、行動電話終端等;
3、每年不低於5億美元的資金注入,不設盈利指標,研究院技術成果轉化產生的利潤由研究院自行支配;研究院資金如果當年沒有花完,第二年的資金投入相應減少。(禹天怕倪老不捨得花錢,專門加了這一點。好笑的是前兩年倪老為怎麼把錢花出去費心,後期就變成了禹天整天躲著倪老走路了,呵呵!)
4、研究院可以自行設立研發項目組,人員招聘由倪老(研究院)負責;也可以(建議)將研發項目分解到國內國外的各大研究所和大學,由研究院提供研發資金,雙方共享研發成果(專利)和技術轉化帶來的利潤。
5、建議研究院將資金的一部分以天使投資基金的模式,扶持國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包括在技術方面給以支持;
6、在南方電子科技大學的科研機構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南方電子科研院的研究項目、資金使用由倪老代管,每年研發資金不少於2億美元,研究方向主要是半導體材料研究、硅晶圓的製備技術、半導體晶元、集成電路、計算機語言、通訊協議等更底層、更基礎的學科研究,沒有任何盈利要求,研發技術力量建議參考第四項。
7、南方電子科技大學的教職工隊伍的組建也需要天衍研究院的支持。
看看這些條件,還有啥好說的呢?飽受有志難酬之困的倪老碰到禹天,那還真有點姜尚遇上周文王的感覺(雖然禹天這個周文王是個水貨),禹天對計算機、互聯網和無線通信領域的理解和重視已經得到了倪老的共鳴,禹天給出的資金量和信任度更是遠遠超出了倪老的認知,華夏自古就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說法,倪老雖然還不至於,但是,此刻也有一種「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激情在胸中蕩漾……
事情定了下來,兩人當天都是哼著小曲進得家門,有意思,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