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車人分離
待一切準備妥當之後,於一個晚飯過後,徐丹正式向夫人說道:
「如今夫人已經富甲一方,我已是放心。因此,想要與夫人辭行,前去尋找始祖公徐福……」
夫人自然是捨不得,立刻就說道:
「尋找始祖公一事,你無須親自前往,待我明日派出百人,代你尋覓足也。」
而徐丹終是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年代,在這個地方呆了這麼多年,早就想走出大山,到處轉一轉,因此,堅定的繼續說道:
「多謝夫人好意,我還是決定自己親身親歷,以表虔誠,希望夫人成全。」
看著徐丹堅毅的表情,夫人即便再是不同意,也沒有辦法。
服從就是最好的尊重,夫人明白這個道理,因此,無奈的說道:
「也好,不過,待我明白安排馬車與隨從,與你同行,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不。」
徐丹又一次立刻拒絕道。
同時,也拿出自己雕刻好的配方,交與夫人道:
「這是生靈丹與世靈丹的配方及煉製方法,夫人小心保管,日後或可一用。」
「什麼?」
夫人大驚失色。
要知道生靈丹的配方與煉製方法,於徐丹來說,無疑是最為機秘與重要之一。
依據此時的理念,只怕也只有家族的世襲中才會傾囊相授,而且是只傳男不傳女。
而徐丹此時的大度及無私,讓夫人再一次也肯定了,自己當初對她的信任與認知。
顫顫抖抖的接過徐丹的配方,夫人只看了兩行字,就完全意識到,這將是另外一個寶庫,另外一座金山。
夫人連忙起床,立刻就跪在了徐丹的面前,於當代來說,此時的雙方,唯有師徒而言最是貼切。
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后才決定如此做,徐丹就受下了夫人的大禮,待她拜過之後,方才將夫人攙起。
此時此刻,夫人徹底的明白,即便是自己將所擁有的整座山林,以及所有的庫銀都贈與徐丹,也是留不住她這個人了。
所謂的金錢名利於她的眼中,只怕是分文不值。
第二日,夫人親自下廚房,做了幾道可口美味的菜肴,與徐丹辭行。
之後沒有敢違逆徐丹的意願,只是為她備下了一匹快馬,一百兩黃金,在自己戀戀不捨中,無可奈何的看著她走向通外山谷外的那個涵洞。
而徐丹之所以急切並堅決的去尋找始祖公,自然是想快速的告訴他,自己已經煉丹成功,也不枉他向後代傳授的煉丹之法。
因此一路前行一路尋覓,可惜的是,歷時將近兩個多月後,徐丹好不容易來到了徐福的家鄉齊地琅琊郡,但是他早已經離開家鄉多年,到秦國的都城咸陽去了。
無奈之下,徐丹趕快一路向西,直奔咸陽而去。
離咸陽越來越近,徐丹感覺到了原秦國本土與其他地方明顯的不一樣,但見馬路寬闊,至少有五六十步,兩旁每隔五丈,還會栽種一棵大樹。
自離開夫人之後,這一路走來,走多了山間小路,走多了泥濘崎嶇的老路,如今走到這條寬闊平坦的大道上,徐丹有一種難以相信的感覺。
而且,雖然是兩千多年前,但令徐丹想不到的是,此時通往咸陽的路上,竟然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只不過此時,在道路的中央只能走馬行車,步行之人不得佔用。
就如現今的道路一樣,機動車道是機動車道,人行道是人行道,這一點倒是令徐丹非常詫異。
明明沒有紅綠燈,沒有道路攔桿,沒有黃白線,更沒有交通警察,但車是車人是人,車人分離。
即便此時沒有一輛馬車經過,但是路上的行人卻沒有一個人走到馬路的正中央。
彷彿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早已經深入骨髓,但凡出行,潛意識裡已經成了習慣。
當然,也是後來,在駐足休息,填飽肚子的間隙,徐丹才打聽道,如果你一旦走入到中央的車馬專用馳道,就是違法。
成年人抓去當勞工,小孩子的話,就抓小孩子的父親或爺爺去當勞工。
試想,如此高嚴之下,誰還敢私自跨越沒有攔桿的攔桿?
有句話說的好,人人心裡都有一根稱,那麼在大秦帝國的百姓中,出行時,人人心中都有一根線,這條不能跨越的警戒線。
而路人的服飾上,則是非常簡單,沒有花里胡哨的色彩,不是五彩繽紛,大都是上布下裳,粗布衣褲,極其相似。
色彩單調的就是那種白、灰,就連黑色也是極少,因為黑色為大秦的國色,普通平凡的百姓幾乎從來不敢粘染。
而且都是洗了又洗,爛了又補,入眼就能讓你看得清楚衣服縫補的整個過程。
偶爾的時候,也會經過一些集市,就在馬路的兩邊,會有三三兩兩的店鋪。當然,此時它們並不是一間挨著一間,有的隔著一兩丈,有的是三五丈。
畢竟,此時的大秦,全國人口也不過三千餘萬,地廣人稀。
店鋪雖然不多,但是倒也齊全,大多數以稻米、栗、粗面、布匹等等為主,其他的也是鐵鋪、肉灘和食肆。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中午過後,路上的行人就會越來越少,三三兩兩,稀稀拉拉。
每當這個時候,徐丹一個人趕路,還多少有些擔心與害怕。
雖然說秦朝是一個法治國家,刑法嚴苛人人遵守,安全上倒是沒有什麼,但是因為舉告制度的存在,此時的秦朝百姓,大多都是面色冷漠,行色匆匆,極少在一起閑聊或者結識。
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結交,每個人但凡出門,都有很強的目的性,要去哪裡?要做什麼?什麼時候返回?心中都是著非常清楚明了的計劃並且嚴格遵守。
更讓徐丹憂傷的是,還有到達咸陽的時候,徐丹就在食肆里聽人講道,此時的徐福已經受皇上之令,率童男童女三千,東渡瀛洲,為皇上尋找長生不老葯去了。
畢竟,此時的徐福早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