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第470章 很賺錢的技能
求月票和推薦票!
在這個世界相當多人的想象和理解當中,金融行業和證券行業都比較神秘,從業者基本都是高學歷和高智商的代名詞,都是一個高大上的存在。
這是一種認知上面的偏差,按照那幾位專業的高級股票經紀人的說法,金融不需要多專業,但需要很聰明,但聰明沒用到正路上的話,那就是地痞無賴成為金融精英,這沒什麼特別的,金融和證券就是很容易走歪路的一個行業。
華爾街最底層的金融從業門檻其實很低的,底層從業人員做的都是體力活,能做技術活的都是上層的精英。
想一下就知道,拉客戶這樣的活要什麼特殊的技術?每天就是不停的打電話拉客戶,金融背景只是能在拉客戶的時候用一些專業術語來忽悠客戶,聽起來專業點,拉客戶容易點而已。
靠譜的公司會有技術團隊給分析,買賣點還是有根據的,不靠譜的公司,拉到客戶后儘可能的讓客戶買賣,自己拿手續費,當然筆數越多越好。
所以不要覺得金融從業高大上,精英,尤其是客戶經理,從普通拉客戶的狗混到客戶經理,就是從忽悠混到大忽悠。
在美國七十、八十年代的時候,因為政府缺乏監管和科學技術的限制,這喬丹-貝爾福特情況屬於非常普遍的情況,屬於絕對的金融詐騙,但是調查太過困難,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完善。
就像喬丹-貝爾福特那樣,連主要交易都還是以紙幣和電話來完成的時代如何監管通信,如何監管賬目和賬戶資產?
但是從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尤其是新世紀以來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讓這種方式徹底過時了。
特別是新型的高頻交易策略,通過最尖端的計算機以一秒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上百萬分之一進行交易,喬丹-貝爾福特那種欺詐與交易方式已經基本徹底成為了歷史。
「喬丹-貝爾福特中介公司還不算金融業最精英的一層,因為他們嚴格來說只是中介,賺取中介提成。」
等蓋爾-加朵翻看完那段劇本,墨菲又說道,「有句話叫做『只有接近錢的人才能賺到錢』,所以據說華爾街賺錢最多的幾乎永遠不會是這種中介機構,但他們勝在穩定,一夜暴富的神話大部分主人都是哪個交易員,哪個基金的經理,哪個私募,哪個風投。不過一夜破產說的也是這群人,真正金融界的精英屬於典型的悶頭掙大錢,一個上億美元規模的私募,從業者之外,甚至很多從業者都根本就沒聽說過。」
蓋爾-加朵點了點頭,說道,「我記得喬丹-貝爾福特的原著裡面有句話,『等美林之類的大公司進入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他們跟美林沒法比。」墨菲不會蠢到認為這個『華爾街之狼』真的會是華爾街的主宰。
雖然喬丹-貝爾福特已經做到了相當的規模,但是到最後詐騙金額也不過一億多美元,即便考慮通貨膨脹,現在最多也不會超過五億美元,和真正的金融巨頭比還是差了很多的。
金融是一種財富再分配,並非財富創造,那是一個零和遊戲,說白了就是如何從別人的口袋裡把錢塞到自己的口袋。
墨菲還記得,曾經他讀大學的時候,學校裡面看股市和讀金融就三個字——高、大、上。
先於他畢業的一個校友,因為他們所在的學校一般般的關係,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影視圈的工作,后被朋友找上門,拉去證券公司當了經紀人。
實習期1800RMB的底薪,前三個月沒提成,他做了一年零九個月,最多的一個月賺了6萬大洋,最慘的時候被客戶追殺出去吃飯都不敢。
那位最開始工作就是打電話,按照公司提供的名單打,名單都是從各大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公司以及汽車4S店裡面買來的,打了兩個月的電話后被調去當客服,企鵝群里瞎忽悠。
公司有一批像是喬丹-貝爾福特這樣的、被冠以各種牛逼哄哄頭銜的前操盤手,他們稱為導師……
從某些方面來說,喬丹-貝爾福特的自傳裡面並沒有說錯——地痞、無賴、流氓、小偷、騙子……
用太平洋對岸的話來說,忽悠其實一直是一個很賺錢的技能。
不管怎麼說,在華爾街的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墨菲和他的編劇團隊很順利的完成了劇本中關於金融和證券的戲份。
墨菲也完全確定了未來的影片的基調——一部極盡狂放和諷刺的黑色喜劇。
隨後的時間裡,雇傭的編劇們繼續往他所設定的大綱框架內填充內容,墨菲則對劇本的開頭進行了修改,將最初的順序敘事改變成了曾經的倒敘手法,不得不承認,這樣一部人物傳記影片,更加適合使用倒敘來敘事。
一般意義上,開場鏡頭所要描述的都是電影故事的開端,不過就好像文學中記敘文敘事手法有倒敘一說一樣,電影的開場鏡頭也存在著倒敘。
某些影片會刻意的截取故事發展中期的某一個片段放在開場,至於以後的故事這慢慢過渡到這個片段,並交待該片段的後續故事,頗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意味。
這種手法的好處在於可以豐富影片的故事結構,創造更多的戲劇衝突和張力,另外也有利於調動觀眾的思維,使觀眾不至於因為劇情簡單易懂而感到乏味。
與此同時,墨菲還在為演員考慮,與小羅伯特-唐尼和喬納-希爾幾次溝通之後,基本確定由這兩個人分別出演喬丹-貝爾福特和他的死黨多尼-阿佐夫。
不過具體的片酬還要等二十世紀福克斯進行項目審核,正式確定影片的投資額度之後再細談。
以小羅伯特-唐尼和喬納-希爾相應的身價,這兩個人相加兩千萬美元的片酬足夠了。
一直忙碌到三月中旬,劇本的初稿才宣告完成,由於墨菲只是提供了大綱模板,大部分實際的內容都是雇傭的編劇各自負責一塊,這種流水線式的編劇創作無疑能大大的提高效率和節約時間,但最後的審核必須由墨菲來把關,以便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
像是這種流水線出產的劇本,主導者必須自檢。
自檢的第一項就是主角,墨菲會查看所有主角參與的戲份,查看編劇們寫出的情節當中,主角喬丹-貝爾福特是不是足夠主動,一部電影的主角必須牢牢抓住掌控權,永不放棄鬥爭,一個消極被動的主人公是永遠不能吸引觀眾的。
這可以說是塑造角色的基礎之一,哪怕是被甘道夫坑了一把的弗羅多-巴金斯,在愛隆王的會議上,都變成了主動。
別說是產業鏈極其成熟的好萊塢,就連太平洋對岸都懂得遵循這一基礎原則,比如著名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的人氣非常高,因為他有一個成為受歡迎的主人公所擁有的性格特徵:永不放棄、積極主動、一直堅持自己的目標永不動搖,就是抓到羊。
即使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所打擊、打斷、阻撓,灰太狼也不會放棄抓羊的目標,所以市場上會有一種呼聲,嫁人就嫁灰太狼,這實際上就和他相對成功的性格塑造分不開的。
自檢的第二個方面,墨菲要保證喬丹-貝爾福特總是能出現在觀眾的視線里,即便有些場景中沒有他,但講述的還是與他相關的事情。
如果配角和觀眾的見面時間比主人公更多的話,那麼該考慮為配角單獨寫劇本了,而這部影片恐怕也會撲街。
然後是所有角色的對話,也就是台詞,墨菲要求每個編劇把自己負責寫的台詞大聲的讀出來,既讀給他聽,也讀給他們自己聽,如果所有的對話聽上去都像是一個人在說話,那劇本絕對需要大修特修。
看過主角,配角也不能忽視,這也是墨菲設定大綱模板時重點交待過的環節,即使是配角,都要具有特定的吸引觀眾的性格,這將大大提升劇本整體的水平。
最後,墨菲還要讓律師羅伯特審看劇本,以便發現其中觸動與喬丹-貝爾福特有關的法律問題的地方。
另外就是規避一些版權衝突。
劇本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商業行為,寫作過程當中不具備完全的原創,或者說是乾乾淨淨,只屬於個人的靈感火花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好萊塢劇本流水線化,大部分作品的架構其實都大同小異,比如一個非常弱小的主人公,經過努力,獲得種種機遇,最後站到了社會高端領域……
它的整個的模式和套路是不存在新和舊的,只有細節上的區別,比如主人公的個性、行為模式、遇到的機會,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一點一點的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方面有羅伯特這個經驗豐富的律師在,基本不會存在太多問題。
審視完劇本,墨菲第一時間送到了卡拉-費斯的手裡,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去走審核程序,審核還沒有完成,就有人專門找到墨菲,要投資這部影片。