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宋第一紈絝> 第四十三章 對賭【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票】

第四十三章 對賭【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票】

  說實話,但凡有丁點可能,曹佾都將石家牽扯進來。

  要知道石元孫的祖父石守信,那可是與宋太祖一同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而石家更是有太祖親賜的免死金牌作為底牌。

  如若曹佾真惹上了石元孫,怕是連呂夷簡都保不住他。

  「李相,敢問石將軍與高家有何關係么?」

  見曹佾這麼問,李迪略有些為難道:「高老將軍曾在戰場上救過石元孫的命.……」

  涼了!

  這回真的是要涼涼了!

  那石元孫身為武勛,定然不會去和劉娥叫板。

  但他如果一心要為高繼勛報仇,那豈不是會來找自己?

  越想越是心驚的曹佾不由冷汗直冒。

  整個大宋怕是也只有屋中的這三位大佬能救自己了吧?

  等等!

  那石元孫與他爹曹玘兩人,均被勛貴們戲稱為「汴梁家將」。

  他們倆連汴梁都沒出過,哪來的什麼救命之恩啊!

  想到了這些,曹佾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甚至對李迪後續的表演有了些許的期待。

  果然,就在曹佾默不作聲的時候,李迪故作嚴肅的道:「小子,現在知道怕了吧?

  幫老夫想辦法保住高家。

  要不然等石元孫鬧起來,老夫可不幫你。」

  哎呀呀,這李迪好歹也是當朝相公,難道除了威脅人就不會別的手段么?

  不過越是這個時候就越得苟住。

  要是李迪這廝惱羞成怒,還指不定會做出什麼事來呢!

  或許是見他許久不答,李迪再次開口道:「小子,還沒想出辦法來?」

  曹佾見李迪這是誤會了,解釋道:「李相公多慮了。

  家父在將門中的名聲想必李相公也聽說過。

  石將軍與家父同病相憐,必定是不會為難小子的。」

  等等,他這是不是又不小心浪了一下?

  曹佾有些后怕的看了李迪一眼。

  果然,這老小子聽了他的解釋后,身子都被氣的顫抖了起來。

  曹佾見狀急忙低頭,盡量壓低自己的存在感。

  倒是一直沒有說話的呂夷簡此時站了出來道:「李相公,讓高家子弟去西京守靈的事,既然大娘娘已經定下來了。

  那咱們就算百般奔走怕是也有心無力。

  我看,要不在高家的小輩中,尋幾個可堪大用的,送去軍中歷練如何?

  有咱們幾個照看著,高家總不會徹底衰敗下去。」

  還是師父高明!

  看來呂夷簡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怕高家起複后對自己不利,直接三言兩語就斷了李迪的念想。

  要知道但凡是聰慧些的將門子弟,族中必定會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幫忙安排職務。

  一是為了熬資歷。

  二是,好位子本就不多,要是不下手快些很可能這位子就歸別家了。

  也就是像原身那種不務正業的紈絝,才會被家族刻意遺忘。

  指望這些人振興高家?

  除非有什麼奇遇,怕是千難萬難了。

  果然,李迪似乎也聽出了呂夷簡這話中的意思。

  幾次想要出言反駁,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曹佾默默的將這一切都記在了心裡。

  之前是他太低估三人手中的權柄了。

  今日見到呂夷簡輕飄飄的幾句話,就奪去了高家東山再起的希望。

  讓他對『權利』二字也有了更直觀的印象。

  估計是王曾不想讓李迪難堪,急忙轉移話題道:「坦夫兄,高家的事咱們還需再與官家商議下。

  咱們現在還是說說這小子的事吧。」

  曹佾知道王曾指的是他獨立門戶的事,所以朝呂夷簡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好在,呂夷簡回給他一個安心的眼神。

  「孝先兄,這事我也是今日才知道。

  你放心,我已經送了佾兒兩座毗鄰的宅邸,位置就在太學附近。

  等佾兒與令愛成婚之後,雖然分屬兩家,但你們只有一牆之隔,走動起來也方便。」

  呂夷簡這話說的可謂是滴水不漏。

  既保全了王曾的面子,又委婉的告訴了王曾,他不願當王家的贅婿。

  但王曾對這建議顯然不感興趣,掃了曹佾一眼道:「坦夫兄有心了。

  實不相瞞,小女可是王某的命根子。

  之所以動了招婿的念頭,其實也是怕小女受委屈。」

  曹佾見王曾說的煽情,心裡有句MMMP不值當講不當講。

  誰還不是個小仙女,額……不對……

  誰還不是個掌中寶,難道就你王家的人是嬌生慣養出來的?

  可就在他暗暗吐槽的時候,呂夷簡卻笑著對王曾道:「孝先兄,你有什麼要求不防直說吧。」

  曹佾沒想到呂夷簡會這麼直接。

  更沒想到王曾平白得了宅院還不夠,居然還圖謀別的東西。

  果然,王曾見聽到呂夷簡這話,臉上總算是露出了幾分笑容道:「呂兄,我不是故意要剝你的面子。

  我只是想和這小子賭一局。」

  「怎麼賭,拿什麼賭?」

  見呂夷簡這麼問,王曾突然走到了曹佾身前道:「賭這小子能否進士及第如何?

  要是這小子能金榜題名,就算王某輸。

  要是這小子沒有考中,那就入贅我王家。」

  呂夷簡聞言,沉吟許久才道:「不知孝先兄能給佾兒幾年時間?」

  這王曾似乎早有準備,從袖口中掏出了一卷錦帛道:「三個月!

  王某今日進宮求了官家的一到手御。

  為的就是讓這小子能參加秋闈,呂某可是捨棄了這張老臉啊!

  這事目前只有官家和咱們幾人知曉。

  要是呂兄肯賭這場,明日我就將官家的手御貼到樊樓外。」

  難怪剛剛王曾會跟李迪提秋闈的事。

  原來是早就計劃好了啊!

  虧他還以為,王曾那麼做是為了幫他.

  和著是早就挖好了坑,在等著他往裡跳啊.……

  曹佾是真的沒信心和王曾賭!

  畢竟宋朝科舉考的是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詩、賦、帖《論語》倒還還好多,其餘幾項他可是一點把我都沒有。

  但讓曹佾沒有想到的是,呂夷簡只是沉這思了片刻就點頭道:「這賭約我們師徒接下了!

  不過為了公平,此次秋闈咱們三個全都避嫌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