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唐三藏

  怒闖天府,一敗塗地,失去心髒的大聖王悟空,被囚於大善山,苟延殘喘。孫悟空說:“這裏是什麽地方?”小寶說:“你的監牢。”孫悟空說:“大善,你這大頭鬼,竟用我的七變鎖我,可惡。”


  魔心被奪,大聖王似失去動力泉源,連番掙紮仍徒勞無功,逼於放棄。孫悟空說:“全身乏力,啊啊。”小寶說:“早已勸你不要招惹大善,我才無辜。”孫悟空說:“你可以走,不用理我。”小寶說:“這個當然。”小昆蟲,膽小氣量淺,沒啥義氣。小寶不知浩天鏡內有乾坤,徑自往山峰躍去。眼前所見,教它大吃一驚。


  大善如來還沒離去,巧合跟小寶打個照麵。小寶說:“大善。”法印靈光罩射,小寶驚魂未定,已被冰封起來。小寶插翼難飛,注定與老朋友有禍同當。孫悟空說:“大善。”“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絕不會忘記今日的仇恨。”


  大善說:“悟空,我們一定有機會再見麵的。”天際祥雲密布,兩位神靈飄然登臨大善山。是小善和金禪子。小善遵照如來法旨,領著金禪子騰雲駕霧,降世下凡。


  小善說:“參見如來。”金蟬子,如來座下持法尊者,年老貌醜,苦口苦麵,與小善觀音的歡容清麗,天淵之別。大善說:“金禪子,本座需遣你下凡轉世曆劫,可畏苦了?”金蟬子像啞巴,不發一言沒表態,苦情更苦。


  小善說:“金蟬子修的是閉口禪,能忍世上之苦,他的麵口越苦情,代表越興奮,他領旨了。”大善說:“隻要你開口一言破了閉口禪,便會失去法力,卸下金身,精神靈覺與肉體分家自投塵世,再受輪回之苦,等候劫難降臨。”大善說:“小善,五百年後,你需下凡尋找金禪子的托世凡軀,授他三件法器,金蟬袈裟,菩提禪杖和緊箍咒,引導他執善之途來取大乘三藏經。”小善說:“金蟬子轉世俗身易尋,但他的精神靈覺可依附萬物之中,要重獲便需靠機緣了。”大善說:“隨遇而安,先領金蟬子見見五百年後跟他一起應劫的悟空吧。”小善說:“領法旨。”


  金蟬子隔著浩天鏡,探頭望向山腹。內裏是一張憤怒,怨恨,仇視的麵孔,五百年後,這副表情可會改變?


  金蟬子說:“悟空。”金蟬子開腔破了閉口禪,卸下金身,精神靈覺出竅,轉投輪回之苦。彷如金蟬脫殼,遺下泄氣皮囊般的肉身。金蟬子的精神靈覺,虛幻不實,飄到大善麵前。金蟬子說:“金蟬領如來法旨去了。”


  大善說:“苦了。”小善揚手一抄,回收金蟬子的皮囊。小善說:“這張金蟬袈裟,五百年後還你,善哉。”


  大善山下突然一陣騷動,大批土撥鼠從地底湧出。北鬥星君說:“大神變土地,連降九級,天啊,已高不可攀了。”北鬥星君說:“混你的賬,土地也算是個神,小畜生敢騎在我的頭上來。”小善說:“北鬥。”


  小善說:“你貶為土地還算是神仙,相比三眼戰神墮入輪回為人,已是幸運,你便安守大善山,靜思己過吧。”北鬥星君說:“遵法旨。”北鬥星君心想:三眼戰神確實比我還折墮,現在可能已是個嬰兒吃著他娘的奶呢。北鬥星君啊了一聲。大善說:“八十一難,且看五百年後悟空能否將功補過,化戾氣為祥和,造福天下蒼生。”


  北鬥星君說:“五百年,做神仙就易過,下界土地就折墮啦。”天上一日,世上千年。光陰飛逝,轉眼五百年。人間,大唐太宗皇帝貞觀十三年。


  金山寺。佛之所謂,正是大善如來的法相,世人對他的稱謂,唐太宗皇帝篤信慈悲為懷的佛理,上承下效,天子腳下長安城佛寺到處可見,金山寺規模宏大,香火最盛,寺中一尊金身大佛莊嚴壯觀,遠近可見。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即是小善觀音,如來首席弟子,得世人敬拜供奉。


  佛寺僧侶說:“好,好可怕呀。”“禍事啦,禍事啦。”玄奘說:“發生了什麽事?”僧侶說:“玄奘師兄,有人把三個妖魔的頭顱丟在寺門。”“血淋淋,惡心得很。”玄奘哼了一聲。


  玄奘說:“有理便氣壯,心生恐懼,魔障便會無中生有,讓我去跟他理論。”玄奘,俗姓陳,自幼父母雙亡,被金山寺一名長老法明大師收留,誠心向佛,二十歲出家,由於入門資曆早,年紀小輩分卻不小,脫俗出塵。


  寒風凜冽,一人豎立於金山寺門外,他,正是驚擾佛門清靜地,令眾和尚大呼小叫的緣由。三具妖魔頭顱被棄置地上,斷口尚餘少量魔血,染汙白皚皚的積雪。那人說:“如來佛。”


  獵魔者,二郎。二郎說:“滿口慈悲,宣揚什麽寬大為懷,我呸。”二郎惡言相向,似對佛甚是不滿。二郎說:“如來你欺世盜名,姑息養奸,我偏要與你對著幹,替天行道,遇魔殺魔,不斷殺給你看。”當世妖魔為患猖獗,獵殺魔類領取朝廷豐厚賞金的行業,獵魔者應運而生,二郎一臉彪悍戾氣,體格雄偉,一隻笨重而醜陋的大犬追隨左右,把三頭血淋淋的獵獲棄在寺門聖地,用意不明,來意非善。


  財叔說:“價值十錠黃金的妖魔頭顱,一腳毀了,可惜啊。”“我若有本事獵得一頭,家中妻兒便可捱過這要命的寒冬了。”除了途經的財叔,寺門附近竟然暗藏伏兵,分布於隱蔽位置,各懷鬼胎,目標卻是一致。眾人心想:他媽的。平白毀了十錠黃金,這家夥簡直是個白癡瘋子。


  一人說:“那個二郎獵得魔頭不去領賞,總棄在佛門前,穿州過省不改慣例,怪人?”另一人說:“管他娘的,盯緊些,不要被人捷足先登撿去便宜。”眾人密謀盤算之際,玄奘已氣衝衝跑出寺門,準備招呼二郎這不速之客。玄奘啊了一聲。之後又哼了一聲。


  玄奘說:“這些東西是你的嗎?”二郎不屑回答,神色輕蔑囂張。反而腳下的笨犬裂齒長嘶,裝凶作勢。白等一番,二郎最後竟不說半句,轉身就走,本想雄辯滔滔的玄奘頓時一愕。財叔心想:二十錠黃金就此棄在地上不要嗎?


  那群人心想:那兩個魔頭。一人說:“他要離去啦。”“兄弟,準備搶了。”二郎刻意棄下價值不菲的獵物,看來即將引發一場激烈的爭奪戰。玄奘說:“給我站住,棄下殺業在清靜佛門是什麽意思?快拿走兩堆廢物。”玄奘說:“你呀,還要向如來懺悔告罪。”


  二郎不勝其煩,凶狠的眼神投出,比說話更具恐嚇性的警告玄奘,不要惹我。玄奘心想:眼厲害,惡過鬼。心生恐懼,魔障便會無中生有,有理便氣壯。玄奘說:“你是獵魔者吧?”玄奘說:“妖類亦有善惡之分,你弄清楚才獵殺它們嗎?”玄奘說:“殺生是罪,罪業深重啊,還凶巴巴的,是不知錯嗎?他隻敢裝凶,怕且自知理虧。”惡犬沉不住氣,又為主人出頭。


  玄奘說:“幹嘛總不作聲?找頭畜生作代言人,我可聽不懂狗話。”絮絮不休,終於惹怒二郎了。濃痰夾勁吐出,射得玄奘昏頭轉向。玄奘說:“狐假虎威的狗種。”


  玄奘禮尚往來,惡犬中頭獎。玄奘說:“喂,你給我站住。”玄奘泄憤後追向二郎,渾然不覺惡犬出現異樣。醜陋的大笨犬竟是哮天神犬的化身,玄奘一口唾液,令它原形畢露?玄奘說:“如來教人要不念惡。”“你不衛生我恕過你,但要留下跟我說理。”哮天神犬向來忠心不侍二主,下凡追隨二郎,不問而知,他就是三眼戰神貶下凡間的俗身,如假包換。


  二郎心想:你的信徒跟你一樣迂腐,不知所謂。玄奘說:“喂,君子動口,不動手呀。”二郎心想:他媽的,真想一槍宰了這混蛋,不過還是帶罪之身,枉殺一人,我便難得翻身呀。二郎權衡利弊,終強忍一肚子怒氣,縱身遠去。狼狽一陣子,哮天神犬已恢複原狀。隨著主人走,正一跟尾狗。


  玄奘說:“你聽我講,妖魔害人,但你能殺得多少。”“隻有導之向善,才是根本之治啊。”玄奘的理直氣壯,真是鬼哭神嚎,煩得教人生畏。玄奘說:“如來教化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求佛道,下度有情。”財叔說:“走光了?”“剩下兩個魔頭。”


  財叔說:“價值二十錠的黃金棄下不要嗎?這筆橫財是天賜給我了。”突然,一人說:“混老頭,別想渾水摸魚,你娘的快滾。”那人說:“現成便宜不撿,俺是狗娘養的。哈哈哈。”另外兩人說:“獨食難肥,見者有份。”“分金同味,交出來。”


  那人說:“要取俺的頭彩,分金沒你們份兒。”“分屍倒預你一份。”另一人說:“老大。”另一人說:“他媽的,冤大頭武功好高。”那人說:“想跟俺爭?自量點吧。”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匿藏附近的其他獵魔者紛紛撲出,目的隻有一個。


  貪財,人性醜惡一麵,無仇無怨也要互相殘殺。人人欲不勞而獲,後果付出更大,也許,人與人之間的惡戰鬥爭,遠不比獵魔凶險,最終還是人為財死。財叔說:“十錠黃金滾上門來啦。”財叔心想:取過便走,那班家夥鬥生鬥死,定不會察覺啊。窮心起貪念,財叔漁人得利,取走了不義之財,焉知非禍?


  願望樹。不分貧富老幼,任何人心底也有不能圓夢的願望,人力不達,求助靈異鬼神諸物,世人抱此僥幸之心司空見慣,就在金山寺不遠處的市集噓口,一株外形奇特的大鬆樹,枯枝繁密,盤根錯節伸直土中,正如迷信深種人心,堅如不移。每張字條均包含一個願望,以長線係於石頭,擲上樹椏,祈求夢想成真。是迂腐無知?是自欺欺人?或者他們所渴望的,隻是一份心安理得。人們說:“財嬸,見你稟惡大半天,究竟求願望樹賜福什麽?”


  財嬸說:“願望樹若真的有求必應,隻想賜我家一筆小橫財,好讓我們一家大小捱過這寒冬而已。”一人說:“嘻,我也不甘後人。”“我想嫁個有錢人。”惑妖。煙幕彌漫,隱約看見大群妖類擠在樹洞內,眾善信的願望能否實現,似乎由它們取決主宰。妖類說:“老婦賤命一條,不大想頭的願望,尚算付得起公平的回報,橫財快上門來了,傑傑。”一名老乞丐坐於對開橫街,冷眼旁觀看世情。老乞丐說:“人心不定,妖孽叢生啊。”


  老乞丐啊了一聲。玄奘說:“那個怪人跑得真快,晃眼像一縷輕煙,去得無影無蹤。”“愚昧世人,迷信神鬼。”“非要好好教化不可。”老乞丐說:“慢走。”“活菩薩,心腸好,實惠點施舍老叫化,功德更大啊。”


  玄奘說:“施舍黃金,紋銀免了。”玄奘說:“行乞維生哪有指定隻要黃金?你想不勞而獲富貴,何不學那班人去求願望樹?同樣渺茫。”老乞丐說:“黃金比紋銀有價值,當然要黃金,比方世上有一套大乘佛經勝過流傳已久的佛典,你選吧?”玄奘說:“當然選前者啦,但世上哪有什麽大乘佛經?”


  老乞丐說:“有,是如來對我說的,大乘者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乃大乘修真之經,正善之門,將現於大唐盛世,稱為唐三藏。”玄奘說:“唐三藏,真的有這套佛經?”老乞丐說:“唐三藏不是佛經,是個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