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京
從接到信那一天起,這蘇家就忙個不停,他老娘是忙著收拾家裡的庫房,看什麼東西要帶走,什麼東西要留下,什麼東西要規整,就是留下哪些下人看房子,哪些跟著走,也足夠她折騰的了,畢竟這家裡可是有不少下人是活契,帶著進京的總不能是這樣沒幾年就要放回來的人吧。
蘇澤也很忙,家裡如今在外頭的產業不小,這可是他們蘇家的家底,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他作為家中的男主人,總要跟著收拾一下,比如一些每年送活物的人家,要吩咐好了,這活物以後直接賣了換成銀子,讓后每年讓管事的過來收賬,還有田地庄頭這裡,也要安排妥當,可不能主人走了,這地就荒了,租子什麼的,總要定下章程,該怎麼辦,甚至這蘇州的家業也要想一想托給什麼人家看顧一二,免得他們走了,讓別人欺負或者吞沒了去。而且蘇澤還讓家裡的下人工匠按照他所畫的圖做了二十來座西洋鍾以及幾箱八音盒,這東西現在非常珍貴,是所謂的西洋貨。
最後蘇澤還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也要一一告別,安排一下將來怎麼維護關係什麼的,別以為人小就沒有人情往來,像是他們這樣的人家的孩子,其實懂得還是很多的,人脈什麼的,基本上從小開始就被家長們有意識的灌輸這裡頭的利益和關竅。
蘇澤現在的身份還不錯,所以在家開辦的告別儀式,那是相當的成功。
等到這蘇家的人一樣樣的置辦妥當,已經是三月底了,春風又拂楊柳岸,江南已經春暖花開,整個大地都散發這濃濃的春意了,蘇家真的要進京了。
運河上,蘇澤再一次和林洵匯合了,林洵也要進京了,因為他爹也在京城,同樣是二甲的進士,同樣的庶吉士,不得不說,他們真的是有緣分,想來到了京城,他們的友誼會更加的鞏固。
或者說,如今這兩個家庭的關係就很牢固,因為蘇家這一次進京那船就是跟著林家走的,有了林家侯府的招牌,能省下不少的麻煩,就是一路上巡檢衙門的勘察也能省則省了,提高不少的效率和時間。對於沾這樣的便宜,蘇澤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搭夥進京而已,也不是什麼大事兒,不用太過在意。至於招牌什麼的,有的用不用那才是笨蛋。又不是做什麼壞事兒,有什麼好顧忌的。
京城和蘇州氣候差異很大,已經脫下了大毛衣裳,開始穿夾襖的一群人,在進入通州的時候,就不由自主的都又加了一件大氅。
在蘇澤的胡思亂想中,馬車終於穿過了城門,進入了京城城牆之內,這個時候的京城,分佈和講究,中間那是屬於皇城,是皇宮的所在,圍繞著皇宮的,是各部的衙門,還有一些屬於公共場所的地方,比如貢院,國子監什麼的。這也就是所謂的內城了。
京城作為天子腳下繁華的緊。出了內城,整個城池中的人們又分四個部分,東南西北,按照身份等級分割的很是清楚,東貴西賤,北富南貧。
如今蘇澤這一家子要去的地方,那就是東南面,在那裡,蘇誠已經買下了一處三進的宅子,或者說是兩處,接連在一起的三進宅子,合成了一個宅子,雖然如此一來,沒有那些什麼四進,五進的房子看著整齊,可是蘇澤倒是明白他老爹的心思,那就是個有些書生意氣的人,他情願和乾淨的平民們在一起,也不想和那些他認為俗氣的商戶有太多的糾葛,更不用說那裡還有皇商。
蘇誠從會試考中開始,就已經有了幾分把握進入翰林院當庶吉士,也正是因為這樣,很早就讓跟著的人開始相看房子,準備舉家進京生活,只是,京城居,大不易,就是買房子也很難找到合心意的,最後還是林家出手相助,在林家的管家幫忙的情況下,這才買下了這一處還算是合適的宅子。
宅子坐南朝北,這是蘇誠不滿意的地方,可是誰讓這是東南面呢,面朝皇城,這格局早就定死了,他也沒法子。房子的大門開在西面三進的北面,第一進倒座,除了準備給看門的小廝值夜用的屋子和西面一個小院給管家住,其他靠東面的三間被他收拾成了待客的小花廳,第二進則是正堂,用來接待貴客,日常處理事務的地方,以及他的房間(這年頭,女主人的屋子,那叫做內宅正房,而男主人在外宅,也有一個正房,這絕對是合理的,也是一夫多妻情況下形成的獨特的一家兩個正房的布置習慣,沒有才奇怪呢,就是一夫一妻,當個擺設,也是需要的,不說別的,那些文人喜歡來個什麼秉燭夜談什麼的,就是在這樣的屋子裡)。左右廂房被布置成客房和書房,這麼說吧,整個二進,那就是蘇誠一個人的地盤了。還有最後一進的后罩房一分為二,一半做了廚房,雜物房,還有一半是長隨們住的地方。
東面的三進,前頭的一二進打通了,成了一個大大的四合院,這是他準備的主院,給他們一家子五口人居住,三間兩耳的正房,左右各三間的廂房,還有倒座的五間,足夠他們一家帶著貼身的丫頭住了,最後東面的罩房,則是丫頭嬤嬤們的住所。說來也是奇怪,這年頭,大戶人家裡服侍的下人,永遠都是女人比男人多。
不說這些不著調的,反正在蘇澤看來,這樣收拾出來的宅子,雖然小,可是卻很是緊湊,雖然比不得蘇州他們老宅寬敞,不過能安置下這麼多人,他已經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