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生態農業
魏教授到歲月記憶農場勘察后,做出了生態農場食物鏈大循環的總體規劃。
根據規劃的具體實施步驟,盧樊宏確定了工程進度的總目標。
春節前農場正式營業。
9月已是秋季,再有一個多月就進入冬季。
在盧父的帶領下,鄉親們已經把荒地都開墾整理出來了,還建了幾個蔬菜大棚。
魏教授建議先種冬小麥為主,少量種植蘿蔔,白菜,西紅柿,花菜,豇豆等冬季收穫的蔬菜。
春季收割小麥后,再大面積種大豆,這樣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大豆榨油的豆餅又能作為養殖飼料。
果樹開春種植,容易成活。
養10頭奶牛,20頭黃牛,有堆積如山的草料,過冬沒有問題。
奶牛提供鮮奶,黃牛可用來耕種和提供肉食,但牛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因此,農場不能買小牛來養。
養100隻山羊,這裡不缺牧草。
養100頭黑毛豬。小豬先用玉米餵養。
養500隻跑山雞,小雞長到半斤左右就在園區內放養。
養200隻麻鴨和100隻鵝,園區水域面積比較小,以後根據實際情況,增減數量。
養1000尾草魚,現在有機飼料不足,先滿足遊客需求,再逐步增加數量。
電影院目前沒必要裝修,就先用來做倉庫,堆積草料。
養殖大棚的地理位置正好與魏教授的規劃相符合,在坡上,糞便污水容易排向化糞池,化糞池在園區的最低位置。
經過發酵處理的糞便,用污水泵抽入水溝,與水池抽上來的水混合后,流進田間地頭,完成施肥。
糧食和大豆採用機械化收割,脫粒后的秸稈,機械粉碎后撒進地里做肥料。
整個生態鏈系統確定,在魏教授的協助下,按照春節前開業的目標,他們在農科院的育種基地,購進了種子和牲畜幼崽。
魏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弟子們,不辭辛勞,每天穿梭在田間地頭,測數據,做記錄。大魁在職工宿舍,給他們安排了間套房,吃飯也和工人一起吃。
國慶節,盧樊宏帶著小蝶來到了農場觀光。
盧樊宏換了一台豐田霸道越野車,卡羅拉留給了農場使用。
車到停車場,大門自動開啟,瘸腿老頭身穿制度,向他倆敬了個禮。
看到老頭的滑稽樣,夫妻倆捂著嘴笑。
路兩邊的麥苗已經冒出新綠,空氣中全是清心的味道。
小蝶挽著老公的胳臂,興奮得像一隻快樂的小鳥。
到了老街,遇到張滿屯,他正在指揮廣告公司請來的人刷標語。
盧樊宏看到,這些標語都是以前的豪言壯語,還有宣傳計劃生育的口號,現在看很可笑,但都是歷史的產物。
兩邊的鋪面以前都是紅磚平房,改造后變成了青磚瓦房,盧樊宏數了數,從街頭到街尾,大概有五十多間鋪面。
鋪面的功能,已經按廣告公司的定位做了分佈,一邊是農副產品原生態加工區,一邊是民間小吃,日常消費區。
張滿屯幹了三個月,什麼都搞明白了,他深有感觸的說。
「遊客能看到食物的加工過程,才會放心購買,這種過程也很有趣,就會更加刺激購買的慾望。」
「老張,你說到點子上了。」
盧樊宏準備把加工和日常消費,包給自己的鄉親,讓他們多賺點錢,小吃店拿出來招商,因為這些需要技術和配方。
張滿屯陪同參觀養殖場,餵養的小牲畜都已經到位,它們正在歡蹦亂跳的追逐嬉戲。
他們來到魚塘,池邊已長出青草,一群小鴨子排著隊,在水中遊玩,一條小魚蹦出水面,隨即掉入水中。
張滿屯介紹說,魚塘位置最低,園區的雨水都會流到這裡,水太多就開水泵抽走。
以後種植水稻,全靠這裡的儲水。
大面積的土地種植糧食和大豆,便於機械化收割,臨星土地和坡地種植蔬菜瓜果。
來到食堂,食堂很大,像個禮堂。
張滿屯介紹說。
食堂的外裝修和樓房一樣,裡面用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地面貼防滑地磚,牆面乳膠漆。
食堂分操作間和大廳,大廳就是遊客用餐的地方,也是農場最重要的營業場所。
最後來到四層樓房。
張滿屯指著老街周圍的幾棟樓房,抬頭望去,外裝修已經全部完工,與老街融為一體。
張滿屯說,內裝修已經裝完了一棟,正在裝修第二棟。預計這幾棟春節前可以完工。
「這些鄉親,每天干到晚上10點。」
盧樊宏很感動,這些鄉親主動加班,不計報酬,他以後賺了錢,也會讓他們過得更好。
「樣板房做好了嗎?」盧樊宏問張滿屯。
「做好了,老闆我帶你們去。」張滿屯說著就帶他們走進裝修完成的那棟樓。
樣板房就在一樓,張滿屯推開門,盧樊宏和小蝶都眼前一亮,小蝶叫出聲來:「老公,好精緻哦!」
客廳估計有三十多平米,房間有十幾個平米,剛好擺一個大床,一個大立櫃。
客廳擺了一套布藝沙發,電視櫃,一套正方形的小餐桌,一個酒櫃,門口還有個鞋櫃。
廚房比較小,安裝了整體櫥櫃。廁所是長方形的,浴室和蹲位用玻璃推拉門隔開。
卧室和客廳都安裝了白色的暖氣片。
「老公,你的農場,比星級酒店舒服多了。」小蝶驚奇的說。
「是啊!花了多少心血,老婆你沒看到以前是什麼模樣。」
盧樊宏感到心滿意足,比他預想的效果好很多。
他下一步,該考慮農場的宣傳怎麼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