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高橋鞍!

  【此話當然不保真,聽聽就完了,哈哈。】

  趙辰聽到嬴政的問話,忍不住在心裡嘀咕起來。

  這讓偷聽到心聲的嬴政,面露古怪的神色來。

  好傢夥!

  他還以為對方是正兒八經的建言獻策,沒曾想心裡竟是另一套說辭。

  太不正經了!

  「回稟陛下,臣以為匈奴人依仗的就是騎射,只要我們將對方的優勢學到手,並且更進一步,那麼將其趕盡殺絕,指日可待!」

  趙辰可沒有忘記從這個時候來,匈奴人便是在史冊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且會在以後給太多的人帶來難以磨滅的苦難。

  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大善人,只能說在其位,謀其職,做其事。

  既然他已經站在了大秦的朝堂上,面對的還是匈奴這樣無惡不作的敵人,那麼就沒有留手的必要了。

  恰好,大秦本身就有對付匈奴的想法,趙辰這一波也只能夠說是順水推舟,將這個事情提前了而已。

  在趙辰看來,匈奴人之所以會這般強勢,就是擅長的騎射,在絕大多數都是步兵和車兵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留得住對方,又如何能夠取得太多的勝利呢?

  因此,不求將匈奴人的騎射直接廢除的天才辦法,只求能夠讓大秦快速建立起一支能夠匹敵,乃至於超過匈奴人的鐵騎!

  這樣,就能夠變相地廢掉匈奴人最大的依仗!

  當初,趙國就是通過胡服騎射的改革,建立起來騎兵的雛形,以及變強以後北御匈奴,逐鹿中原。

  從這方面來看,趙辰的這個辦法還是很有效的。

  只是,有些人不太樂意了。

  「笑話!我泱泱大秦,怎麼能夠去學一介流離失所,只知道燒殺搶掠的外族。百萬大軍連六國都橫掃覆滅,莫非還滅不掉只是趙國就能夠抵擋的匈奴?」

  「就是!揮師北上,便是能夠不戰而威,令得匈奴人抱頭亂竄!」

  有不少的大臣,在聽到了趙辰說的什麼學習匈奴人的騎射之時,整個人就跟火藥桶一樣,瞬間炸開了,紛紛發表其自己的意見來。

  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不支持和不認同趙辰所言,覺得學習匈奴人就是丟人現眼!

  「趙辰,看來還是有人不認為你的這個建議,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啊。要不,解釋一下?」

  嬴政笑了笑,對於這些大臣的反應,倒是有所預料。

  橫掃六國,統一九州,建立大秦,這些大臣心裡都有一種自信,堅定地認為普天之下,不可能有敵人能夠與秦軍抗衡。

  雖然這種情況的出現很正常,但是從長遠來看,無疑是會影響到大秦的發展和穩定。

  試問,這九州天下,哪一個自大的諸侯國,還存在著呢?

  驕兵必敗,那諸侯國就不會了嗎?

  管中窺豹,舉一反三。

  便是足以讓嬴政察覺到這其中的隱患,即使是說他很希望大秦所向披靡,卻也有讓這些大臣長長教訓的想法。

  當然,這想要讓群臣吸取教訓的代價,是讓將士死亡的話,那嬴政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要是趙辰沒有說謊的話,或者說稍微有一些誇大其詞,但又沒有離譜到極點,那麼嬴政更傾向於趙辰的這個提議。

  趙國的強大實力,還是給嬴政留下來了深刻的印象。

  本身趙國就有著對付匈奴的經驗,那麼作為繼任者的大秦帝國,想要接手相應的邊境,防範不斷襲擾的匈奴人,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原來趙國的抵禦方法進行。

  而光是邊境防禦,那肯定是治標不治本的。

  這就必須考慮到要給匈奴人以沉重的打擊,讓對方畏懼到根本不敢南下牧馬,燒殺搶掠!

  如此,才算是成功了。

  至少,是能夠穩固邊境不少時間的。

  這些時間,足以讓大秦更加的強盛,以至於匈奴人骨子裡感到畏懼,害怕被趕盡殺絕。

  嬴政亦是發現百萬大軍之中,騎兵的數量有些稀少了,能夠藉助這個機會,訓練出來一支有模有樣,具有著超強戰鬥力的大秦鐵騎,那麼對於邊防駐守,或者是支援等等方面,都是有著很不錯的作用。

  這樣一來的話,他更加有同意趙辰這個建議的充分理由了!

  「好了,此事朕已經有了決定,就不必爭吵了。」

  嬴政大手一揮,瞬間便是令得爭辯不休的群臣,頓時鴉雀無聲起來。

  這樣的情況,使得趙辰不禁暗自咂舌。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始皇帝嬴政威望很高,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趙愛卿,你繼續說,以什麼樣的具體方式,才能夠以最小的代價,將匈奴人驅逐出大秦境內,收復河套地區,確保以後不會再次讓匈奴人屢屢侵擾犯境?」

  此話一出,群臣再次看向趙辰的目光,變得不太一樣起來。

  「趙愛卿」這個稱呼,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始皇帝嬴政對趙辰的重視。

  而這個詢問的話,又代表著群臣爭論不已的事情,被嬴政單方面決定好了就按照趙辰這樣來。

  如此待遇,讓群臣震驚不已,紛紛猜測起來,趙辰是不是有什麼隱藏的背景。

  嗯,就是懷疑對方有沒有一個神通廣大的親爹。

  開個玩笑,群臣怎麼會往這個方向想呢。

  無非是在想,嬴政對於趙辰這樣一個小小的議郎,都如此的重視,顯然是對方的這些提議,確實說到心坎里去了。

  這樣的待遇,自然是有人羨慕不已。

  誰能夠不希望自己的提議不被採納呢?

  誰又希望自己能夠不被始皇帝嬴政重視和欣賞呢?

  大概,就只有趙辰吧。

  總的來講,這次趙辰並不是主動站出來的,那麼就算不上!

  「匈奴人擅長騎射,靈活的戰鬥方式,使得常規的步卒和車卒,對於其沒有太大的威脅力。想要攻擊對方,速度方面又跟不上。而棄掉戰車,那麼士卒也會被調轉馬頭的匈奴人給斬殺。兩種情況,進退維艱,使得匈奴人愈發囂張。」

  趙辰對於嬴政的這個問題,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他心裡已經是有了一點兒腹稿存在,稍微應付一下,取得一些效果,還是有用的。

  「此話有理,可有解決辦法?」

  嬴政見到趙辰順利分析出來大秦將士普遍與匈奴人相遇的情況,不禁點了點頭,對方確實沒有說大話。

  從目前趙辰的情況來看,對方還是私下裡對於匈奴人有些了解。

  「我們無法讓這些匈奴人繼續騎射,但是可以讓我們擅長騎射,在同樣的馬背上,給予對方以沉默的打擊!」

  趙辰笑了笑,繼續說道:

  「首先一支強大的鐵騎,必然是需要擁有一批健壯強悍的戰馬。其次,就是擁有著騎射能力的強壯將士。

  再然後,就是一些創新性的工具改良,例如馬鞍的改良,以及馬鐙的發明使用。

  以及至關重要的邊防工程,例如原趙國為防範匈奴人的不斷襲擾,有在地勢較為平緩的地方,人為地專門建造一條綿長城牆,用來阻礙馬匹的行動。」

  趙辰所說的這幾點,將會成為大秦將士北擊匈奴,定朗乾坤的重要辦法。

  若是按照這樣來,那麼在面對匈奴的時候,至少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一批戰馬和擅長騎射的將士,這個倒是問題不大。」

  丞相王綰在知道嬴政對於趙辰的建議,持有認同的看法以後,不得不按照趙辰的思路思考,而在趙辰所說的這幾點辦法中,他對於戰馬的問題,倒是不用太擔心。

  雖說百萬將士中,騎兵佔據的數量較為稀少,但是也能夠拉出來一支擅長騎射的鐵騎來,而這些戰馬都是現成的。

  當然,在將趙國等地統治以後,原有的那些適合飼養馬匹的鮮草肥美之地,也落入了大秦的手裡,假以時日定然是能夠獲得大量的戰馬。

  「可是,馬鞍還需要改良嗎?」

  丞相王綰有些費解,他還沒聽過有將士對於這個馬鞍的事情,進行抱怨過。

  這九州天下騎著戰馬的將士,基本上都是那種馬鞍。

  在此處,還得指出來的一點,那就是擅長騎射的匈奴人,也是使用的類似馬鞍。

  這顯然證明著現有的馬鞍,是適合將士與戰馬的配合,無需進行改良。

  而就算是想要對馬鞍進行改良,又能夠往什麼方向進行呢?

  改良馬鞍所需要的時間,會不會太長,影響到大秦揮師北上,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的計劃?

  還有,這個改良馬鞍肯定需要經過不斷地驗證,確保在不同的環境下,能夠體現出來比較好的效果。防止,突然馬鞍滑落、破裂,以及對於將士長時間騎乘的影響,能否降到最低?

  對了,還有什麼叫做馬鐙!?

  丞相王綰一臉懵逼,他覺得這觸及到了自己的知識薄弱之處。

  至少,他掌握的知識里,根本沒有談及這樣的存在。

  如此一來,他就完全對於趙辰所說的馬鐙沒有印象,也就很難對趙辰進行評價,或者是提出自己的建議。

  「公子,這是丞相在詢問,他好像不明白馬鞍的改良,以及馬鐙的存在。」

  上官梅看見趙辰感興趣的模樣,於是湊到耳畔,小聲地提醒道。

  事實上,上官梅也並不清楚。

  但是嘛,這絲毫不影響她轉述提醒趙辰。

  「好的。」

  趙辰回了一句,表明自己聽到了。

  於是,他沉吟些許,開口解釋道:

  「馬鞍的改良,以及馬鐙的存在,是兩者互補的,離開了一方,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只有結合起來,才能夠造就最強大的騎兵!」

  丞相王綰聽到這裡,眉頭微挑,撫了一把髯須,直白地說道:

  「哦?那趙議郎不妨直說,我等傾聽之。」

  他很好奇,這個雙眼失明的趙辰,能夠講出什麼樣精彩的話來。

  「據我了解到的情況,現有的馬鞍,通常是左右放置兩塊墊子,墊子的斷面呈半月形,其上表面排列著許多針眼形狀大小的孔洞,以腹帶的形式,纏繞固定在馬背之上。這樣的馬鞍,我喜歡稱其為軟馬鞍。」

  趙辰將目前騎兵使用的馬鞍講述出來,以供群臣和始皇帝嬴政參考了解。

  「這種軟馬鞍,使用的材料比較軟性,騎乘的將士只能夠在戰鬥的時候,令得戰馬的速度稍微減下來,才能夠彎弓進行射擊,這樣的情況無疑會影響到戰鬥的效率。所以,我才會提出對於現有馬鞍進行改良。」

  丞相王綰揉了揉眉心,再次問道:

  「也就是說,趙議郎的意思,這次馬鞍的改良,能夠大幅度提高騎乘將士的戰鬥力,至少是不需要使得戰馬減緩速度,對嗎?」

  趙辰聞言,點了點頭,回答道:「是的,沒有錯。」

  王綰覺得趙辰在說大話,這麼多的人擅長騎射,卻是沒有人將之進行改良。

  難道是沒有發現這種騎乘戰鬥的缺陷嗎?

  當然不是!

  毫無疑問,這更加說明了對於如此情況的改善,是非常有難度的。

  王綰認為雙眼失明的趙辰,其實是很難接觸到戰馬,更別說是親自有體驗,以及將這種困難的地方改善的可能。

  莫非,如此情況,僅僅憑藉著將馬鞍改良以後,就能夠緩解了嗎?

  丞相王綰很難相信,至少目前是這個樣子,對於趙辰的話,持有懷疑。

  而旁邊的廷尉李斯,倒是只傾聽以及思索,未曾像丞相王綰這般開口追問。

  在李斯看來,趙辰應該是不會說大話的。

  那麼,他很想知道趙辰如何將馬鞍進行改良,從而使得騎乘將士不必那般煩惱,影響戰鬥力。

  對了,還有那個馬鐙的存在,又該是什麼模樣,以及起到什麼樣的實際作用呢?

  「現有的軟馬鞍,其實不光騎乘將士感到不方便,還有被綁著馬鞍的馬匹感到難受,這種感覺可並不舒服。長時間的騎乘,無疑會影響到馬匹,從而埋下隱患。」

  趙辰能夠感受到身上有著被眾人注視而落下來的火熱視線,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在這裡,我對於軟馬鞍的改良方法,是將其替換成為高橋鞍!」

  丞相王綰和廷尉李斯等人,聽到這個詞語,只覺得陌生得很。

  「什麼叫做高橋鞍?」

  這是除了趙辰以外的其餘眾人,在此刻的一致想法。

  趙辰聽到這話,微微一笑,介紹道:

  「高橋鞍可以說是在軟馬鞍的基礎之上產生的。它具備硬質骨架,其骨架結構包括前、后鞍橋以及兩塊鞍座板,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倒放的高橋。通過這個,能夠極大的減少馬匹的不適,給予騎乘的將士以穩定的依託,在戰鬥的過程中,能夠使用保持平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