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84
小太監雙手捧著奏摺,恭敬的等著老皇帝翻閱,不過半響,上首坐著的皇帝,都沒有任何動靜。
而底下跪著的林如海等人,似乎也沒有任何人覺得意外,都是屏息凝神,等著老皇帝的問話,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不知過了多久,微微閉目,似乎睡著了的老皇帝,才伸出手,接過了那奏摺,帶著海外特製的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認真的讀了起來。
也不知是什麼習慣,這翻閱奏摺,本來看就可以了,但現在老皇帝還都讀了出來,雖然聲音不大,可這空曠的大殿,幾乎大部分人都聽到了。
原本被那嚴肅的氣氛一壓,就覺得心裡格外沉重,不由自主的小心起來,現在又聽到那奏摺里的內容,所有人都是噤若寒蟬。
奏摺不長,沒用多少時間,那裡面的內容便都被念完了,不過只是這麼點點的一會功夫,包括禮親王在內,林如海他們都恨不得自己是個隱形人。
沒有大怒,沒有摔奏摺等等的行為,老皇帝讀完了奏摺,坐在龍椅之上,他摘掉自己帶著的老花眼鏡,眼眸微閉,似乎是沉思了起來。
面上神情變換,顯得猶為複雜,可惜,在皇上沒有說話的時候,直視龍顏也是一種罪,所以並沒有人能夠瞧見這一幕。
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那自海外而來的自鳴鐘,最長的一根,也不知道繞了多少圈。
坐在那高高龍椅之上的老人,才緩緩開口說了一句,聲音之中不見喜怒,卻聽得人莫名心驚:
「傳旨,召太子入宮覲見……」
這話一出口,自有小太監連忙應命走了出去,至於其他人,不管心中想了多少,表面上都不能表現出來。
而老皇帝似乎也忘記了其他人一樣,任由林如海他們在那裡跪著,自己則是繼續看著手中的奏摺,似乎沒有讀明白一樣。
東宮乃是太子的居所,就在皇城之內,而且就在前朝和後宮的交界處上,離勤政殿並不是很遠。
這也是因為當初皇后早逝,皇上怕有人會虧待太子,所以特意讓太子離自己住得近了一些。
原本此是一番好意,可隨著太子漸漸長大,尤其是皇帝變得越來越老,居所離皇帝的起居之所很近的太子,那真是一言一行都瞞不過皇帝,反倒是不如出宮開府的兄弟們自由。
而有一句話說得好,遠得香,近得臭,離得近了,總是會有著諸多的矛盾,普通的父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天家。
小太監出了勤政殿,很快的便到了太子所居的宮殿,經過上次那一番毫不留情面的搜查,這裡就如同被抄了次家一般。
原本那些精心修減的花草,現在都已經落敗了些,東宮現在人心惶惶的,已經沒有僕人有心思去細心的打理。
而過往整個皇城之內,幾乎人人都要供著的太子東宮,如今莫名的呈現出一種破敗的景象。
倒不是說東西都壞了,沒人整修,事實上,那麼奢華的布置,總不會就這麼幾天,就全都蒙上一層灰。
只是以前見過東宮的喧囂熱鬧,威嚴大氣,如今雖然什麼都沒怎麼變,可或許是知道太子處境不同,就總覺得這地方似乎也不一樣了。
心裡莫名感嘆著,小太監卻不敢有絲毫怠慢,雖然太子已經明擺著是要失勢了,可再怎麼失勢,那也是皇子,不管怎麼,都輪不到他一個奴才瞧不上。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皇上再怎麼痛恨太子,就算是把人往塵埃里貶,那也是自己的兒子。
自己的兒子,自己怎麼對待都可以,但如何能容得別人輕慢,在皇帝身邊伺候著的,若是連這點都不明白,那也是活不長的。
老皇帝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十八歲那年生的太子,如今太子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就連孫子都有了好幾個了。
這般情況之下,其實也不怪父子之間的矛盾會日益增大,雖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很好,可一人之下待得久了,也是很憋屈的一件事。
原來的太子是什麼樣,小太監沒有瞧見過,聽宮裡年紀老的太監們提過幾句,說是少年英才,也曾有過意氣風發的時候。
不過自從小太監來到老皇帝的身邊,他瞧著太子便一直都是面色鬱郁。
雖然是錦衣玉食的,那衣服上的一顆珠子,都夠普通人家過上一輩子。
但鬢角已經有些發白不說,瞧著那神情,可見也是壓抑的很。
不過主子們的事情,像是他這種只是在御前伺候,遠遠算不得心腹的小太監,那別說是去管了,聰明一些的就連問都不會多問一句。
而這位前來東宮傳旨的,無疑就是個聰明的小太監,對著不過幾日功夫,好像是想通了一般,神色沉靜,面對聖上口諭,就連站都不站起來的太子,他直接視而不見,就好像兩顆眼珠子都不存在似得。
已經四十多歲,身穿杏黃色袍服的太子,聽著這小太監所說的話,面上不由閃過一絲諷刺的笑容。
他雖然現在處境不好,可到底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子,手底下還是有一些能夠傳報信息的人,林如海他們進宮的消息,他自然是能夠收到的。
更何況,就算是他手下一個人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他那些好兄弟們,也是會想方設法,讓他知道這個消息的。
他不是傻子,老皇帝的態度表示的已經很清楚了,若是一開始便信他,那就不會有搜查東宮的事情,而現在傳他去幹什麼,他也能猜得到。
眼眸中帶著幾許哀傷,幾許諷刺,太子倒是也沒有為難眼前這小太監,在對方話說完后,便直接起身往勤政殿方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