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再去上香懷念一番
供桌前,皇上及所有人等,兩手扶地,恭恭敬敬磕上三個響頭,然後起身,從東側殿門魚貫而出。
人去殿空之際,又有一茬人等,自西側殿門進入,重複著相同的程序與叩拜。
七層大殿,倒是可以容納上千人,但是,為了避免擁擠不堪,並且顯得極其莊重,因此,禮儀司規定,一次只允許進入三百餘人。
每一年有六千多人叩拜,前後一共需要進行二十餘輪。
夫人清自皇上進來之後,就開始用自己炯炯有神的雙眸,環顧四周,尋找少年郎的身影。
內心尋思,這第一輪中,除了皇上,就是朝堂重臣,如果此時就能看到少年郎,自是最好。
但是,夫人失望了。
當然,少年郎無官無職,依照禮儀,想排在第一輪,自是有些難度。
老身且等第二輪。
再一次用自己水汪汪圓溜溜的大眼睛,左右環顧,沒想到,又一次失望了。
畢竟是要拿著自己的玉佩進入宮門,應該算是今年感清節中最特殊的一個,如果宮門守衛仔細查看,辨別真假,或許會耽誤些許時刻。
沒事,或許在第三輪。
這一次,夫人不顧形象,眯眼成線,直勾勾地對著叩拜的一干人等,是進行掃射。
沒想到,雙一次失望了。
…………
沒想到,叒一次失望了。
…………
沒想到,叕一次失望了。
…………
終於經過了又雙叒叕輪之後,到了最後一輪,夫人滿眼都是血絲,一幅焦頭爛額、心急如焚的樣子。
但是,她絕望了……
前往皇宮的路上,夫人是精神抖擻、心曠神怡。
返程回府的路上,夫人是萎靡不振、心灰意冷。
難不成,少年郎還在為那日夜裡,自己識破他身份的事,而惱恨自己?
難不成,少年郎真的以為自己會絕情到去檢舉他不是長生人的地步?
難不成,少年郎真心對我,而我一時衝動下無情無意后,傷到了少年郎的心……
一路上,夫人是無數個難不成,無數個少年郎,無數個疑問產生,在青葙的攙扶下,蹣蹣跚跚回至府中,那是一個心神不定、忐忑難安。
直到禮儀司司長章柳根率領眾人進得府中時,這才勉強打起精神,進行接見。
每一年的感清節后,禮儀司都會將供桌上的三鮮及飯食等,以及其他早就準備好的各種肉類及食材,由專人收起來,特意送到夫人家,請夫人於中午時分食用。
今年,因為是夫人真身到皇宮接受叩拜,禮儀司司長章柳根,就親自將所有食物送到夫人家,並且,再一次對於夫人,表達言之不盡的感恩戴德。
但是,面對這滿案豐盛的菜肴,夫人也是無心進餐。
多麼想邀請少年郎,不,多麼想邀請表哥,過來一起吃食……
距此不遠,在長江以南,魏國路上的一座府邸之前。
午時一刻,黃宣提著兩條魚和兩壺老酒,來到義父的府中。
不錯,就是醫藥司司長杜桂的府中。
杜桂曾經是皇宮中的一名太醫,因為醫術精湛,技藝高超,在遷入下世界時,被皇上點命在冊,准許進入下世界。
要知道,這可是無上的榮耀。
可惜的是,當年又有規定,但凡與皇宮有關係的,需要進入下世界的秦人,都不能攜帶家屬及子女。
因此,剛到這裡時,杜桂也一直住在皇宮裡,雖然孤寡一人,但是也享受著高貴的待遇。
再加上下世界里環境優良,宮中極少有人得病,因此,日子過的也是輕閑自在。
難得之機會,當年王妃白蘇十月臨盆,恰好正值自己水土不服之際,而出現難產。
於是,杜桂親自上陣,憑藉豐富的經驗,不負皇上之重託,順利將公主接生下來,因此,與王紀、公主的關係非淺,特別熟識。
後來,皇上在解散三千嬪妃之時,王妃就主動牽線,將自己的胞妹白芷,下嫁給了杜桂。
白芷作為皇上的妃嬪,出身自是高貴,可惜嫁給帝王之後,輪都輪不到賞光,一直保持著處子之身。
杜桂這跟白撿了個寶貝一樣,那是高興萬分。
從此,自是龐愛有加,傾已所有,滿足著夫人的一應需求。
但是,有一點,自己是無法滿足,永遠都不可能。
那就是夫人每逢看到胞姐生下的公主琥珀之時,內心裡那是真的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
當然,這種生兒育女的夢想,別說自己了,下世界里,除了皇上,任何人是想也別想。
以前的社會,沒有避孕的措施與理念,為了避免人口隨意增長,一遷入下世界時,就執行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與制度。
有計劃是好事啊,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百年,百年不行千年,身為長生人,總能輪到自己,還有希望可以等。
但是制度的第一個原則,許多人都受不了。
那就是,你想要繁衍後代,生個孩子,可以。皇上及法制司同意,但是,你生一個之後,必須得死一個。
當然,這種死不是殺死,只是讓你自然死亡而已。
也就是說你生下一個孩子,好,法制司我不管你。
然後辛辛苦苦把你養大,到了十六歲后,問題出來了。
這個時候,你就要做出選擇,要麼是父母某個人,要麼是孩子,三個人中,必須有一個,停止服用生靈丹。
如此一來,一般就只有兩種結果了。
父母中的一個「踴躍報名」,選擇生老病死,度過正常人的一生,而後撒手西去。
你總不能說,為了自己,不讓孩子服用生靈丹吧?讓白髮人主動選擇送黑髮人。
世上任何一個父母,也斷然不會如此去做。
一二十年還好,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五六十年後,嗨,自己的寶貝孩子,從哪來又回哪去,你說你圖個什麼?
就為了這六七十年裡有個事做?養個孩子當寵物玩玩?
然後,再丟給自己數百上千年的思念與痛苦的回憶?更不必說,年年在孩子的忌日,再去上香懷念一番?
因此,不用多說,兩千多年來,除了一對夫妻之外,沒有任何一對夫妻,願意走上這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