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莽明> 第十章:收穫極大

第十章:收穫極大

  「受傷的兄弟止血包紮,其它人打掃戰場,散亂的戰馬全部牽回來,死了的也帶上。趙二冷笠,你倆跟我來。」

  方景楠帶著兩人來到車隊,剛才他們在戰鬥的時候,這幾百人瑟瑟發抖的在一旁觀望,卻沒有一個敢逃跑。

  方景楠不由心下一嘆,知道這些人的膽氣已經嚇沒了。

  「有頭領嗎?」方景楠問道。

  人群中大家左看右看,卻是無一人敢吱聲。

  「我們是大同鎮雲岡堡的兵丁,你們有要回家的跟我說,我給你們一人二十斤糧食。」

  方景楠再次問道:「有頭領嗎?」

  這次一個男子顫慄地道:「我爹是五道口的里長,這裡還有馬堡、口前村的。」

  「你爹呢?」

  「我爹被他們殺了。」

  「喔,」方景楠輕輕地點了下頭,問道:「你叫啥?」

  「我叫崔布。」

  「行,崔布,現在你就是他們的首領,你去問一下,誰要走的給發二十斤糧食,不打算走的,你統計下,隨我們走。」

  方景楠沒有啰嗦,轉頭又對趙二道:「你安排一下,半柱香后,我們回寧武關。」

  回到莽字營這邊,看著一眾大口喘氣像個血人般的戰士,方景楠不由笑道:「痛快不?」

  眾人皆是笑,行鋒接話道:「人太少,不夠殺的。」

  方景楠大笑道:「你殺了幾個嫌人少?」

  行鋒撓撓頭道:「我才殺了兩個,他們跑太快了。對了,李秀素殺了五個,我數著了。」

  「咦,」方景楠奇道:「秀素啥時候這麼厲害了。」

  李秀素正要回答,行鋒大笑道:「方笑放水的,我都看見了。」

  一邊暗罵他無聊的同時,方景楠也覺得行鋒的心裡素質不錯,打殺的時候還有心思看這些。

  李秀素狠狠地瞪了行鋒一眼道:「長官,方笑沒有放水,他只是在保護我,讓我可以放心往前沖,在戰術上這樣的好處是……」

  「停停停,」方景楠打斷他道:「戰後總結的時候,這些你跟你們隊長說,和我解釋沒用,我聽不懂。」

  跟著,方景楠轉頭道:「行鋒,你現在去朔州那邊,通知丁吉的炮隊,去寧武關集合,我們要在那休整幾天。」

  行鋒慘著臉道:「啊,怎麼又是我!」

  方景楠笑道:「誰讓你才殺了兩個,快去吧,二十里不算遠,別啰嗦。」

  「得令。」

  既然已經下令了,行鋒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只是應命而去。

  眾人打掃完戰場,一行人轉頭退回后金打下來,又放棄了的寧武關。

  ……

  寧武關,

  大明邊地險峻關隘之一,與雁門關、偏頭關並稱為外三關。

  在外三關中,偏頭關為極邊,雁門關衝要,寧武關因為處在大同鎮與太原鎮中間,有了大同鎮做以外圍,寧武關雖然山勢險峻,相對卻不算特別重視。

  不過也是派了一位游擊將軍駐守,內駐五百精銳悍卒,儀仗著險峻山勢,高大狹窄易守難攻的城牆,沒那麼容易攻下。

  方景楠之前尾隨蒙古兵路過時不方便多看,現在入住進來,不由得四處打量起來。

  寧武關正好卡在了兩座高大山脈之間,一前一後各修有一道高牆。北面的城牆高近五丈,牆厚達三丈,城上可並排行駛八輛馬車,而且如此高大厚實的城牆,卻僅僅不過十丈長,只需三十個兵卒就能把城牆站滿。

  如此深關重隘,來再多人進攻也沒用,因為你排不開。

  「好像兩天就被攻破了。」

  方景楠摸著被炮子打得坑坑窪窪的牆面,不由失笑,看這洞坑大小,進攻的火炮也就比虎蹲炮大一些,雲岡堡都不帶怕的,何況這等厚堡。

  四處游看一翻,方景楠讓趙二把崔布那些人安排在一處軍營里,沒事不得出來走動。俘虜關在地窯,飯都不給吃。

  抓走的百姓大多家破人亡,如今兵荒馬亂,他們又沒吃的,願意拿二十斤糧食離開的人不多,最後經崔布統計,一共有432人,其中小孩62,女人218,男人152,沒有老人,年老的都被韃子殺死了。

  見崔布統計的這麼清晰,想來之前在家中沒少記帳,可惜,原本好好的一個小地主,沒招誰也沒惹誰,東虜一來破家了。

  晚上的時候,行鋒風塵僕僕的回來了,嘶殺一場,又來回奔跑了四十里,雖說是騎著馬,也是讓他身心疲憊。

  丁吉看著關內那一百多匹戰馬以及五十多輛馬車,眼裡滿是遺憾,炮隊沒能參加這次戰鬥太可惜了。

  方景楠令人關好兩邊大門,晚上做了一頓豐盛的大餐,菜品不多,但絕對吃飽。

  自打雲岡堡出來后,他們已經吃掉五匹馬了,這不,今天又多了三十多匹受傷和死掉的。馬肉其實不如豬肉好吃,但他們離吃肉都覺得膩歪這種喪天良的想法還很遠。

  一眾人吃的熱火朝天,大飽口福。

  為了節約蜂窩煤,這次他們燒的是柴禾,反正守在深堡中,不怕被人瞧見煙火。

  吃飽喝足,方景楠一抹嘴道:「我們來商量一下接下來的行動計劃。趙二,你先把收穫說說,讓大家高興高興。」

  「嘿,好嘞。」

  趙二很喜歡現在的活計,不需要上場廝殺,還能跟兄弟們在一起,還總被大家關注,他很享受這種感覺。

  妝模作樣地咳嗽一聲,趙二道:「先說武備,半石騎弓二百三十張,我們不需要,但可以給團練民壯使用,都是保養很好的良弓。

  騎兵刀二百六十把,完好騎盾一百三十面,嘿嘿,最後是中等上等戰馬一百九十匹,狀態不太好,不好生伺養後續可能還會再死一些。」

  方景楠插嘴道:「這些馬可都是寶貝,一匹中等戰馬都要五十兩銀子,當肉馬吃掉太虧了。這樣,趙二,讓你哥的乙隊配合你,從蒙古人里挑十個養馬好的,把這些馬給伺候好。」

  「得嘞,」趙二答應一聲,繼續道:「再說物資。」

  說到這趙二的臉上笑開了花,「那五十三車物資里,有一車全是金銀細軟,我大概盤點了一下,現銀有一千六百多兩,金子細軟有個三十多兩,折銀約四百兩,合計是兩千兩不等。」

  「剩下五十二車多是布匹糧草還有些散鹽,沒有絲綢茶葉等值錢貨,預估也值三百兩銀子。」

  「大約就是這些了。」趙二道。

  這時張傳宗補充道:「還有一百九十多顆人頭,四十多個俘虜。蒙古人的腦袋不如東虜的值錢,以五抵一,那也算有四十多個首級了,足夠山河兄和鐵柱兄升到千戶了。」

  千戶官已可算是大明軍將的中高層。

  大同鎮建有七十二座軍堡,分成四道八路不假,但在幾十年前,大家說起大同鎮軍時,一般喜歡分成十三衛,每一衛有一個正三品的衛指揮使統領,下面是五個正五品的千戶官。

  後來衛所兵實在不堪,募兵越來越多,才漸漸地以八路軍堡來劃分,但大多數軍堡里的操守或者守備,如果是從衛所出來的,也都有掛千戶職級。

  方景楠見他提起軍功,便笑道:「人頭咱不急著分,先說說接下來,我們怎麼弄。」

  頓了頓,方景楠正色道:「我需要提醒大家一點,別看咱們現在收穫不少,但是挖坑的計劃,是不能放棄的。所以打道回府這種提議就別提了。」

  「好了,會議開始,暢所欲言吧。冷笠,記錄一下,趙大壯和趙二這次立有建言大功,回去要重賞。」

  方景楠定了一個前提,眾人在這個範圍內,開始討論起來。

  這種會議已經是個常態,大家也都沒有顧忌,不管提的對不對,有想法就說。這次趙家兩兄弟提的那個計劃,本就是之前方景楠操作過的,重新提了一次,結果就立了大功。

  隨著時間過去,一個個建議出爐,雖然大多數都不可行,少部分待定,但定下來馬上要做的,也有兩條。

  冷笠總結道:「按照之前既定方針,我們的挖坑計劃地點只能是在大同鎮,目前後金在太原府劫掠,我們暫時不用再跟下去,就在寧武關修整觀望便可。」

  「然後,我們有幾個受傷的兄弟,需要帶回陳家村休養,以及剿獲來的物資、俘虜,以及最重要的那一百多匹戰馬都得儘快送回。寧武關與陳家村相隔三百里,路上正常需要七八天時間。」

  方景楠點了點頭,對眾人道:「那就這麼定下,我與炮隊還有騎隊留在寧武關,戰兵隊和火槍隊押著物資俘虜先回陳家村。」

  「得令!」

  ……

  第二天,趙二用十個麵餅,換了十個餓的眼冒金星的蒙古人投效,領頭的叫古特吉。

  當這群蒙古人看到這些戰馬狀態后,強烈建議要讓這些戰馬修養兩天再上路,不然連走路都會無力。

  沒辦法,孟鐵柱他們只好再休整兩天。好在寧武關現在算是安全,牛有德往前探哨了三十里才看到東虜的五人哨騎,以此可知,他們已經搶到八十裡外去了。

  正當大家脫盔卸甲放鬆休息時,南門城樓放哨的行鋒突然大步跑下城牆,喊道:「前方三里,有一隊人馬沖關而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