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第671章 重要的是靈魂
狹小的攝影棚裡面寂靜無聲,攝影機鏡頭前的拍攝場地被布置成了一間病房,一頭金髮的瑪格特-羅比歪頭躺在病床的上面,散落下來的金髮,遮擋住了她露在外面的半張臉,只是緊皺的眉頭顯示,現在的她並不像看起來這般放鬆。
病房的門忽然被人從外面推開,一個高挑的護士走了進來,來到瑪格特-羅比的病床邊上,盯著她看了一會,然後拉下遮擋住面部的口罩,露出了詹姆斯-弗蘭科詭異的面龐。
似乎有感應一般,昏睡中的瑪格特-羅比醒了過來,第一眼就看到了魔術師,憤怒的眼神如同刀子一般鋒利。
「Cut!」
聽到喊停的聲音,瑪格特-羅比將散亂的金髮順到腦後,從角色裡面擺脫出來,轉頭看向墨菲,剛才顯然是自己犯了錯。
「瑪姬。」墨菲對瑪格特-羅比招了招手,「你過來一下。」
瑪格特-羅比趕緊跳下病床,也不穿鞋子,就這麼赤著腳走到了墨菲的導演椅旁邊。
「不好意思。」她撓著金髮說道,「我又NG了這麼多次。」
這是影片為數不多的長鏡頭,是傑伊-蕾切爾最為關鍵的一場戲,這種塑造人物的戲墨菲必然會使用長鏡頭,之前在亨利-卡維爾面前佔盡優勢的瑪格特-羅比,與狀態正好的詹姆斯-弗蘭科一比,總是顯得弱了一籌。
似乎這也影響到了瑪格特-羅比的狀態,她越想表現的好,反而表現的越不好,尤其是面部表情,通過攝像機鏡頭拍攝的畫面,總是給人一種刻意的感覺。
「你有些發力過猛!」
跟前幾次讓瑪格特-羅比自我調整不同,墨菲見她沒有效果,直接點出問題所在,「憤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緒,不是瞪大眼睛就是憤怒。」
瑪格特-羅比剛才瞪眼睛的表現,都讓墨菲想到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表情誇張並不代表演技很好。
「我……有嗎?」
大概是NG的次數太多,瑪格特-羅比也不太確定,「我有犯這種基礎性的錯誤嗎?」
墨菲微微搖頭,沒有回答瑪格特-羅比的問題,反而對旁邊的助手說道,「約翰,通知劇組休息二十分鐘。」
「瑪姬。」墨菲這才對瑪格特-羅比說道,「這個長鏡頭是傑伊-蕾切爾轉變的關鍵戲份,你要做的不是做出表情,而是把握傑伊-蕾切爾這個角色的心理和背景。」
看到瑪格特-羅比思路有點不太清楚,墨菲決定利用這段時間跟她好好聊聊,他無法告知也不可能告知瑪格特-羅比該怎麼演,卻能為她詳細的剖析傑伊-蕾切爾在這部《黑暗之城》中的或明或暗的一些變化,這些應該都能幫助到瑪格特-羅比。
「傑伊-蕾切爾從紐約的『光明騎士』黑化,這看起來令人心痛,但這並非偶然。」
這個角色是墨菲考慮最多的,自然有著清晰的把控,「她發誓剷除紐約的犯罪,卻對自己議員父親與雷納的合作視而不見,她表現出的『對公正的狂熱追求』不過是一面而已,而她的另一面早就存在,一直都存在!魔術師的邏輯『沒有迫不得已的時候,誰不想正義凜然』可以不折不扣的用在她的身上。」
聽著墨菲的話,瑪格特-羅比也在回憶劇本和過去一段時間自己對於傑伊-蕾切爾這個角色的分析。
可以說,劇本中的傑伊-蕾切爾看起來正直善良,但就像墨菲說的那樣,她一直存在著另一面,傑伊-蕾切爾並不是在追求「光明」,而是她發現,自己可以通過追求光明來追求影響力。
傑伊-蕾切爾很清楚,通過「對公正的狂熱追求」能獲得紐約市市民的擁躉,也能獲得來自克里斯-丹恩方面的財力支持,這是極大的好處。
本來這一切都可以繼續下去,然而,疼愛她的父親死了,傑伊-蕾切爾的生存邏輯也隨之一下子被顛覆了。
從這一點看來,傑伊-蕾切爾與克里斯-丹恩根本不是一路人,兩個人只是「形似而神離」,也就是她看上去與克里斯-丹恩很像,但本質上有根本差異。
受到墨菲的話的啟迪,瑪格特-羅比立即想到了其中的差異,克里斯-丹恩對影響力沒有興趣,他追求的是正義和保護紐約,甚至不惜令人們以為他已破了殺戒,但他願意承擔這一切,而讓紐約市民去迎接光明,這不是一個表現出來的英雄,而是一個真實的英雄。
「重要的不是形式,重要的是靈魂!」墨菲這時又說道,「這是魔術師和克里斯-丹恩的共同之處!」
瑪格特-羅比點了點頭,「我明白了,重要的是靈魂!」
她對墨菲笑了笑,說道,「還有時間,我自己回化妝間安靜一會。」
墨菲擺了擺手,說道,「去吧,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我會讓人過去喊你。」
端起旁邊的水杯,墨菲喝了一口,也利用這段時間理了理思緒,需要靈魂的不止是角色,還有電影!
毫無疑問,《黑暗之城》這部影片的靈魂不是克里斯-丹恩這個男主角,也不是傑伊-蕾切爾這個女主角,更不是從副局長升級為警察局長的林奇探長,而是詹姆斯-弗蘭科的魔術師!
曾經有匪徒劫走了他們的寶石,但他們卻將這些寶石隨處丟棄,他們其實對寶石並不感興趣,他們這麼做,僅僅是因為他們覺得有意思。他們不會被收買,不會被恐嚇,不會講道理,也不會接受談判,有些人就是想看著這個世界燃燒。
魔術師就是這樣的人,刨除掉所有的一切,他所代表的混亂正是《黑暗之城》的靈魂所在。
任何好看的電影,都有一個靈魂!
在墨菲十多年的好萊塢導演生涯中,不乏遇到自薦上門的人,但他們的劇本中最常見到的問題是缺少情感核心,也就是「靈魂」。
墨菲將「靈魂」定義為觀眾從劇本中所收穫的、觸動他們內心的情感,創作劇本時,不應將情節,而應將思想主題作為故事的核心,這才是能觸動所有人的普遍情感體驗,拿失去所愛人作為例子,世界範圍內每個城市裡,從最大的城市到最小的村莊,所有人都會體會到失去所愛之人的悲傷,這是普遍的情感,也是人類共同的體驗。
作為人類,觀眾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形式,都經歷過失去所愛的人,這是集體意識的一部分,這種普遍情感體驗超越了文化的壁壘,能觸動大多數人。
研究表明,人們自覺或無意識地通過觀看電影感知事物,這也是為什麼電視劇和電影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因為它們有能力觸動觀眾。
人們希望獲得情感體驗,無論是喜,是怒,是哀,是樂……
偉大的編劇和導演都知道人時常本能地聯結到情感,這是故事的思想主題帶給受眾的內心影響,使得觀眾能夠感同身受,是觀眾通過觀看電影或電視體會到的,是故事體驗帶給他們的情感衝擊。
想要找到你故事的中心,你所要做的就是塑造故事的主要角色。故事中心通常是主角的成長曆程,或者欠缺成長。
成長,被墨菲自己定義為在敘事過程中角色的內心變化,是角色經歷的個人困境,在這過程中他們與困境鬥爭,或者像克里斯-丹恩一樣並克服困難,或者像傑伊-蕾切爾那樣敗下陣來。
這些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或混合物大量呈現,可以是情感、智力、心理、精神、不足之症或者是亟待治療的內心創傷。
想想那些觸動觀眾最深的電影,那些經久不衰的電影,那些人們不斷回顧的電影,基本上講述的都是人類勇於克服自身弱點或被自身弱點打敗的中心主題,這也是那些經典角色如此迷人的緣故。
他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奮鬥掙扎,而後終於成長了的故事主題才是吸引觀眾,令觀眾印象深刻之處。
角色成長可以是克里斯-丹恩般正面的變化,結局通常是令人振奮的;或者是傑伊-蕾切爾式的負面的轉變,結局通常是悲傷的。
同時,角色的成長可以是巨大的轉變也可以是微妙的轉變;比如《辛德勒名單》中的辛德勒從一個唯利是圖、發戰爭財的奸商轉變成為了拯救成千上萬猶太人以身冒險,這個是巨大的轉變。
傑伊-蕾切爾就屬於這一類的範疇。
不過,無論是巨大的還是微小的轉變,墨菲都秉持著一個原則,角色的成長通常都會引導人直達劇本的核心,這眾所周知的情感粘合劑恰恰是觀眾對故事念念不忘的原因。
二十分鐘的時間轉瞬即逝,不等墨菲去叫,瑪格特-羅比就自行回到了片場,在化妝師稍稍補妝之後,拍攝再次開始。
有了墨菲的引導,瑪格特-羅比的表現大為好轉,儘管又因為犯錯導致兩次NG,整個人卻越來越自信,在第三次拍攝時終於順利通過。
劇組在攝影棚中的拍攝也暫時告一段落,墨菲準備去紐約拍攝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